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日的商务部例行发布会上,发言人沈丹阳介绍了上半年商务领域的一组组“倍增”数据,让我们看到了新增长动力“涌动”。上半年,哪些行业在“倍增”?
“倍增”领域契合产业转型升级
在上半年的商务运行数据中,增长逾100%的数据频现: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26.9%。高技术服务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吸收外资显著增长,其中信息技术服务业上半年实际使用外资增长305.9%,医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07.8%。在我国的对外投资中,流向制造业的对外投资上半年增长245.6%,其中流向装备制造业的投资额同比增幅达5.4倍,流向医药制造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娱乐用品制造业等领域的对外投资增幅均超过4倍。长江经济带的对外投资表现活跃,整体正增长2.2倍,其中上海对外投资增长162%,浙江增长173.8%。
除了这些具体的“倍增”点,沈丹阳还列出了“亮点”的行业、领域:进出口领域一个较快增长点是包括跨境电商、市场采购在内的新型外贸商业模式;高技术制造业中的医药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和仪器仪表制造,吸收外资额明显高速增长;对华大额投资的企业所属领域集中在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电池、飞机零部件、集成电路和芯片、医疗、养老、电子商务、云计算、物联网等。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外贸的转型升级与我国产业的转型升级相一致,这些成长快的新增长点和新业态,也都是我们转方式调结构的成果所在。比如外资集中流向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是因为中国市场的机会不再像以往,投什么都可以挣钱,想挣钱就要找到我国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方向。这些高新技术领域不仅获得国家政策上的支持,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我国对外投资快速流向制造业,从中可看出,我国制造业里,正在涌现出一批巨头企业,它们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资源整合优势、产业链优势,有一定的规模经济和国际化的经营战略,将国内市场做腹地,以在国际市场配置资源、通过合作占领市场、构建完整产业链等为考虑,不用再像以往,主要去投一些低门槛的产业,也反衬出我国产业新旧动能的加速转换。”白明说。
商务部办公厅主任孙继文对记者说,从上半年商务运行态势看,新动力、新业态正在形成,反映了商务工作落实、推进供给侧改革所采取的系列措施取得了积极效果。
白明认为,虽然目前新动力的快速成长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对旧动力的替代关系上,但是在未来,还是要往新旧方式结合,良性互动,共同做大“外贸”这块蛋糕的方向上努力。而从大型成套设备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的高增长、民营企业出口占比稳步提高、与“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关系发展良好、在进口上利用大宗商品的低价格补库存等方面,都能看出“向好”表现突出。
开放战略助力“倍增”
上半年,这些行业、领域的“倍增”,得益于自贸区建设等改革开放战略。
在改革上,四个自贸区建设的快速推进是一大亮点。商务部的数据显示,目前,四个自贸区建设总体方案的实施率已超过90%。自2015年至今年6月,四个自贸区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1万家,合同外资金额达到8000多亿元人民币,自贸试验区的电子商务、融资租赁、科技研发、现代物流和文化创意等领域成为对外资最具吸引力的热点。
孙继文透露,目前,商务部正牵头对四个自贸区的试验效果进行评估,有关下一步将如何复制推广自贸区先行先试经验的工作也正“紧锣密鼓”地推进。沈丹阳也说,对于四个自贸区的可复制推广经验,商务部正加快总结,并会在条件成熟时进一步推出。
在开放方面,“中美、中欧BIT(双边投资协定)的谈判都在取得积极进展。”孙继文说。
中美BIT第26轮谈判17日在北京结束。本轮谈判中,中美双方不仅就协定文本的遗留问题取得积极进展,还围绕6月中旬交换的“负面清单”改进出价展开深入磋商。商务部网站17日消息称,下一步,双方将加快推进谈判,以达成一项互利共赢的高水平投资协定。
另外,中国与欧亚联盟经贸合作伙伴协定的首轮谈判也即将启动,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谈判也正在加快进程。
据沈丹阳介绍,6月,中方与欧亚经济委员会共同签署《关于正式启动协议谈判的联合声明》后,双方将尽快启动首轮谈判。谈判的具体内容可望包含力争早日达成双方贸易和投资合作的制度性安排;如何在海关管理、检验检疫、技术标准、贸易救济、竞争政策等领域制定一系列贸易便利化措施;在农业、工业、能源、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双方如何开展政策对话,加强信息交流等。
在同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商务部副部长高燕透露,采取措施提高中国-东盟的双边经贸合作水平,将加快RCEP谈判进程,并以中方与东盟国家合作兴建的各类经贸园区为抓手。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