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分析师:中国央行今年或再次定向降准,差异化货币政策将成常态

彭博
2018-04-19 14:55

已收藏


中国人民银行周二晚宣布下调部分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这有利于降低银行的融资成本。央行表示,此次降准主要涉及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旨在优化流动性结构。

降准将于4月25日开始执行,当天将有9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释放增量资金约4000亿元。

中国央行近几年来一直在试图化解金融风险、抑制信贷增长,其中包括调整流动性状况,引导市场利率上升,但是并没有提高总体借贷成本。即使中国经济增长预计今年将放缓,政府依然没有释出要放弃“中性稳健”的货币政策。

中国经济学首席分析师Larry Hu在一份报告中指出,“这次行动不是为了释放流动性。考虑到中国经济一季度依然同比增长6.8%,这个时间点央行不太可能会释放流动性。中国政府首要任务依然是降杠杆。”

去年9月央行宣布了类似的定向降准措施,从今年1月开始实施,主要针对所有的大型银行、90%的城市商业银行和95%的农村商业银行,根据银行与小企业、农业公司以及创业企业的业务比例,降幅在0.5-1.5个百分点区间。

本周二的定向降准也解决了同样的问题,同时也有利于优化银行的资金结构,此次定向降准释放的资金将主要用于偿还MLF,降低了银行向央行偿还MLF的利息负担,实际上增加了银行对个人和公司放贷的能力。反过来,减少了经济对影子银行信贷需求。

经济学家怎么说?
彭博经济学家Tom Orlik和Fielding Chen在一份报告中指出,“这一决定的影响不是注入新的流动性,而是将银行资金来源从银行贷款转向银行的储备存款。成本更低的资金“最终流入企业和家庭借款人。但我们仍然将此决定为政策工具的优化,而不是政策立场的转变。”

法国兴业银行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姚伟表示,“中国央行的此举是为了缓解金融去杠杆化的影响,随着影子信贷增长迅速下降,银行资金来维持常规的银行贷款。”

兴业经济研究咨询分析师李苗献、何津津和鲁政委等认为,展望未来中国差异化货币政策会成为常态,央行仍可能继续通过定向降准的方式释放长期资金,替换陆续到期的MLF。“从未到期MLF的时间分布来看,根据一次降准的幅度所释放的流动性来匡算,或许每隔2到3个月就会进行一次定向降准,” 他们在报告中写道。

申万宏源分析师们也认为,考虑到置换后MLF余额仍有4万亿元人民币,不排除通过降准置换会成为后续常态化政策,100bps量级的降准置换至少还有3次。

Translated by Coral Zhong
评论区

最新评论

最新新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