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新三板摘牌数量达44家,创历史新高。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已经连续五周出现负增长。今年以来,市场平均每月摘牌数量超过90家,按照这个速度,2018年摘牌企业数量或将超过1000家。分析认为,转板、被并购、降低运营成本、业务或战略发展的需要,是新三板企业主动摘牌的四大原因。
摘牌潮持续涌动
3月23日,股转系统的公告页面被拟终止挂牌的信息刷屏,不少公司在当天发布申请终止挂牌的公告。另外,当天摘牌的企业数量达到23家,创下了新三板单日摘牌企业数量最多的纪录。
实际上,新三板摘牌潮已经持续涌动了一段时间。上周,新三板合计摘牌了44家企业,单周摘牌企业数量再创新记录,其中,3月21日、22日分别摘牌了10家,也是近期单日摘牌数量较多的日子。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近期新增的挂牌企业数量并不多,单日挂牌数量多在一二家左右,以至于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连续5周出现负增长。另外,还有批量公司正在申请摘牌,短期内,新三板摘牌热或难降温。
今年以来,新三板已经摘牌了278家企业,平均每月摘牌90余家,按照这个速度,今年摘牌的企业数量或将超过1000家。
出于转板或并购需要
据Wind统计数据,今年以来,已有21家公司因转板而摘牌。这些公司在新三板挂牌的平均时间较长,有些是在2014年挂牌的新三板“老人”,例如捷昌驱动、海容冷链、华恒生物等等。
部分公司是排队期间摘牌的,此前也有出现过摘牌清理“三类股东”的案例。不过,据南山投资创始合伙人周运南统计,自股转公司成立以来,新三板IPO成功的企业有40多家,其中过会前就摘牌的企业不到10家,占比并不高。在他看来,“摘牌不是IPO过会的充分条件,更不是过会的必要条件”,因此建议新三板企业拟摘牌时需三思。
也有些公司摘牌是为了转战境外其他市场,申请摘牌的理由是“为了配合公司资本市场战略发展的需要”。例如华图教育,摘牌后正筹划登陆港股。随着IPO审核趋严,近期不少公司主动终止IPO排队,因此,目前正在排队的109家企业,未来不一定均会摘牌。而另一方面,IPO折戟后,部分企业拟寻求被上市公司收购,准备曲线登陆A股,加上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公司的热情一直不减,因此有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因被并购而摘牌的企业数量或有所增加。
被并购,也是挂牌公司摘牌的主要原因之一,据Wind统计,已有40家挂牌公司因被并购而摘牌。例如,上海共创因作价4亿元被上市公司中通国脉收购而摘牌;网通兴摘牌,则是因为被新三板“同行”的创星科技100%收购了。
基于战略发展需要
新三板公司申请摘牌所给出的理由中,业务或战略发展需要、降低运营成本是“出场频率”最高的。
3月23日,中喜文化拟申请摘牌,理由是公司综合考虑了目前的业务、所处的行业状况以及市场情况,为了“更好地集中精力做好公司经营管理,便于实施公司发展战略、降低公司运营成本”。中喜文化主营成集电影院投资管理、制片、电影放映,主要收入来自电影票房收入,2015年挂牌新三板。但挂牌至今,中喜文化未进行过定增融资,二级市场股票也基本没有成交。公司虽在连续几年亏损后于2016年实现了扭亏,但净利润也仅500万元左右。
证券时报记者发现,盈利能力弱甚至连年亏损的企业,向股转公司申请摘牌时普遍给出的理由是为了“降低公司运营成本”。例如七环电气、营创汽车等等。
另外,公司挂牌期间没有融资、没有交易,也催生了公司“为降低运营成本”而摘牌的念头。年初摘牌的久江科技,申请摘牌时给出的理由也是“为了降低公司运营成本”,并直言:“全体股东一致认为公司短期内无法在资本市场达到融资的目的。”2015年底挂牌的久江科技,挂牌期间也是无交易、无融资。不过,与中喜文化不同的是,这家公司连年亏损,至今仍没实现盈利。
除此之外,摘牌时表示是因“业务发展需要”、“战略发展需要”的公司也不在少数,其中还有部分公司业绩并不差。例如3月23日终止挂牌的骏成科技,摘牌是为了“战略发展需要,拟对公司股权结构进行优化调整”。这家公司业绩连年增长,2016年赚逾3000万元。
此外,津荣天宇、纵横生态、乐华文化等公司,2016年净利润均逾3000万元,摘牌理由均为业务或战略发展的需要。
值得注意的是,挂牌公司除了主动摘牌外,自2016年股转公司发布新三板强制摘牌的征求意见稿后,触及意见稿中11条红线之一的企业也会被强制摘牌。其中,去年因未按时披露年报、半年报而被强制摘牌的企业数量合计达到26家,业内估计今年仍有部分企业因此被强制摘牌。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