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研中心金融研究部发布报告指出,根据"债务-通货紧缩"理论以及国际上主要经济危机的经验教训,中国在经济进入"三期叠加"背景下,需要高度重视债务型通货紧缩风险。
从当前发展态势看,工业生产领域的通缩,伴随着实体企业债务高企的现象,已经为债务型通货紧缩问题敲响了警钟。报告指出,当前中国已出现生产领域通缩和企业债务高企叠加的现象。一方面,PPI持续负增长,工业生产领域面临通缩形势。另一方面,债务急剧增长,负债率居高不下。
报告认为,对于中国经济已经出现的债务型通缩风险,应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策略,而不仅仅是通过简单的扩展性财政与稳健货币政策组合来稳增长。否则,很可能难以打破生产领域通缩与实体企业高债务之间的不良循环,并难以对冲这种效应产生的加速性内生下滑的力量。
一是以价格为主的宽松货币政策是治理债务型通缩的重要手段,但货币政策不能简单粗放式放松流动性,而是允许市场逐步出清。报告认为,货币政策既不能严格定位中性,也不能过度数量宽松,导致企业债务进一步加速上扬,而是应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在适度数量宽松的基础上,尽量通过政策监管与窗口指导,适度压制货币有效需求,使资金收缩从供给端向资金需求端传导,让企业通过债务重组、优胜劣汰、并购重组、盘活存量不良资产等方式实现市场逐步出清,逐渐降低居高不下的负债率与利率水平。
二是采取财政、税收、汇率等综合政策手段,加大稳增长力度。提高实体经济有效需求,是破解企业盈利能力下降的根本。在经济下行期,可更多依赖财政刺激,实现财政救助与托底,有助于稳定信用体系。另外,可以适度增加汇率波动区间,增强出口企业的竞争力与盈利能力。并及时有效调整房地产政策,当前房价带动地价下行是目前中国经济的主要风险,也是影响未来资产价格泡沫是否破灭的关键因素。按照住建部房地产"双向调控"政策,各地政府可以适时因地制宜地调整房地产的限购限贷政策,除一线城市外,不再大幅增加土地供应规模。另外,可以考虑放松户籍限制、提供财税支持等措施,避免房价出现大幅下跌。
三是在经济处于合理区间的前提下,有序促进实体企业去杠杆。从国际经验来看,去杠杆、修复资产负债表是熨平经济危机的必经过程。建议加快国有企业改革,通过引入民间资本降低国企资产负债率;通过PPP模式降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负债率;通过明确民营企业的分工定位,大力推进企业之间的并购重组,降低民营企业负债率;大力发展股权融资市场,利用新三板和区域股权交易市场增加股权减少债务等。但各类政策必须以修复企业融资市场的功能为基础,因此通过各种政策的调整修复已经受损的金融市场十分重要,过度激进的去杠杆如果导致金融市场功能的伤害,可能反而产生南辕北辙的效果,企业债务率可能进一步攀升。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