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昆明12月9日电(记者严勇)冬日的小道河林场,仍是一片忙碌景象。眼看林下三七即将进入休眠期,李炎半蹲着,正忙着为当地农户讲解当前管护工作需要注意的事项。
小道河林场位于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2020年下半年,在云南农业大学朱有勇院士及其团队指导下,建成面积为200亩的林下三七种植示范基地。李炎作为该团队主要成员,目前负责所在临沧基地的技术培训、种植标准制定等工作。
"几个月前,这批三七苗顺利开花了,当前长势还不错,说明示范种植取得初步成功。"李炎说。12月底,他和农户们要对三七叶进行修剪,为三七根茎在休眠期吸收更多养分做准备。
三七是一种传统名贵中药材,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云南是它的主产区之一,过去受连作障碍、无序种植等因素影响,三七产业发展一度受限。而林下三七是朱有勇院士团队历时十余年研发构建的一种三七种植新模式。该技术立足云南生物多样性资源禀赋,利用生物多样性"相生相克"和"生境耦合"原理,让中药材回归山野林中,具备低成本、高品质、高效益等优势。
在云南省内,最早一批示范种植林下三七并取得成功的是地处中缅边境的普洱市澜沧县竹塘乡。2016年,朱有勇院士在竹塘乡一片思茅松下试种了5亩三七,得到了正向反馈。随后,他开展林下三七的大规模推广,2018年将种植面积扩展到7000多亩。
李炎介绍,除了带来可观收入,林下三七还因不打农药、不施化肥,具有很大的生态效益。经过不断发展,该技术目前已在云南普洱、昆明、曲靖等地推广,林下三七种植面积达1万余亩。
由于管护过程中需要大量劳动力,林下三七也逐步发展成带动当地就业的一个主要产业。在小道河林场,种植户罗平忠不仅学到了林下三七种植技术,每天还能领到100元的工钱。"从栽苗到后期管护,几乎都需要人工。忙的时候,还得招更多人来帮忙。"他说。
地处中国西南边陲的临沧市是云南省林业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加上气候、水资源等优势突出,发展林下三七种植潜力巨大。
日前,临翔区政府与云南滇南本草大养投资有限公司举行签约仪式,共同推动林下三七乡村振兴科技示范园项目,致力于打造以三七等中药材为主的全产业链。按照协议,将逐步扩大林下三七种植面积,计划到2025年实现5万亩。
"我们将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强合作,逐步形成集科技研发、规范种植、产品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发展模式。"该公司负责人太春华说。
至此,政府、科研团队、企业、农户"四位一体"的林下三七产业发展模式已初步构成。李炎说,未来,该产业有望成为具有竞争力的地方特色经济,引导和带动更多农户参与进来,实现多方共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