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 区域

北京彻底治理风沙危害区 昔日"荒滩沙坑"变绿洲

北京
2019-06-17 09:22

已收藏


新华社北京6月17日电题:北京彻底治理风沙危害区 昔日"荒滩沙坑"变绿洲

新华社记者魏梦佳 任峰

北京市延庆区康庄镇,八达岭长城脚下,大片的油松、侧柏、国槐、杨柳等葱茏生长,生机盎然。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树下野花盛放。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这是上世纪90年代以前人们对这里的印象。当年,这里的南荒滩一片卵石戈壁,土地沙化,贫瘠荒凉。由于地处河北坝上及内蒙古风源南下的风廊通道,全年大风天数40天以上。

"过去这儿全是鹅卵石和粗砂,白花花一片,风沙特别大,老百姓苦不堪言。"75岁的杨进福是原延庆县绿化办主任,忆起南荒滩的治理感慨良深,"我们当年种下的树现在已经成林,绿染妫川,荒滩变绿洲,风沙也没了。"

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近日发布消息称,为防治土地荒漠化,多年来北京持续加大实施生态工程,全市五大风沙危害区目前已得到彻底治理,沙化土地全被绿荫覆盖。

新中国成立之初,北京林木覆盖率仅1.3%。延庆康庄、昌平南口以及潮白河、永定河、大沙河流域这五大风沙危害区,总面积达247.5万亩,自然灾害频发。"每当风沙起,处处毁庄稼""白天二两土,晚上还要补",是当时北京生态的真实写照。 为了修复生态,80年代起,北京陆续实施"三北"防护林、农田林网、重点风沙危害区绿化造林等工程。2000年以来,又实施了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平原百万亩造林等生态工程,大规模防沙治沙、植树播绿,使城乡环境显著改善。

40年奋战在造林一线的杨进福说,90年代起,北京加大对康庄地区的风沙治理。经6年苦战,延庆人在这栽下了32种300多万株苗木,使卵石荒滩全部披上绿装,筑成一道京北的绿色生态屏障。

在乱石滩上种树极为艰难。一无土壤,二无水源,一锹下去全是石头,一些地方还有几十厘米厚、比混凝土还坚硬的岩浆层。为此,杨进福带领绿化队伍,从50公里外的水库引水到荒滩,又从附近运来五六百万立方米的"客土"用来栽树。

"最难的是挖坑,机器铲不起来石头,需要人用铁锹挖,挖不动还要用钎子凿。每个树坑中还要铺上大塑料袋,防止水土从石头缝漏掉。"延庆区绿化办副主任王华琨回忆。当年刚参加工作的她,天天顶着风沙日头往卵石滩地里跑,带人从打点、挖坑、回土、验苗、栽植到浇水,严把植树一道道工序,最终使苗木成活率达95%以上。

"如今的延庆,绿树成荫,`林廊`满目,这样的美景是几十年前延庆人不敢想象的。"延庆区副区长刘瑞成说,延庆森林覆盖率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不足7%,如今已达59.28%,为北京世园会在延庆的举办打下绿色基底。

2000年启动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是中国北方地区抗击风沙的重要工程。经多年实施,北京现已在门头沟、昌平、延庆等区完成造林营林830万亩,构建了京西北抵御风沙的首道防线。到去年底,工程区山区森林覆盖率达53.9%,比2000年增加14.1%。工程开展的7个区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2012年启动的北京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平原百万亩造林工程,更是在平原地区构建了大尺度绿色,尤其是在五大风沙危害区建起了25.3万亩森林。昌平西部20多年未能治理的2万多亩沙坑煤场通过此次工程,形成了绵延的林海景观。

在昌平白羊城沟西桥远眺,桧柏、白蜡、国槐、金叶榆等各类树木长势喜人。昌平区园林绿化局造林营林科科长孙华彬说,过去这里有近2000亩的沙坑和煤场。由于长期淘沙滥采,形成沟壑纵横的沙坑,有的深达四五米,土壤沙化,土层贫瘠。 运来"客土"、改良土壤、整理地形,人们在此种下10多种9万多株乔灌木。树长起来了,杜绝了偷采乱挖沙石和私搭乱建,生态环境得到巨大改善。

"过去我们这不是石头就是沙子,骑车都骑不动,现在眼前一片绿,风沙基本没了,变化太大了。"昌平土楼村55岁的村民张春玉说,通过造林工程,他和村里其他40多个村民现在成了护林员,每人负责养护几十亩林地,收入比过去在贫瘠土地上务农提高很多。

风沙渐离北京城。北京观象台沙尘资料数据显示,上世纪50年代,北京春季沙尘日平均多达26天;2010年后,北京平均沙尘日在3天左右,京津冀沙尘暴频率降至每年0.1天。至2018年底,北京森林覆盖率已达43.5%。
相关新闻
评论区

最新评论

最新新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