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日前对中技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做出一审刑事判决。判决书称,成某某(即成清波)等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但鉴于其有自首、立功,又尽了主要退赔义务,判决成清波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一个月(已执行完毕),并处罚金人民币2万元。
“以成清波及中技系在A股的所作所为,此次量刑有些出乎意料。”上海市华荣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许峰对记者表示,此次判决的是刑事案件,考虑到证监会对“中技系”旗下部分上市公司的调查结果尚未公布,成清波或将面临民事诉讼,而那时,更多的细节将被揭开。
尽管只是冰山一角,但“中技系”以上市公司为平台,以定增、重组等资本运作为工具,玩转各路参与方,肆意划拨资金至自己口袋的行为仍令人震惊。种种证据显示,昔日资本大佬成清波绝非传言中的资本高手,其以定增为诱饵在市场骗取资金的隐秘玩法正被翻开。
隐身加代持 空手套白狼
梳理“中技系”资本脉络,充斥着模糊不清的股权关系和复杂多变的资金流向,而这些利益纠葛的背后,是成清波及其关联方“中饱私囊”的利益企图。
判决书显示,早在2011年3月,成城股份(现名“*ST成城”)实际控制人成清波就通过其控制的香港宝港国际公司(下称TPI)收购美国THC煤炭公司100%股权,以此获得美国煤矿。但成清波并未将该资产放在自己名下,而是委托其朋友陈世达代持。
2012年,已控制国创能源(现名“*ST新亿”)的周剑云向成清波提议,购买其持有的美国煤矿用于国创能源重大资产重组,并将通过定向增发方式募集资金,支付收购款项,并得到成清波的同意。
同年5月,国创能源发布定增预案,拟定增募资约39亿元用于收购TPI,而周剑云的关联方盛晖投资拟认购不低于25%的发行份额。
从事后表述来看,彼时筹划定增的周剑云并未有足够的资金参与自己设计的方案。在成清波要求支付收购前期费用的情况下,2012年6月,周剑云与杨智琴及刘永盛约定,二人分别为成城股份和国创能源定增项目募集资金。
很快,事情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杨、刘二人分别打着定增及动迁安置的幌子,总计募集资金约12.5亿元。
12.5亿资金中,直接划入成城股份账户的资金1.5亿余元,直接划入国创能源账户的资金7.46亿余元,直接划入中间账户的资金3.08亿余元,直接回流兑付投资人215万余元。
这些只是表面流向,经查明,成清波实际使用资金共计4.36亿余元,周剑云实际使用资金共计3.53亿余元,刘永盛等其余参与方均得到了数千万至数百万的返还。
从整个交易来看,成清波及其利益方,以一份早年收购的资产为交易标的,制作出一份完全能够为其所掌控的定增方案,而该定增方案又成为其向外界募集资金的招牌,从而在几乎没有任何实际动作的情况下,将近10亿元募资装入了自己的口袋。
“若非他们资金链断裂无法完成兑付,这起非法募资案很可能被当事人完美闭环。”有市场人士如此感慨。
“斩断”定增灰色利益链
“在很多中小投资者还搞不清楚定增基本流程的情况下,成清波他们显然有意利用上市公司打擦边球,先提出定增项目,再以此募集不受监管的资金。”有业内人士表示。
记者注意到,成城股份2013年2月曾拿出一份定增方案,拟向成清波、芮森投资、乾灏投资、跃慧投资、中融康、乾融投资、继海实业及吴锡俊发行12亿股,募集45亿元用于收购盛鑫矿业等项目。
判决书显示,乾灏投资就是周剑云利用优道投资设立的六家用于募集资金的有限合伙公司之一。
“成城股份明确了定增认购对象,使得乾灏投资等投资主体先期完成了资金募集。剩余几个募资主体未能现身,很有可能是因为相应资金尚未到位。”有分析人士称。
意料之中的是,成城股份和国创能源的定增方案最终不了了之,根本没有进入实施阶段。颇有意思的是,杨、刘二人在发现定增“妙用”之后,甚至虚构岳阳恒立定增及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并以此募集了数千万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上市公司定增高门槛使得中小投资者可望而不可即,只得借助各类产品参与其中。而彼时,定增并非穿透式披露,这些投资者自己也不清楚是否确实参与了定增。
事实上,对于定增存在的模糊不清的问题,监管层已经给出“穿透式”披露的要求予以解决。
自2015年10月以来,上市公司对定增对象均予以穿透式披露,并强调不超过200人。不仅如此,据投行人士介绍,除了要求对定增投资者的穿透,监管层还要求不能以结构化的方式参与定增。多措并举提升定增透明度,并降低可能存在的非法集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成清波及其利益方在向公众募集资金时,均给出了颇为慷慨的回报承诺。其中,杨智琴方面承诺的回报为9.5%-13.5%,刘永盛方面承诺的回报为8.5%-11%。
记者注意到,对于12.5亿元的资金流转,彼时仍在成清波控制下的相关上市公司并未及时予以披露,而目前成清波等人已被判刑,这笔隐秘的资金流转也有望揭开谜底。
“以成清波及中技系在A股的所作所为,此次量刑有些出乎意料。”上海市华荣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许峰对记者表示,此次判决的是刑事案件,考虑到证监会对“中技系”旗下部分上市公司的调查结果尚未公布,成清波或将面临民事诉讼,而那时,更多的细节将被揭开。
尽管只是冰山一角,但“中技系”以上市公司为平台,以定增、重组等资本运作为工具,玩转各路参与方,肆意划拨资金至自己口袋的行为仍令人震惊。种种证据显示,昔日资本大佬成清波绝非传言中的资本高手,其以定增为诱饵在市场骗取资金的隐秘玩法正被翻开。
隐身加代持 空手套白狼
梳理“中技系”资本脉络,充斥着模糊不清的股权关系和复杂多变的资金流向,而这些利益纠葛的背后,是成清波及其关联方“中饱私囊”的利益企图。
判决书显示,早在2011年3月,成城股份(现名“*ST成城”)实际控制人成清波就通过其控制的香港宝港国际公司(下称TPI)收购美国THC煤炭公司100%股权,以此获得美国煤矿。但成清波并未将该资产放在自己名下,而是委托其朋友陈世达代持。
2012年,已控制国创能源(现名“*ST新亿”)的周剑云向成清波提议,购买其持有的美国煤矿用于国创能源重大资产重组,并将通过定向增发方式募集资金,支付收购款项,并得到成清波的同意。
同年5月,国创能源发布定增预案,拟定增募资约39亿元用于收购TPI,而周剑云的关联方盛晖投资拟认购不低于25%的发行份额。
从事后表述来看,彼时筹划定增的周剑云并未有足够的资金参与自己设计的方案。在成清波要求支付收购前期费用的情况下,2012年6月,周剑云与杨智琴及刘永盛约定,二人分别为成城股份和国创能源定增项目募集资金。
很快,事情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杨、刘二人分别打着定增及动迁安置的幌子,总计募集资金约12.5亿元。
12.5亿资金中,直接划入成城股份账户的资金1.5亿余元,直接划入国创能源账户的资金7.46亿余元,直接划入中间账户的资金3.08亿余元,直接回流兑付投资人215万余元。
这些只是表面流向,经查明,成清波实际使用资金共计4.36亿余元,周剑云实际使用资金共计3.53亿余元,刘永盛等其余参与方均得到了数千万至数百万的返还。
从整个交易来看,成清波及其利益方,以一份早年收购的资产为交易标的,制作出一份完全能够为其所掌控的定增方案,而该定增方案又成为其向外界募集资金的招牌,从而在几乎没有任何实际动作的情况下,将近10亿元募资装入了自己的口袋。
“若非他们资金链断裂无法完成兑付,这起非法募资案很可能被当事人完美闭环。”有市场人士如此感慨。
“斩断”定增灰色利益链
“在很多中小投资者还搞不清楚定增基本流程的情况下,成清波他们显然有意利用上市公司打擦边球,先提出定增项目,再以此募集不受监管的资金。”有业内人士表示。
记者注意到,成城股份2013年2月曾拿出一份定增方案,拟向成清波、芮森投资、乾灏投资、跃慧投资、中融康、乾融投资、继海实业及吴锡俊发行12亿股,募集45亿元用于收购盛鑫矿业等项目。
判决书显示,乾灏投资就是周剑云利用优道投资设立的六家用于募集资金的有限合伙公司之一。
“成城股份明确了定增认购对象,使得乾灏投资等投资主体先期完成了资金募集。剩余几个募资主体未能现身,很有可能是因为相应资金尚未到位。”有分析人士称。
意料之中的是,成城股份和国创能源的定增方案最终不了了之,根本没有进入实施阶段。颇有意思的是,杨、刘二人在发现定增“妙用”之后,甚至虚构岳阳恒立定增及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并以此募集了数千万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上市公司定增高门槛使得中小投资者可望而不可即,只得借助各类产品参与其中。而彼时,定增并非穿透式披露,这些投资者自己也不清楚是否确实参与了定增。
事实上,对于定增存在的模糊不清的问题,监管层已经给出“穿透式”披露的要求予以解决。
自2015年10月以来,上市公司对定增对象均予以穿透式披露,并强调不超过200人。不仅如此,据投行人士介绍,除了要求对定增投资者的穿透,监管层还要求不能以结构化的方式参与定增。多措并举提升定增透明度,并降低可能存在的非法集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成清波及其利益方在向公众募集资金时,均给出了颇为慷慨的回报承诺。其中,杨智琴方面承诺的回报为9.5%-13.5%,刘永盛方面承诺的回报为8.5%-11%。
记者注意到,对于12.5亿元的资金流转,彼时仍在成清波控制下的相关上市公司并未及时予以披露,而目前成清波等人已被判刑,这笔隐秘的资金流转也有望揭开谜底。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