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

分析报告:郑州国家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创新取得重大突破

郑州
2015-10-28 16:16

已收藏


郑州市在电商基础、开放度等条件落后于东部沿海的情况下,经过三年探索创新,取得重大突破。目前经郑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的交易量超过了其他6个试点的总和、税收额为其他6个试点城市总和的2倍。

--首创"郑州模式" 从试点到示范

2012年5月,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组织开展国家商务示范城市电子商务试点专项的通知》,由海关总署组织有关城市开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探索解决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存在的快速通关、规范结汇及退税难等问题,推进电子商务发展。目前,共有上海、杭州、宁波、重庆、郑州、广州和深圳7个试点城市。河南保税物流中心公司承担起郑州试点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任务,这也是试点中惟一以企业为主体的试点单位。

我国传统的商检、海关、税务、外汇等部门组成的进出口监管体系主要针对大宗货物和企业之间(B2B)进出口贸易。而作为新兴贸易形式的跨境电子商务,网上交易的商品种类多达数万个品种,从汽车到食品、化妆品、婴幼儿用品等,交易量巨大。除了企业之间(B2B)的贸易,企业与个人(B2C)间的贸易更是海量增长,而且大量B2C贸易以快件、邮包等物流方式为主,一直未能纳入监管。

"并非企业不想走贸易渠道接受监管,而是传统监管模式根本无法走通。"一位电商经营者说,因为传统监管模式要求提交买卖合同,填报商品的详细内容并提供检验品等,程序复杂,时效慢,网上交易无法提供。在这种情况下,大量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被迫走"代购"等"灰色"通道,以行李、邮件等非贸易方式出入境,从而导致了三方面弊端:一是国家税收损失;二是受外汇管制,资金无法回流,而必须通过第三方,经"地下暗流"结汇,加大企业负担,给国家金融和外汇安全带来风险;三是出现商品质量问题时,消费者无法维权。试点的任务就是破解跨境电子商务通关难题,纳入监管,合理税赋。

2013年5月,河南保税物流中心公司经过与海关、国检、税务等多部门合作,共同研发的试点方案第一个获得海关总署批准,并于当年7月15日上线试运行。

被称为"郑州模式"的这一试点方案,着重于创设综合监管服务平台,将企业交易、海关、国检、税务监管申报、仓储及物流服务等全产业链整合在一个综合信息平台上。实现了电商企业一次申报,海关、国检和税务等部门信息共享,并联处理。经过两年多不断磨合,版本升级,监管服务运行效率不断提高,吸引了全国各地大批电商企业移师郑州开展跨境贸易。参与企业从最初的12家,到现在已超过1000家。

鉴于郑州试点方案设计专业性强,具可操作性;综合监管服务信息系统业务处理能力强,速度快;集聚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链完整,2014年5月,海关总署将"郑州模式"作为范本,在全国推广。

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截至2015年6月30日,郑州试点河南保税物流中心平台公司E贸易测试运行单量达到1560万单,货值14.04亿元,单量超过其它6个试点的总和;通关商品纳税额8400多万元,综合纳税率达6%,是其它6个试点总和的2倍。而仅3个月后的2015年9月28日,郑州试点平台进出口包裹行邮出区突破3千万包,达到30034431包,总货值达25.41亿元。

--大胆创新 实现国家、企业、消费者三方受益

"郑州模式"按照电商企业不同的经营方式主要设计了"集货"和"备货"两种通关模式。具有独创性、业务量最大、广受企业欢迎的是"备货模式"。

全球化妆品特卖电商平台,在美国纽约交易所挂牌上市的"聚美优品"是"备货模式"的受益者。目前平均每天交易量超过10万单,2015年交易额可达50亿元。"聚美优品"供应链经理楚念祖介绍,按照"备货模式","聚美优品"可以把热销商品提前整批从国外进口备货在郑州保税仓库;待消费者在网上购买后,在保税物流中心化整为零,以邮包经试点平台通关,快递给消费者,出关时缴纳行邮税。

作为"郑州模式"的首席设计师,具有多年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从业经历的河南保税物流中心公司总经理、郑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项目负责人徐平介绍,这一模式实现了国家、企业和消费者三方受益。国家层面实现了全程监管,行邮税应收尽收。目前郑州试点通关商品综合税率达到6%,而其他试点平均只有2%,有的仅1%;整进分出,可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和资金成本,综合成本比一般贸易模式可降低25%至30%;而消费者可在1至3天内快速得到网购商品,而且质量保障可追溯。 科学专业的设计方案和高速的信息化系统铸就了"郑州模式"强大的业务处理能力。目前,郑州试点的综合监管服务信息平台业务处理能力已达到每小时30万单,高峰值每日可实现通关500万单,达到"秒杀"水平,遥遥领先于其他试点。

目前,郑州试点致力打造的产业生态圈也初具形态。在郑州综合监管服务平台上,已经吸引集聚了650家境内外各类主体企业,而且136家企业已在郑州落地生根。其中既有淘宝、菜鸟等知名的综合电商平台,聚美优品、莎莎、网易、苏宁易购、小红书等专业电商平台及易恒、诺天源等大型电商企业;也有国际物流货代公司德国敦豪、香港高盛和国内终端配送快递企业中国邮政快递、中通、申通、圆通等;还吸引了支付宝、银联等22家国内外支付企业参与。交易流、物流、资金流三流合一,实现了全链条物流成本比沿海低1.6元,全国50小时派送的时效优势。

公司总部在上海的"小红书"是专门经营海外日用品的电商平台,舍近求远,今年3月底在郑州上线,销售量突飞猛进,已达到每天3万多单。该公司郑州负责人邸阿明说:"是`郑州模式`和产业生态圈帮助`小红书`实现了爆发式增长。"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耿明斋认为,作为中部地区,郑州在现代制造业基础和电子商务产业链集聚等方面与东部试点城市相比,原本并无优势。郑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能够脱颖而出,关键在于抓住了郑州物流通道的特色优势,创设了符合现代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业态特质的监管模式,实现了通关高效便利。

--新型业态倒逼政府部门重塑监管模式

"`郑州模式`是电子商务这一新型业态倒逼政府部门再造监管模式,重塑业务流程的结果。"河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办事处主任宗国俊认为。 试点过程中遇到的最突出问题是,一些外国食品、化妆品不符合我国相关质量标准,或者含有我国没有质量标准的成份。按照我国法律法规,这类商品是不允许进口的。但与以往不同的是,如今消费者是在网上主动购买国外质量标准的商品。在国家质监总局的支持下,河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勇于探索,先行先试,打破原有法规禁区,取消"经营许可证"限制,整合农业、商务、食药监等多个部门的监管政策,采取事前备案、事中抽查,事后追踪的监管模式,建立起全新的质量追踪系统。

宗国俊介绍,新的监管模式的核心是,规定由经销商承担商品质量第一责任。当发生质量安全问题时,由经销商承担预赔偿责任或无理由退货义务,由其再向生产厂家追溯;并且要求经销商必须明确告知消费者所购商品的质量信息。宗国俊说:"这就把住了消费安全保障关,试点两年多来没有发生质量安全问题。" "电子商务对海关原有监管模式的冲击同样前所未有。"郑州海关经济技术开发区办事处主任蓝磊说。

在海关业务大厅,记者没有看到企业报关员排队等待资料审核的景象,只有十几位海关工作人员在电脑前忙碌着,这与每天超过15万单的海量通关数字似乎不相符。

蓝磊解释,24小时无纸化作业,平均每秒钟就有两三件商品通过审核出关。与综合试点平台协同开发的信息化系统,会把企业及商品信息、订单及支付信息、仓储及物流信息等进行智能化自动比对通关。只有在自动比对出现误差时,才进行人工核对。这样一来,通关效率提高了40多倍。

"从前主要考虑`管得住`,现在还必须研究如何高效。"蓝磊介绍,为提高通关效率,两年多来,郑州海关修改优化作业流程几十次。比如最初的监管方案要求电商提供消费者身份信息,以确认交易的真实性,这就意味着消费者在上网购物时必须提交身份证复印件,这一要件将大多数电商挡在了申请通关的大门外。在与电商企业深度对接中发现,通过物流信息等比对,加上抽检,完全可以确认交易真实性。

"没有政府有关部门敢于担当,允许试错,主动改革创新的精神,试点推进寸步难行。"徐平介绍说,最初设计综合测试平台时,是海关、国检和保税物流中心各有一个监控平台,企业要分别向两个监管部门申报通关手续,每件商品查验通关需要半天甚至一天,这样的效率完全不行。后来经过共同研究,不断改进,建立了现在看到的海关、国检和物流保税中心"三合一"的通关平台,企业"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通关",每秒可通关20单。徐平说,创新的结果不仅效率飞速提升,而且省钱。建一个检测平台需要6500万元,三合一就省下了政府1.3亿投资,这个创新全国独一无二。

评论区

最新评论

最新新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