朱艳芳:各位嘉宾,大家好,咱们这次主办方办会非常地务实,结构也是非常地紧凑,所以大家匆匆地吃了个午饭,我们就要接下来进行头脑风暴,以及对于一些问题的探讨。
我们还是围绕着互联网金融的主题来说,论坛三是“互联网+”时代下的普惠金融创新发展。请上嘉宾: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方颂;IDG资本投资合伙人朱建寰;东莞市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杨希;深圳市互联网学会秘书长梓炎。其中三位来自行业协会,一位是现在炙手可热的投资方,我们的对话主办方给的题目是“互联网+”时代下的普惠金融未来发展的趋向或者是路径。
上午的两场虽然也是围绕着互联网在谈的,可能我们在谈的时候切入点各有不同。这一场我们的切入点从朱总开始,因为您是在场唯一一位PE的投资方。首先因为您对于行业来说肯定有很多的观察和理解,首先您给大家作一个开场的定义,比方说您对于普惠金融到底如何来看?
朱建寰:谢谢主持人,大家下午好!我们对于普惠金融或者互联网金融的看法,我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其实IDG不需要介绍,但是这是机会,我很简单说三两句话。第一,IDG,刚才主持人讲是PE,其实我们更多的是VC,就是在风险投资很早期的阶段。第二,IDG投资最重要的一块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这是TMT里面最大的两块。这两大块有很多东西,其中就包括我们所说的互联网金融。第三,IDG在行业里面刚好二十年,它投资了一系列大企业像腾讯、百度、360、小米等等。我们在互联网金融这块也投资了很多企业,像宜信、挖财、深圳的盈信科技(音)等等。最后一句话就是不管深圳也好,其他地方也好,互联网金融创业者,我们双方沟通中发现如果有合作的可能,我们都会积极地参与,A轮以前一直到B轮我们都非常活跃。这是我简单对于IDG的介绍。
互联网金融最重要的两个特征,一个是我们所说的去中心化。所谓去中心化就是说不一定非得以传统的金融机构为唯一的核心。第二句话就是让它能够真正地把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里面有巨大效率的提升,或者说能够让我们的市场化更加快速地到来这样一个功能应用起来,这两个是差不多的意思。一端是我们普罗大众不管你手头有5万还是500万,有可能是投资,除了现有的方式很多传统的方式很多,有它的特色以外,可以有新的创新型投资的类资产,以及资产更加有效地进行配置。也就是说另外一端当我们找到需要资金去投入的项目时,能够做到第一它的信息更充分,互联网的信息充分倒是很有用的,第二我们能够做到一个有效的方法论实时地按照它的风险来定价,传统都在讲利率的市场化,第三就是我们让这两端最有效地应用互联网的手段尽快地非常好地碰到一起,能够使得刚才我们讲的不管是5万还是500万,你的钱的风控管理更加完善、更加及时的条件下投到那些需要50万、20万等等中,包括大量的小企业、小商户、个人以及某些暂时跟传统的金融企业、金融行业机构,他们都能得到应用,这是互联网金融最大的特质,让这两边能够在一个很有效的平台上对接,由互联网金融创业人把这里面的信息和定价做得更先进、完善。
朱艳芳:我追问一句,现在以您的投资眼光去看的话,现在也有不少互联网金融企业寻求资本力量的支持。我上台前想定的主题基调是谈一谈互联网金融如何借力资本市场去谋求未来的发展,现在也有很多做互联网金融的企业希望能够寻求资本的支持,不仅仅是说我去新三板挂个牌,或者是去香港上个市,或者是我找到大的PE、VC来投我等等,他们也想整合资源、整合资本和人脉的需求。您以投资方的眼光去看的话,怎么样看?刚才您说的是普惠金融、互联网金融应该具有的一些特质,从投资的角度上来说,有些东西可能现在互联网金融企业还没有达到的,比如去中心化,然后运用大数据风控的效力,其实现实过程中很多互联网金融企业还没有达到那一步,还是在用比较传统模式去做互联网光环下的东西。如果您早期投,会投一些什么样的方向?
朱建寰:这个话题我先说吧,从我们投资机构或者VC的角度来看,我们大概希望看到最后能不能跟我们走到一起的创新企业或者企业家们的三个特质:
第一,他不是仅仅作为一个短暂的,比如我们有很多P2P,前端,单纯不仅仅是这个。而是说我们能够真正通过好的技术、好的模式或者很好地运用,从长期眼光来运营,负责任地运营这个角度去好好地服务两端。传统讲的一句话就是强者(音),而且强者是能够被好的技术、好的方法论、好的模式去运营维系的,这是第一。
第二,我们是希望你在用互联网的时候,真正地把互联网做到广泛地提升效率,否则我们就差不多变成很多面的事情,我们有非常强大的增资网络、非常强的品牌和极高的信誉。所以我想说的第二点是当接入互联网的时候,要非常非常懂得怎么样利用工具好好地服务于金融,而不是说一般的互联网那样快进快出、图个热闹。
最后一个,我们判断相对而言我们认为金融里最重要的一块是资产端的风险评估、信息的中介和方法论,在执行的时候确确实实地把它运用到移动互联网中来,达到你更广泛更有效地利用信息,去伪存真,对于优质资产的判断,定价,然后好好地回笼,投资,然后还钱的工作,这就是我们说的三个要素,很关键。
朱艳芳:谢谢朱总!朱总刚刚开篇定义了一下普惠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的理解,认为这几个主要的特质,以及他们作为投资方想去投的企业需要具备的一些素质。接下来还有三位都是来自于互联网金融各个地方协会的,首先是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方颂先生。刚才朱总说了这么多,他觉得什么样的是好的,所谓互联网金融的企业。但是现实说的话,大家现在做得怎么样,从协会的角度看的话,应该接触了很多一线的平台企业,大家现在做的现状是怎么样的?在目前的经济和政策环境下,有什么样的瓶颈和困境是需要突破的?
方颂:大家下午好!刚才朱总讲得比较清楚,这个行业的状况有个报告大家都看得到,一方面说单月本来是说突破1千亿,后来说做1万亿,现在在谈10万亿。另一方面跑路的是677家,占的比重是非常高的。所以这个行业一方面在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是问题频出。
接下来应该怎么办,其实争论得很激烈。我自己的观点一直以来就是监管。我们跟金融办、银监和银行都不断地沟通,我们呼吁监管早日来临,这个行业才会真正健康发展。不要说银证保这些大金融,就算是小贷公司、融资租赁、典当、拍卖、担保都要拿牌照。金融是高度监管,各国都是如此,哪怕是很小的牌照都要纳入监管。今天披上了互联网的外衣就变得没有监管、没有门槛,其实这对金融来讲、对企业长期发展来讲是一个机遇,可以尝试一下,同时对整个社会来说也就意味着风险的加大。
目前十部委出台的指导意见是20条,其中6条讲的是创新发展,6条讲的是分类监管,还有8条讲的是规范经营秩序。可以看到有14条是监管为主,6条讲的是创新发展。所以中央的思路也是很明确的。但是现在问题是,银监会具体的监管细则一直出不来,出不来的原因主要在两方面。
按照我个人的理解,一个就是责任的问题,现在P2P已经是很大风险了,作为银监会他们其实也不愿意过多地介入,但是不介入的结果就是出更多的问题。
第二个就是度放在什么地方,如果我们定义为信息中介,那么大家就会说P2P肯定是信息中介,但是事实上它要承担责任。这个承担责任不是嘴巴上说拍拍胸脯说要承担责任,而是真正的真金白银要拿出来,有承担责任的能力,而不是一种表态。像刚才朱总说资本跟互联网金融的结合就非常重要,像资本充足率、背书在任何经营企业,无论是银证保、还是担保、小贷都有融资的杠杆和比例的限制,承担责任大概需要什么程度,所以资本的夯实壮大是每一个互联网金融的从业企业都必须去做的。我想接下来一定会往这个方向发展,无论它的细则是偏向哪一方面,真正要做大做强,无论站在互联网的角度上烧钱,还是要去承担责任,都离不开雄厚的资本的支持。
朱艳芳:刚才说到和资本的结合,在前两年可能互联网企业更多地是想自己赶紧充规模,交易量要上去,能跑到行业前几名。这样在将来想找到资本支持的时候会更容易一些。这个市场一开始是千军万马大家一起在竞争,但是未来的方向,现在行业内的一些专业人士也说,可能未来慢慢地就会淘汰掉,未来行业会有大的洗牌,最后剩下的也就是几家跑在最前面的有大的资本支持的企业。
其实对这一行来说,一个是对于现在已经在局内竞争的企业,大家应该怎么去做?其实有不少的企业还是有一些灰心的,大佬纷纷开始布局,自己没有被选中。或者是一些做消费电商的平台也开始布局了,人家一出生就是含着金钥匙出来的,你有什么资本跟人家竞争,我只是草根的平台,要把朱总拉出来投资要看大数据、风控体系、互联网技术,那我也没有能力去支撑这个,我还是很传统的模式。但是我可能有自己的特色,我垂直,我在我的地区范围内有控制能力,我有个人的优势。但是在竞争格局中PK的能力还是不够。对于局内的竞争企业来说应该怎么办?
第二,对于后进者来说,现在的事况和当下应该很难再有草根品牌入局来竞争,这个时点基本上就我们自己了解也都是一些大的平台机构的背景在进行布局。从这个角度方总再谈两句。
方颂:上两个月被采访,当时我也是这么讲的,当然,整个互联网金融概念非常广,像我们协会的会员企业多达四五个品类。我说的转型的机会指的就是P2P是一方面。但是另一方面,刚才您问到的小微平台,已经成立的他们的空间在哪里?刚才朱总讲得很对,运用互联网的能力,就像主持人也说到大数据,其实中国还没有真正地建立,因为我们也去美国考察过LendingClub,它是真正用大数据去做的。
但是其实这里有很多机会,一个是有多少家平台真正具备运用互联网的能力,大家的起跑线可能除了BAT几个大头之外也都差不多。第二个,也不用太担心未来在互联网世界的垄断。互联网金融领域跟其他互联网行业不一样,其他互联网行业打破物理界限,很容易形成BAT这样全国的垄断,但是金融很难,为什么?因为风险。像LendingClub,它做的线上那套大数据和贷款全是给小金融,像现在小企业去做几万美金的贷款全部要入户。我们5月份去硅谷有听他们讲,他们也要线下调查,这就是做金融很特殊的地方,离不开线下的调查。尤其在中国信息还不完善,更多地依靠当地、依靠人脉、线下调查团队就更加如此。所以两三千家P2P最后会剩多少家这个谁也不敢说,但是会比一般的BAT这样的剩下得多,因为LendingClub都要线下调查,所以机会还是有的。怎么在互联网的应用方面、怎么在优质资产的寻找和控制方面做出自己的特色,我是觉得是有自己的机会的。至少这个机会不一定做到全国多大,至少这个机会可能被别人看中,包括被朱总或者其他更大的平台看中,它有它的价值所在。
朱艳芳:互联网大格局之下,我们在央视做节目的时候,大家都说不要说“屌丝”这个词,而要说“草根”。草根的机会在互联网金融版图里的布局还有没有机会?我们先听一下其他两位嘉宾的看法,您再谈谈您剩下要说的话。先请东莞市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杨希先生谈一谈。刚才方总说了草根在P2P这一块机会渺茫,那在互联网金融下还有什么机会?
杨希:我跟方总很熟,但是我个人不是很认可。都说我们这个行业倒闭潮,现在是风声鹤唳,都是说寒冬的。但是就拿P2P来说,咱们这个平台始终是上升的,有下降吗?没有下降。这些声音的出处在哪里?大部分是第三方机构,而不是咱们平台。我就觉得这个行业没有那么悲观,新的起点才刚刚开始,从拍拍贷、易易家(音),这个平台上线开始到现在应该有八年,发展到了现在才初步地国家重视发展这个方向,另外行业开始有一些模式和方法,还不完善大有可为,未来其实会形成一个爆发期。
朱艳芳:您这个爆发期的基础是什么?是觉得投资人的需求,还是创业者在这一块能够看到更多的机会,然后扎进这个行业中?
杨希:应该是需求倒逼。中国其实金融服务业只是在少数城市发展,包括东莞,咱们想找几个真正很厉害的金融服务业的人才都很困难,都在广州、深圳这些地方,东莞夹在广深中间都很难吸引人才,我想其他内地城市就更难。
为什么草根P2P有机会?如果仅仅有想法没有任何准备,那不能称为草根,他根本就不叫草根创业者。以东莞地区来给大家分享一下,东莞是P2P人才荒漠,我们有做木材的,有做销售中心的,很接近实业,都做得不大挺小,反而都比较安全,有一些做互联网、做金融的,这种类型的创业团队,像传统的金融机构其实他们是草根,真的很草根,几百万一千万以内的启动资本。
朱艳芳:您是用资金的规模来界定的?
杨希:起步,他们做的行业很局限,就做细分领域。大家如果还是贴近实业,包括贴近三农,起步第一点还是很有机会的,大有作为,这是我个人的观点。再上升到互联网金融这一块,本身还没有完全成熟。在没有成熟的时候机会还很多,就看怎么去把握。这是我的观点。
朱艳芳:欢迎不同的观点在这儿碰撞,主持人的观点不重要,但是我个人内心深处是有倾向性的。接下来深圳市互联网学会秘书长梓炎先生,就这个问题您也谈谈您的看法,其实我们也不是特别局限于P2P领域,刚刚方总提出P2P格局要有新进再去创业的话是很困难的,隐形的门槛已经很高了。我们私下认识的朋友里面创业的话,现在有很多高大上的即便是海归有资本有实力有资源的平台上线以后,也很难再在这个市场上分一杯羹,很难去把它孕育起来。从这个角度来看到底还有没有机会?
梓炎:非常感谢主持人,刚刚杨秘书长说的我很支持,我们学会和互联网金融协会有区别,我们是一个产业链的学会,我在深圳见了很多新的正在准备的P2P,而且很多在排着队在上。刚才说的草根创业有可能,不是没有可能,草根创业,我是从互联网走出来的,我们身边很多草根正在走向P2P,而且他们首先有足够的互联网技术、互联网资源,结合产业、结合生态链再来玩金融很容易起来。首先他技术有了、产业链有了,再配套金融,这个时候他们的发展速度是非常惊人的。
我见到一个P2P,不点名,我们认识有七八年的时间,七八年之前他们一直在做技术,做技术的同时……
朱艳芳:您这个技术具体是指什么方面?
梓炎:互联网,他是在运营网站方面的技术,他在做产业链这一块的配套,再来做金融。我了解到的数字,他们花了接近半年的时间在组建P2P团队,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它的增长速度是之前平常P2P业绩几倍的增长,而且他们今年的数字是要完成1个亿。基础很扎实,他也是草根起来的,然后他有产业链的相关配套,这是我跟踪的。打个比方说,他从生产到制造再到网上销售,这个端他已经打通了。
朱艳芳:这是产业链金融?
梓炎:产业链金融,我们学会现在研究的是互联网+产业链配套金融,这是未来一个新的趋势,也是未来爆发式增长的点。
朱艳芳:这个团队应该是有产业背景的团队吧?
梓炎:有两个背景:第一技术,第二产业链。
朱艳芳:梓炎先生给出了他的观点,回到方总,方总听完以后有一些想对阵的观点吗?今天这个平台很好,大家有很自由的空间,不会因为有央视的主持人有什么口径上的问题,您可以随便地发表您的看法。
方颂:他们讲得也对,时代越发展,草根的机会越少,或者像主持人说门槛越高。但是你要说零机会绝对了一点。现在已经分化得比较严重的,资金端就是专门做资金的,资产端专门做资产的。刚才我听两位秘书长讲的都是说资产端的机会,比如P2P,像这样小而美的公司是垂直再垂直、细分再细分,这里面的商机或者说不可能有这么高的负债率,这里面还是存在一些机会。但是发展的方式是垂直再垂直、细分再细分,稍微想做全一点,资金端、资产端我都想做,那确实得是非常有实力的或者是有资源的企业才能去做的。
朱艳芳:从P2P来说,整个互联网金融大概念里面,现在随着支付、消费金融包括众筹,当然,这儿我们就说产品众筹这一块,因为股权众筹就留到下一场,新三板那一场再说,这些都是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您觉得虽然现在是不太平衡,但是跑着跑着会不会在其他的领域中出现一些巨头,或者是出现其他比较好的模式出来?
方颂:按照十部委的指导意见,互联网金融包括7类企业,排在第一的不是P2P,是支付,第三方支付、互联网支付,其实这些对银行的冲击最大。现在P2P好像抓住眼球最多的也是出问题多,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支付要到央行拿牌照,现在全国的支付公司除了出问题的几家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健康,大家说互联网金融从支付宝开始,后来出来余额宝,他让100块钱的人和100万的人有同等的理财收益,这在银行是不可想象的。我们要建设金融的大国,也要有这样的意识,才能变成金融强国。这里面的范围是非常广的,所以我是觉得大家讲互联网金融一定要肯定支付领域对互联网金融的作用。
未来更多的机会,像指导意见提到的互联网保险、互联网基金、互联网信托只是一个销售渠道的问题,真正的还是在于两类,一类就是互联网股权众筹,一类就是互联网消费金融。消费金融,在三个月前国务院已经颁布了新的规定,把审批权放到省一级,省一级就有权审批,不用到中央。广东证监局现在来找我们,我们也协助调查,陪同他们到互联网企业去看,这个表面上看起来是进入低潮,连“股权”这个词被证监会没收了,你们只能做产品众筹、公益众筹,但是我坚定地认为未来不一定是这样的。国务院上周发文件,众包、众扶、众筹,这跟证监会的意见完全是不同的,我是认为中国太大了,声音有很多观点也有很多,到底谁才是正确的观点,谁代表未来,并不是说他坐在这个位置上是代表未来的,很多东西还是要经过历史检验的。
朱艳芳:方总提到了消费金融、股权众筹,朱总,还剩一点时间留给您,场上VC的代表。一个是对于方总刚才提到的想法您的看法?股权众筹这一块,我很多VC、PE的朋友说股权众筹不适合用众筹的方式去做,但是大家也在摸索,也不排除它未来爆发的潜力,您可以谈谈看法。另外方总谈到了消费金融、支付方面未来的潜力,您看看您的观察和方向上有没有和大家分享的?
朱建寰:我们不大做股权众筹,既然主持人问到我的一些看法,那我谈一下个人观察到的股权众筹。我主要说两点,第一,股权具体的实现形式,股权融资方式,剩下的其他方式也是良性的,都挺好。第二,实际上最核心的还是钱,从各个方面来的钱能不能公平有效地被用到。如果在座这里面所有的人被一个企业游说说放几千块钱,如果都是非常公允的,谁都放两千块钱,谁来负责真正的去向和使用?因为国家有的东西确实没办法,大家都知道假的也好虚的也好,挂羊头卖狗肉,这个没办法,所以这是比较合理的。跟企业打交道,我也认为一个企业如果从两千个或者是五千个人里面拿到钱,看上去很好,如果对任何一个人有交代,每个人都很散,至少我们接触的创新企业,你筹了钱,钱太多了,你不能只给钱其他的不管。我就说这么多吧,股权这一块。
我倒觉得支付这块可以说一下,其实在所有的金融交易里面都要涉及到支出,我把钱打进去,需要钱的人把钱拿过来,投资也好,消费也好,实业也好。我认为我们看这两块,第一块是在没有支付宝、余额宝之前,你只需要想一想当没有他们的时候,或者没有微信支付就可以了,别说干现在金融的交易,就是原来做最传统的事可能都要去银行,这就造成了浪费。我们得感谢各种创新的支付,银行系统自己得创新,银联、POS,这是从西方过来的,我们从投资人的角度很希望看到一种让大伙受益的效果,但是是安全的方式。另外是支付端它掌握了很多信息,我们投资人去看创新和互联网金融,第一,你每做一个支付,打钱和收钱的那方都有信息。第二个是指当我们有了这些很好的支付手段以后,它能够产生交叉效应。也就是说,所有的这些支付的点、这些IT化的节点,它都跟两个必然有关,其中一个是资产的交付,跟金融资产是一样的。这就很有可能借此机会推广或者是涉及或者是聚拢到另外一些交易,所以我们把支付看作是一个跨不同的交易。
朱艳芳:好,非常谢谢朱总的观点分享,这一场分论坛的探讨到此结束,谢谢几位嘉宾老师,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