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分析报告]长江经济带城市转型呈现"梯度性"特点

上海
2016-03-18 11:20

已收藏


上海产业转型发展研究院17日发布《长江经济带转型发展指数》报告。报告显示,随着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推进,城市转型各具特色并呈现出"梯度性"特点。在业内人士看来,长江经济带城市将通过在不同领域加强更紧密合作,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上海产业转型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周罡介绍,报告从经济增长、结构调整、质量效益、城市功能、科技创新、生态环境及社会保障等六个维度建立统计模型。通过对长江经济带地级市以上城市的分析比较,排出了综合指数及分项指数排名前30位的城市。

上海以总指数56.29排名"长江经济带城市转型发展指数"第一位,并有5个分项指标排名第一。综合指数排名前十的城市还包括武汉、苏州、无锡、杭州、南京、宁波、成都、常州、长沙。 《2015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5年全年,上海在保持经济增长较快的同时,进一步推动转型升级。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7.8%,比上年提高3.0个百分点。另外,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增长4.5%,占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5.0%。

上海产业转型发展研究院经济统计研究所所长柯蓉介绍,通过比较发现,长江经济带转型显现由东向西梯度发展的特征:东部沿海沿江城市转型指数总体高于中西部城市,中部城市高于西部城市。由此看来,长江经济带产业转型中,东部城市引领作用明显,中部和西部城市转型的潜力还需要大力开发。

在上海社科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所长郁鸿胜看来,东中西部城市"梯度性"的表现,既是源于经济带上城市发展程度、经济体量等各不相同的影响,同时也为城市合作模式提供了参考。 报告认为,长江经济带不同城市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找到了各具特色的转型突破口。苏州、南京、武汉等城市,积极推动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宁波等浙江城市则通过培育改善转型升级环境,借力民营企业快速发展,转型升级顺利进行;黄山市、张家界市则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上述城市也分别在城市功能、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等分项指标上排名靠前。 上海海关学院院长、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干春晖介绍,尽管长江经济带城市转型方式各具特色,但毫无疑问,无论是长三角地区城市,还是长江上、中游城市,都已经深深嵌入到产业、商品的全球化分工当中。

值得注意的是,文化创意、电子商务、互联网+、体验旅游等新经济、新业态,对推动长江经济带城市转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例如,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杭州在转型发展指数中排名前列。

日前印发的《长江经济带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方案》提出,到2020年,长江经济带在创新能力、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经济总量占比由2014年的41.6%提高到2020年的43%。在业内人士看来,长江经济带的城市之间,将通过加强合作实现这一目标。

"长江经济带三个城市群,都有自己不同的发展路径和重点。例如,发展相对较快的长三角城市群应更注重`制度合作`,在科技、环境、社会、城市公共治理等方面,全面展开制度性合作;而长江中游城市群应更侧重`布局合作`,承接全球制造业转移;成渝城市群则应更侧重`要素合作`。"郁鸿胜说。

目前,长江经济带城市逐步形成了协调发展的格局。尤其是科技创新要素集聚、创新驱动政策密集、科技投入较大的长三角地区城市,在转型中的带头作用明显,并通过优势互补实现协同转型。

柯蓉认为,可以充分发挥上海在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等领域的龙头作用,发挥长三角城市群的拳头带动作用,发挥武汉、长株潭、成渝城市群等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破围墙",推动城市群在上下游形成分工,打破区域内市场壁垒,推动合作发展。

评论区

最新评论

最新新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