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 区域

​走好“一带一路”西安变身亚欧国际化大都市

新华丝路网
2018-10-16 11:04

已收藏


千年古城西安紧扣“一带一路”倡议,从昔日的对外开放“末梢”逐步向承东启西、联通欧亚的门户枢纽转变,在构筑新开放平台等实践中行稳致远,近年来奏响了一曲丝路复兴的时代新篇章。在近日举行的全国城市党报联盟“社长总编看西安”采风活动中,西安国际化成效以及带来的启示引起与会者高度关注。

西安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面对“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中西部扩大开放契机,西安在新一轮发展热潮中思路清、方向明,城市国际化、对外开放呈现诸多亮点。

中欧国际货运班列“长安号”的起点——西安国际港务区是西安构建对外开放高地的缩影。一个内陆城市如何建造一个与水、水运有关的港?作为陕西省、西安市为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而设立的经济先导区,西安国际港务区用创新行动实践着这个看似不可能做到的任务。

自2008年组建以来,西安国际港务区始终坚守为中国内陆“造港开埠”的使命,按照“先建内陆港、后建开发区、再建东部新城”的发展路径,致力于打造“一带一路上最大的内陆型国际中转枢纽港、商贸物流集散地和大西安东部城市新中心”。

2013年11月28日,中欧班列“长安号”从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发车,成功破解新欧亚大陆桥20多年来“通而不畅”的问题。经过近5年的运行,中亚班列的货源已辐射至甘肃、宁夏、山东、江苏、河北、上海、浙江等地。中亚、中欧班列运营线路已达9条,货物目的地遍布欧亚11国,成为陕西、西安落实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重要抓手。

如今的西安已形成海陆空三位一体的“立体丝绸之路”。2014年年底,“西安港”成为我国第一个获得国际、国家代码的内陆港,率先在全国创造了“内陆港”模式;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行并常态化运营;西安至阿姆斯特丹、哈恩等地的国际货运航线正式开通……

通过政务创新,西安还打造了一个高质量的国际航空枢纽。作为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核心板块之一,空港新城是我国继上海自贸区、辽宁自贸区大连片区之后第三个加入世界自由区的自贸区。

在这里,打破壁垒,一项项制度创新,正成为企业发展的加速器,更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器。西安以自贸试验区建设为抓手,努力成为制度创新、服务创新的高地。“舱单归并”让企业通关物流成本降低近30%;“容缺受理”让群众办事“少跑路”;“联网监管+库位管理+实时核注”实现24小时通关。

在航空枢纽的支撑下,西安初步编织了一张“北上南下、东进西出”覆盖全球、通达各大洲的国际航空货运网络——完善的航空运输网络可以将旅客和货物快速运抵23个国家的44个城市,其中包括14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26个城市。

今天,崭新而又美丽的古城书写着产业与生态相得益彰的新历程。走进浐灞,如同走进一个会呼吸的生态大公园,经过14年的建设,西安浐灞生态区河流治理卓有成效,区内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鸟类由63种增至200余种,区域负氧离子含量达到6700个单位,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1000个单位的城市清新空气标准。

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对外交往则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题中之意。近年来,西安以战略眼光和全球视野,明确城市发展定位,积极拓展“一带一路朋友圈”:从基础设施到经贸往来,从金融互通到人文交流,诸多领域的务实合作风生水起;近年来先后承办或协办了3届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欧亚经济论坛、5届丝博会(暨西洽会),以及丝绸之路旅游部长会议、2017中国国际通用航空大会等活动。全球文化产业最新的动态、最前沿的科技、最先进的理念在西安这座古老的城市碰撞、交流、融合。

国际化、更开放的西安,正蹄疾步稳驶入发展快车道。西安市相关人士表示,目前全市正在紧紧围绕“聚焦三六九,振兴大西安”的奋斗目标,以建设“三中心两高地一枢纽”为战略支点,大力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和流动经济,全力打造内陆改革新高地,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亚欧合作交流的国际化大都市。
评论区

最新评论

最新新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