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以来,PPP(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合作)模式发展如火如荼。作为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重要项目融资模式,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参与基建投资成为未来我国政府投资转型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30日举行的"第五届元亨祥智慧城市投资发展高峰论坛"上,与会专家认为,PPP模式虽好,但在实践操作层面若要"开花结果",仍存在很多值得探索的问题。
经济学家、中国PPP研究院理事长郑新立认为,推行PPP模式是扩大公共产品供给的重要途径。"当前经济的主要矛盾是需求不足,所以扩大需求就是当前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特别是扩大内需。而扩大公共产品的供给,关键在于找到公共产品的价值补偿机制。公共产品和服务长期供给不足的原因是政府投资不足导致的产品供给不足,远远满足不了广大居民的需要。解决这个问题可采用国际上成熟的做法就是PPP模式,即政府与企业合作的模式。"
郑新立解释说,通过政府制定政策、实行特许经营权,可以把社会资金引导到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投资上来。"这能够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一可满足广大人民的需求,二可拉动内需、克服经济下行的压力。" 与会专家认为,若要运用PPP模式为居民消费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就要为PPP模式找到合适的融资渠道。如发展各种类型的基金、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其中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模式或将成为重要通道。
上海元亨祥基金集团首席执行官程芳认为,政府通过PPP模式购买社会公共服务,进行投资转型,对于各类私募股权基金来说也产生了新的投资机遇和渠道。
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表示,从信贷市场上看,目前虽然银行间利率比较低且持续下降,但从货币到信用的传导器依然没有打通。在实体经济层面,企业融资成本仍然很高、融资依然非常困难。据民生证券统计,当前在我国的PPP项目签约率还是偏低。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