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茂业系“结缘”仅仅一年之后,老牌零售业上市公司商业城(600306)高调改嫁。
根据公司12月11日披露的定增方案,商业城有望将由一家传统零售商业企业跨界成为以汽车租赁为主业的上市公司,继而“由传统商业服务转型至新兴商业服务”。
与此同时,几经努力后才于一年前控股商业城的“旧主”茂业系宣告退出,神秘金融新贵张振新则走向台前。
靠剥离资产而于2014年才得以“脱帽”的商业城,能否借这次转型走上坦途?有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国内租车行业整体尚无稳定的盈利前景,商业城这次定增短期内或难以拯救业绩,“靠概念刺激股价的作用或许更大。”
“脱帽”玩跨界,变A股“租车第一股”
有分析指出,当前风投非常青睐出行领域,即使并不出名,甚至报表并不好看,资本市场也容易给出高估值。
继国内汽车租赁公司神州租车、一嗨租车先后登陆港股、美股之后,A股也终于等到了自己的“租车第一股”。不过,与本身就起家于租车行业的神州、一嗨有所不同,A股“租车第一股”是由传统零售业上市公司转型而来。
12月11日晚间,上市公司商业城公布了定增预案(修订稿)显示,商业城拟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易乘投资持有的宜租车联网100%股权,同时,公司还公布了对上交所此前出具的《审核意见函》的回复。
根据定增方案,商业城拟非公开发行股份,作价15亿元收购宜租车联网100%股权;并拟向张振新等6名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14亿元,用于拓展互联网专车平台业务的新车购置、车联网信息系统平台建设和补充上市公司流动资金。
根据预案,标的公司宜租车联网未经审计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3.42亿元,经初步估算,标的资产宜租车联网100%股权预估值约为15亿元,增值约11.58亿元,增值率约338%。
方案一出,这家此前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立刻引发市场“围观”:一家令连续亏损的商业城愿以高估值收购的公司,究竟有何背景?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宜租车联网“是一家以汽车租赁业务为基础,覆盖从车辆采购到车辆处置的全生命周期闭环式车联网企业”,“为企事业单位,包括互联网专车平台,提供车联网平台管理及技术研发、车辆租赁、加盟商服务、司机招聘、管理、培训和二手车评估鉴定等服务。”
一位私募从业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以神州租车、一嗨租车为代表的出行领域,“甚至包括仅有互联网平台而无自己车队的滴滴打车在内,都是当前风投非常青睐的投资方向,即使并不出名、报表并不好看,资本市场也容易给出高估值。商业城选这个领域介入,可能是看中了A股目前还没有这个标的,他现在进来就是独一家。”
今年2月份,通过腾挪资产实现扭亏,ST商城的退市危机得以解除,摘星脱帽变回“商业城”,但摘帽并不意味着业绩的好转,10月12日披露的三季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7.77%;净利润-1亿元,同比继续亏损。
三季报披露后,曾有不少投资者期待公司“卖壳”,而此次定增方案则被一些投资者理解为“变相借壳”。“按照规则,我们这个收购没有达到借壳上市的条件,所以不属于借壳,也并没有故意规避借壳。”商业城证券部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
“茂业系”退场,“先锋系”浮现
对于大股东“茂业系”为何退出,商业城证券部人士称并不知情。
这起并购将直接引发商业城的“改旗易帜”,“旧主”茂业系的退场显得耐人寻味。
根据交易案,该起交易完成后,“易乘投资”的控股股东张振新及其一致行动人将合计持有商业城约42.74%的股份,公司控股股东由茂业系旗下的中兆投资,变更为易乘投资,实际控制人将由茂业系掌门人黄茂如变更为张振新。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茂业系来说,商业城的控制权可谓“来之不易”。
从2008年开始,茂业系旗下的中兆投资便向商业城发起了最早的攻势,与时任大股东展开增持战;2013年,中兆投资通过两次增持将股份提升至17.48%,成为商业城第一大股东;2014年,商业城集团与中兆投资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将所持有的商业城11.74%股权转让给中兆投资,至此,茂业系终于得偿所愿,取得了商业城的控股权。
多年图谋如愿以偿后,茂业系为何一朝放弃?商业城持久不振的业绩数据或可说明问题。
茂业系正式入主前的年份里,商业城的营收已然下滑,而茂业系入主后的2014年,商业城依然是靠变卖资产得以扭亏。2015年前三个季度,商业城营收同比下降17.77%,净亏损1.01亿元。
“对茂业系来说,之前的商业城或许是一个可以考虑的区域性商业标的;但是后来茂业系又介入银座股份、成商股份这些上市公司平台,这个时候,连续亏损的商业城就成鸡肋了。”有投资者撰文分析称。
“大股东为什么退出,我们上市公司也不知道啊,大股东的想法又不会告诉我们。”12月17日,商业城证券部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对于茂业系此番突然退出,上市公司并不清楚个中缘由。
此次收购案中,新继任的接盘者张振新走入了A股市场的视野,他本人及其治下的先锋金融集团,近两年因低调中的异军突起而被市场定义为“神秘”。
先锋集团因坐拥大量担保和租赁公司而开始被业内称为“先锋系”,而张某本人几乎未曾在公开报道中露面。
2013年10月,张振新入主港股上市公司中国信贷,商业城定增完成后,或成为其实际控制下的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
“烧钱”行业盈利难期
有分析指出,此次拟收购标的短期内谈盈利不现实,对于商业城来说,靠概念刺激股价的作用或许更大。
公开资料显示,此次拟收购的宜租车联网于今年前三季度才实现扭亏:2013年至2015年前三季度,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555万元、-2846万元和1149万元。
从过往业绩来看,商业城此次的重组标的公司成立时间短,尚未体现出稳定的盈利来源。而租车平台普遍的“烧钱”现状,也注定一家新公司难以短期内实现盈利。不过重组双方似乎对盈利前景抱有信心。根据公告,宜租车联网未来三年预估盈利数额合计为5.16亿元,其中2016年至2018年分别为1.18亿元、1.71亿元、2.27亿元。
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的一份关于中国车联网行业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车联网市场收益将达到400亿美元,较2013年增长144%,国内车联网的硬件及软件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1961亿元。
被估值千亿元的车联网行业,正成为资本追逐的重要标的。“但这市场规模只是理论上的数据,将来真正占领市场的永远是一两家大的企业,未来的趋势就是大吃小。”某汽车行业内人士分析称。
“行业老大神州租车布局市场多年,去年才实现扭亏为盈,‘老二’一嗨租车的主营业务直到目前还没有实现盈利。”上述分析人士称,“宜租车联网之前在行业内没什么知名度,盘子也不大,可以认为烧钱的阶段还没有过去,短期内谈盈利不现实。对于商业城来说,靠概念刺激股价的作用或许更大。”
截至12月18日收盘,商业城已经自公告定增事项之后连续拉出5个涨停板。
根据公司12月11日披露的定增方案,商业城有望将由一家传统零售商业企业跨界成为以汽车租赁为主业的上市公司,继而“由传统商业服务转型至新兴商业服务”。
与此同时,几经努力后才于一年前控股商业城的“旧主”茂业系宣告退出,神秘金融新贵张振新则走向台前。
靠剥离资产而于2014年才得以“脱帽”的商业城,能否借这次转型走上坦途?有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国内租车行业整体尚无稳定的盈利前景,商业城这次定增短期内或难以拯救业绩,“靠概念刺激股价的作用或许更大。”
“脱帽”玩跨界,变A股“租车第一股”
有分析指出,当前风投非常青睐出行领域,即使并不出名,甚至报表并不好看,资本市场也容易给出高估值。
继国内汽车租赁公司神州租车、一嗨租车先后登陆港股、美股之后,A股也终于等到了自己的“租车第一股”。不过,与本身就起家于租车行业的神州、一嗨有所不同,A股“租车第一股”是由传统零售业上市公司转型而来。
12月11日晚间,上市公司商业城公布了定增预案(修订稿)显示,商业城拟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易乘投资持有的宜租车联网100%股权,同时,公司还公布了对上交所此前出具的《审核意见函》的回复。
根据定增方案,商业城拟非公开发行股份,作价15亿元收购宜租车联网100%股权;并拟向张振新等6名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14亿元,用于拓展互联网专车平台业务的新车购置、车联网信息系统平台建设和补充上市公司流动资金。
根据预案,标的公司宜租车联网未经审计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3.42亿元,经初步估算,标的资产宜租车联网100%股权预估值约为15亿元,增值约11.58亿元,增值率约338%。
方案一出,这家此前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立刻引发市场“围观”:一家令连续亏损的商业城愿以高估值收购的公司,究竟有何背景?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宜租车联网“是一家以汽车租赁业务为基础,覆盖从车辆采购到车辆处置的全生命周期闭环式车联网企业”,“为企事业单位,包括互联网专车平台,提供车联网平台管理及技术研发、车辆租赁、加盟商服务、司机招聘、管理、培训和二手车评估鉴定等服务。”
一位私募从业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以神州租车、一嗨租车为代表的出行领域,“甚至包括仅有互联网平台而无自己车队的滴滴打车在内,都是当前风投非常青睐的投资方向,即使并不出名、报表并不好看,资本市场也容易给出高估值。商业城选这个领域介入,可能是看中了A股目前还没有这个标的,他现在进来就是独一家。”
今年2月份,通过腾挪资产实现扭亏,ST商城的退市危机得以解除,摘星脱帽变回“商业城”,但摘帽并不意味着业绩的好转,10月12日披露的三季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7.77%;净利润-1亿元,同比继续亏损。
三季报披露后,曾有不少投资者期待公司“卖壳”,而此次定增方案则被一些投资者理解为“变相借壳”。“按照规则,我们这个收购没有达到借壳上市的条件,所以不属于借壳,也并没有故意规避借壳。”商业城证券部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
“茂业系”退场,“先锋系”浮现
对于大股东“茂业系”为何退出,商业城证券部人士称并不知情。
这起并购将直接引发商业城的“改旗易帜”,“旧主”茂业系的退场显得耐人寻味。
根据交易案,该起交易完成后,“易乘投资”的控股股东张振新及其一致行动人将合计持有商业城约42.74%的股份,公司控股股东由茂业系旗下的中兆投资,变更为易乘投资,实际控制人将由茂业系掌门人黄茂如变更为张振新。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茂业系来说,商业城的控制权可谓“来之不易”。
从2008年开始,茂业系旗下的中兆投资便向商业城发起了最早的攻势,与时任大股东展开增持战;2013年,中兆投资通过两次增持将股份提升至17.48%,成为商业城第一大股东;2014年,商业城集团与中兆投资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将所持有的商业城11.74%股权转让给中兆投资,至此,茂业系终于得偿所愿,取得了商业城的控股权。
多年图谋如愿以偿后,茂业系为何一朝放弃?商业城持久不振的业绩数据或可说明问题。
茂业系正式入主前的年份里,商业城的营收已然下滑,而茂业系入主后的2014年,商业城依然是靠变卖资产得以扭亏。2015年前三个季度,商业城营收同比下降17.77%,净亏损1.01亿元。
“对茂业系来说,之前的商业城或许是一个可以考虑的区域性商业标的;但是后来茂业系又介入银座股份、成商股份这些上市公司平台,这个时候,连续亏损的商业城就成鸡肋了。”有投资者撰文分析称。
“大股东为什么退出,我们上市公司也不知道啊,大股东的想法又不会告诉我们。”12月17日,商业城证券部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对于茂业系此番突然退出,上市公司并不清楚个中缘由。
此次收购案中,新继任的接盘者张振新走入了A股市场的视野,他本人及其治下的先锋金融集团,近两年因低调中的异军突起而被市场定义为“神秘”。
先锋集团因坐拥大量担保和租赁公司而开始被业内称为“先锋系”,而张某本人几乎未曾在公开报道中露面。
2013年10月,张振新入主港股上市公司中国信贷,商业城定增完成后,或成为其实际控制下的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
“烧钱”行业盈利难期
有分析指出,此次拟收购标的短期内谈盈利不现实,对于商业城来说,靠概念刺激股价的作用或许更大。
公开资料显示,此次拟收购的宜租车联网于今年前三季度才实现扭亏:2013年至2015年前三季度,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555万元、-2846万元和1149万元。
从过往业绩来看,商业城此次的重组标的公司成立时间短,尚未体现出稳定的盈利来源。而租车平台普遍的“烧钱”现状,也注定一家新公司难以短期内实现盈利。不过重组双方似乎对盈利前景抱有信心。根据公告,宜租车联网未来三年预估盈利数额合计为5.16亿元,其中2016年至2018年分别为1.18亿元、1.71亿元、2.27亿元。
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的一份关于中国车联网行业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车联网市场收益将达到400亿美元,较2013年增长144%,国内车联网的硬件及软件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1961亿元。
被估值千亿元的车联网行业,正成为资本追逐的重要标的。“但这市场规模只是理论上的数据,将来真正占领市场的永远是一两家大的企业,未来的趋势就是大吃小。”某汽车行业内人士分析称。
“行业老大神州租车布局市场多年,去年才实现扭亏为盈,‘老二’一嗨租车的主营业务直到目前还没有实现盈利。”上述分析人士称,“宜租车联网之前在行业内没什么知名度,盘子也不大,可以认为烧钱的阶段还没有过去,短期内谈盈利不现实。对于商业城来说,靠概念刺激股价的作用或许更大。”
截至12月18日收盘,商业城已经自公告定增事项之后连续拉出5个涨停板。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