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邢志宏在对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进行解读时表示,企业杠杆率下降,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1%,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
去杠杆在金融领域的成效更为明显。央行数据显示,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63.13万亿元,同比增长9.4%。
在此过程中,也伴随着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上升的现象。国家统计局数据曾显示,反应资金紧张企业的比重超过四成。
融资成本增加,而且随着部分上游原材料价格上升,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的情况更加凸显。友发钢管副总裁韩卫东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原材料成本上升,虽然下游企业也相应会上调产品价格,但是对一些小企业来说,购买原材料占用的资金会大幅增加,如果存货多了,占用的资金量也会比较大,资金成本会出现增加。
金融领域去杠杆成效明显
央行数据显示,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63.13万亿元,同比增长9.4%,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2个和2.4个百分点。这也是今年以来M2增速第二次低于10%。
M2增速创下历史新低,也是金融领域降低杠杆的体现。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分析称,在加强金融监管的背景下,从5月开始,随着银行表外业务和同业业务增速放缓甚至收缩,致使同业业务存款派生效应进一步减弱,下一阶段将继续成为压制M2回升的因素。
自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去杠杆作为经济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以来,金融机构内部去杠杆成为一着先手棋。在防控金融风险、引导资金脱虚向实的基调下,“一行三会”相继出台监管政策。
梳理“一行三会”监管政策,华融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银监会密集出台文件,重点监管同业业务;证监会则主要清理券商资管理财池,限制杠杆率,遏制基金子公司和券商资管通道业务规模;保监会主要规范保险资金投向资本市场等;央行则将表外理财纳入MPA考核。”
央行数据也显示,上半年银行间人民币市场以拆借、现券和回购方式合计成交359.11万亿元,日均成交2.92万亿元,日均成交比上年同期下降8.2%。其中,同业拆借、现券和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分别同比下降14.1%、21.9%和2.8%。
金融机构同业业务是去杠杆的重点领域。渣打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丁爽解释,金融机构通过相互借贷加高杠杆,2016年市场流动性环境相对宽松时,中小银行在同业市场激进地借款,然后中小银行把低成本的短期融资投资于由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收益更高及期限更长的债券或理财产品。为追求更高收益,部分金融机构还以投资债券作质押增加杠杆,这一模式导致金融杠杆上升,融资链延长且理财产品所投资产缺乏透明度。
今年上半年,M2增速大幅放缓,邢志宏也认为,这主要是受到金融系统降低内部杠杆的影响,特别是现在同业理财包括表外活动等都在放缓。
超四成企业反映资金紧张
在金融领域去杠杆,M2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央行数据也显示,今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1.1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36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8.21万亿元,同比多增7288亿元。
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表示,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同比多增,表明当前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较为稳固。
社会融资规模增长,但是对于不同规模企业来说,对融资环境的感受也存在分化。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在解读6月PMI时也提到,反映资金紧张企业的比重连续4个月超过四成,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仍需进一步增强。
渣打银行研报分析,在流动性和监管收紧背景下,银行对中小企业放贷意愿减弱,中小企业因此更加依赖自筹资金,即便融资成本上升步伐略有放缓,仍导致现金盈余大幅下降,中小企业首先遭受信贷收紧的冲击。
另外,企业发行债券融资的成本也在上升。伍戈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由于市场利率中枢不断上移,债券市场融资成本也相应上升,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推迟发债计划或者取消发债,今年4月份时债券取消发行的数量达到147只,远高于3月的88只和2月的31只。
国家统计局对4万家小微工业企业进行了调查,二季度小微工业企业的景气指数达到96.5%,比一季度提高了3.4个百分点,达到了两年来的最高。但在信贷偏紧的局面下,中小微企业遇到的挑战更大。6月制造业PMI数据显示,大型企业PMI上升,中小企业PMI虽然仍在临界点之上,但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PMI分别比5月低0.8和0.9个百分点。
一位统计部门专业人士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因为中小企业多数处于产业链下端,且服务业企业占多数,中小企业信贷环境本身要紧一点,而上游价格上涨使中小企业资金支出增加。
7月17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一场讨论会上,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彦斌提到,流动性收紧与货币市场利率中枢上行虽然旨在推动金融去杠杆,但对实体经济融资活动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