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11月25日电(记者乐文婉)近日,在中国中部重镇湖北省武汉市举行的"智慧之光"湖北专家创新创业成果转化对接活动上,涵盖先进制造与自动化、电子信息、生物与新医药等领域的近200项科技成果集中亮相,通过路演展示、专场推介、现场签约等方式,加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150余位各领域专家代表、近百位企业和投资机构代表及200余位相关部门代表参加本届"智慧之光"活动。据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介绍,截至23日下午,本届"智慧之光"活动现场达成合作意向项目76个、签约项目15个,预计带动产值185亿元以上。
活动开幕式上,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吴旭与湖北省潜江市有关部门签订合约,将为当地居民提供第五代废电池等有害垃圾处理技术服务,在提升铅资源循环利用率的同时,降低环保负担。
"通过`智慧之光`平台,高层次人才与科技成果可以更顺畅地在不同区域流动,拉动经济增长、服务更多人群。"吴旭说。
今年9月,江西省、湖南省、湖北省共同签署《长江中游三省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本届"智慧之光"活动首次邀请湖北省外专家,推动三省人才互认、共享、共用。
长沙理工大学副教授王玉珑向与会嘉宾推介了农业秸秆生物质纤维提取及高值化利用项目。他希望在湖北寻找上万平方米的园区落户,将秸秆由废弃物变为高附加值的纤维浆料。
"中国每年要从海外进口上千万吨纤维浆料,把国内的数千万吨秸秆做成纤维浆料,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王玉珑说,湖北地处长江中游,耕地面积大、秸秆资源多、对纤维包装材料的需求巨大,是项目推广的绝佳选址。
通过会场洽谈,王玉珑已与湖北省荆州市相关部门达成合作意向,将于近两周内实地考察并推进项目落地。"`智慧之光`活动大大提高了科研成果转化的效率。"他说。
自2018年"智慧之光"活动启动以来,该平台累计发布专家创新创业成果2200余项,促成340余项科技成果转化达成合作意向。其中,84项成果已成功落户武汉、十堰、宜昌、黄冈、荆州等11个市州,年产值超过50亿元,带动超过3000人就业。
"`智慧之光`活动已连续举办四届,促进了一批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人才效益逐步显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司长李金生说。
本月中旬,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在武汉签署《共同推动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将大力支持湖北完善创新吸引各类人才来鄂发展的制度和政策,着力将"智慧之光"打造成全国专家创新创业成果在鄂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我希望这样的平台能越来越多,让我们科研工作者越来越多的成果从论文和专利中走向社会、造福于民。"王玉珑说。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