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香港10月16日电(记者刘明洋、周文其、丁梓懿)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16日发表2019年施政报告。这份题为"珍惜香港 共建家园"的施政报告约1.2万字,包括房屋、土地供应、改善民生和经济发展四大方面。报告还增加了附篇,全面和详细交代本届特区政府的工作进度及承诺。
这是林郑月娥任内发表的第三份施政报告。她说,尽管今年施政报告的筹备时间不足,但特区政府仍提出了超过220项新措施。部分措施只有政策方向或可行方案,乐意用心聆听市民意见,丰富或调整政策的内容及细节。
在房屋政策方面,林郑月娥表示,房屋是香港社会目前面对最严峻的民生问题,也是部分民怨的根源。适切的居所是市民对政府应有的期望,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因此政府有其不可或缺的角色。
林郑月娥提出多项短、中期支援措施,以纾缓房屋供应紧张,包括:大幅增加过渡性房屋项目,未来3年将提供共1万套住房,以纾缓居住环境恶劣和长时间轮候公屋家庭的压力;通过现金津贴,为非公屋、非综援的低收入住户,包括轮候公屋人士,提供支援等。
房屋政策还包括:邀请香港房屋委员会研究重建房委会旗下的工厂大厦为公营房屋,特别是增加出租公屋的供应;加快出售39个"租者置其屋计划"屋邨中约4.2万套未售出住房;预售更多正在兴建的居屋和"绿表置居计划"单位,预计2020年可高达约1.2万套等。
在土地供应方面,林郑月娥表示,将以多管齐下的策略致力于增加土地供应,特区政府管治团队必须以更大刀阔斧、排除万难的决心和魄力,重建市民对政府处理这一老大难问题的信心。
林郑月娥表示,将加快规划并运用《收回土地条例》收回以下三类私人土地发展公营房屋及"首置上车盘"(类似内地有优惠政策的首套住房):可能具有发展潜力由私人拥有的新界棕地(被弃置的工业或商业用地);各区法定分区计划大纲图上已规划作高密度房屋发展,但仍未有发展计划的私人土地;位于市区的茶果岭村、牛池湾村和竹园联合村寮屋区的私人土地。
林郑月娥还提出,公布"土地共享先导计划"拟议框架,以期在2020年初起接受申请;搭建平台让专业人士和年轻人可参与构建"明日大屿愿景"下的交椅洲人工岛,以及探讨如何把人工岛上的建屋计划与香港市民的住房诉求联系起来;重新规划屯门西的沿海发展,包括考虑能否将包括内河码头的沿海地区作住宅发展;检视超过300幅预留作单一公共设施的"政府、机构或社区"用地,以"一地多用"模式发展,并协助非政府机构善用他们持有的土地等。
在改善民生方面,林郑月娥公布多项改善民生措施,包括加强福利、改善医疗卫生、进一步支援学童、纾缓市民交通费用压力负担等。她总结过去两份施政报告中公布的152项改善民生新措施,增加福利和医疗经常性开支达29%,至2019/20年度预算达1649亿港元。
"为让公共资源发挥更大效益,我倡议跨界别、跨专业和公私营合作,并恪守以下的理念:爱护儿童、支援家庭、鼓励就业、尊重受助人的选择权和保护民康。"林郑月娥说。
在经济发展方面,林郑月娥表示,暴力事件令香港经济面临重大挑战,香港经济第三季度已步入技术性衰退。但是相信凭借香港的深厚根基、制度优势和背靠祖国的机遇,以及香港人坚毅不屈、善于求变的精神,香港定能排除万难、重新出发。
根据施政报告,特区政府将在把握"一带一路"倡议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支持香港企业拓展市场、为中小型企业纾解压力、推动诸多产业发展等方面采取措施,以促进香港经济发展繁荣。
林郑月娥指出,香港虽然正经历风高浪急的困难时期,但相信只要准确地紧守"一国两制"原则,一定能走出困局。她会坚守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坚守"一国两制",维护受基本法保障的人权和自由,但对任何鼓吹"港独",危害国家主权、安全及发展利益的行为绝不容忍。
第二,法治是香港极为重要的核心价值,是香港赖以成功的基石,必须竭力维护,不容有失。法治的多个要素,包括人人必须守法、公正严谨执法、不受任何干涉的刑事检控和独立的司法裁决,都必须受到尊重,不可偏废。
第三,香港的制度优势是经年累月由不同机构和组织汇聚而成的,它们包括行政、立法、司法机关、公务员队伍、执法和监管机关、公共服务机构、传媒组织等,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它们,不容损毁。
林郑月娥表示,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恪守"一国两制"原则,依法遏止暴力,尽早恢复社会秩序,相信很快便会见到风雨后的彩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