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 XML-JZHAC

【分析报告】广西恭城创新沼气全托管模式构建生态循环农业链

新华财金   南宁
2015-03-31 16:07

已收藏


在探索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建设中,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发挥沼气底子厚、基础好的优势,在新形势下创新沼气全托管模式,并使沼气池上连养殖业、下接种植业,继而形成“规模化养殖+公司化沼气全托管+规模化种植”新“三位一体”生态循环农业链,取得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多赢”,为广西乃至欠发达地区加大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创新沼气全托管方便了农户保护了生态

在上世纪80年代前,恭城农村生活能源以柴草为主,“百姓不愁锅里没有米,只愁厨房没有柴”,群众推着板车上山砍柴,导致森林被过度砍伐,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据统计,1983年全县森林覆盖率仅为47%。

为解决群众生活燃料问题,恭城县从1983年开始大力发展沼气,加强沼气技术配套化建设,积极推广新型自动排渣沼气池和贮气罐。最高峰时,全县沼气池6.87万座,入户率达89.6%,沼气入户率位居全国第一。

随着时代发展,农村过去单家独户的家庭养殖已逐渐过渡到集中规模养殖。农户不再养猪养牛,不少农家的沼气池就没了牲畜粪便等发酵原料,近年全县近半数沼气池闲置了。

2012年6月起,恭城开始试行沼气全托管服务,引进沼气设备公司,用市场来配置资源,以“公司+服务中心+服务网点+农户”模式对沼气池进行协议委托式管理服务,由公司来给沼气池填料,配套和管理输气设施,为群众提供实惠的有偿服务,充分挖掘沼气池的最大潜能。

恭城县能源办副主任田树文说,作为全县率先试点全托管模式的村屯,栗木镇建安村兰加屯50个签约农户的家用沼气全权委托给沼气服务公司管理,公司负责沼气的进料、出料及日常维护,农户按流量缴费就可使用清洁、稳定、实惠的沼气。

兰家屯78岁的村民兰玉琼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她一家四口每月用沼气大约20立方米,每立方米2元,每月交费40元。如果用液化气,一般两个月用一罐,按目前一罐140元计,折算下来,使用沼气每月节省开支30元左右。

目前,恭城沼气全托管模式已推广到全县8个乡镇43个村屯,取得明显成效。田树文说,从生态角度看,全托管模式有效解决了封山育林与农户因生活用柴砍伐森林的突出矛盾。以每户每月烧柴200公斤、一年烧柴2400公斤计算,全县使用沼气的6万农户一年可减少烧柴1.4亿多公斤,相当于每年少砍伐4.8万亩森林。沼气在农村的普遍推广,有效保护了绿水青山,目前恭城森林覆盖率已由过去47%提高到目前81.9%。

——沼气池串起生态循环农业链

“沼气池上连养殖业、下接种植业,串起了一条循环生态农业链。”田树文说,现在恭城40家大中型养殖场每天产生大量畜禽粪便,这是极好的发酵原料,沼气公司收购后经沼气池发酵变成的沼液废渣是优质的生态肥,有偿提供给当地规模种植场、种植大户,既保护了养殖场周边生态环境,又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实现了有机循环。

在恭城县一个广西目前最大的“猪—沼—果”示范基地——桂林鹏宇兄弟优质柑桔生态示范园,记者站在山顶俯瞰四周,上千亩柑桔长得郁郁葱葱,枝头挂满了果实,一派丰收喜人景象。

“我们施的是从附近4个存粪池引来的有机肥,杀虫主要采取性诱、光诱、色诱等物理生物防治方法,浇水全部采用滴灌设施,种出来的柑桔比绿色食品标准还要高,经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抽检已达到出口欧盟标准。”桂林鹏宇兄弟柑橘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柴寿海说。

这里产的优质柑桔主要供应大城市高端客户,相当畅销。在公司生产加工车间,记者看到,数十名工人穿着统一制服,人工擦拭脐橙,然后放入分检机按大小贴标分包。“这部分脐橙将发给上海一家大客户,采购价每斤5块钱,是一个60万元的订单,很快就会送货。”柴寿海说,“去年我们公司共销售柑桔150万公斤,现在通过电商网站订货的也非常多,主要是北上广和江浙一带的高端客户,预计今年销售量至少增加50万公斤。”

这几年,恭城大力推行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以柑橘、月柿为主的水果种植面积达48万亩,其中全国水果绿色食品原料基地面积20.9万亩;先后引进北京汇源、大连汇坤、润泽生物、鹏宇兄弟等柑橙、月柿加工和包装企业,水果深加工使果农收入有保障、企业有效益。2014年,盛产生态水果的恭城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190元,超过广西平均水平近2000元。

——生态循环农业“恭城模式”的三点启示

恭城县农业局副局长陈元明说,一举多赢的沼气全托管模式,是农村沼气建设的“二次革命”,也是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恭城构建的“规模化养殖+公司化沼气全托管+集约化种植”新“三位一体”生态循环农业链,在广西被誉为“恭城模式”。

广西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站长、农技推广研究员凌乃规等专家认为,恭城围绕“生态”这一核心,尊重群众创造,吸取群众智慧,加上政府积极引导,走出了一条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新路,实现了“山青、水绿、民富”。作为全国和广西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缩影”,“恭城模式”有三个启示:

首先,政府引导是基础。近年来,恭城县从政策、项目等方面加大对规模种养和沼气改扩建的引导和扶持,每年投入农业发展专项基金1200万元,其中规模种植业投入500多万元、规模养殖业300多万元、沼气能源建设400多万元。“政府加强示范宣传和政策引导,对一些产业扶持的农业项目设置前提条件,环评过关、卫生条件搞好了才给项目,带动了农业企业、合作社和农民群众的积极性。”田树文说。

其次,科技支撑是关键。依托“三诱”技术和有机农业等科技创新成果,恭城的生态农业才得以快速发展。受访基层干部认为,生态农业技术符合基层实际、满足群众生产需求,在示范试点阶段就让农民尝到了甜头,所以农民主动推广,“恭城模式”才有了规模效益,展现了广阔前景。

第三,群众参与是重要保障。恭城县委常委、副县长俸文英说,恭城历届党委政府换届不换思路,始终把“生态立县”作为兴县富民的重要方略抓实抓好,矢志不移坚持“不换频道的绿色政绩观”。尽管恭城境内铝矿和锌矿资源丰富,但为避免产生环境污染,这些矿至今尚未批准开采;同时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生态农业建设,使得建沼气池、养殖和种水果全县开花,这是“恭城模式”不断发展的重要保障。

恭城县委书记程权说,下一步恭城将继续延长生态循环农业产业链,丰富其内涵,进一步强化农业生态服务功能,逐步做大做强以休闲观光为主的生态旅游等关联产业,使农民收入增加更有保障,群众保护生态环境也会更自觉、更有动力。

评论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