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全新的医学概念和医疗模式,"精准医疗"正在国内外医学界、产业界和投资界掀起热潮。随着医学前沿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大数据的应用,这种个体化的医疗方式使得未来"量体裁衣"诊疗成为可能,不仅将提高诊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还将推动重大新药创制,促进医疗水平和人口健康素质的双提升。 提高诊疗效益与效率是未来医疗的主流趋势。
"精准医疗"以基因大数据为核心,通过基因组、蛋白质组等组学技术和医学前沿技术,对疾病进行精细分类及精确诊断,从而实现个体化诊疗。相比此前"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基础研究,"精准医疗"更注重转化研究,直接让患者受益。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美国处于"精准医疗"的第一梯队。2011年美国医学界首次提出"精准医疗"概念,今年初奥巴马更是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提议在2016财年投入2.15亿美元推动"精准医疗"发展。 在我国,"精准医疗"尚处于入门阶段,不少企业已投入巨资提前布局,包括生产基因组测序仪器的企业、提供检测服务的企业、进行数据分析的企业、生物医药研发企业等。
市场调研公司BCC Research预计,未来几年全球基因组测序市场将保持20%以上的增速,到2018年达到约117亿美元的规模。 与此同时,国家政策也在逐渐放开。7月31日,国家卫计委发布《药物代谢酶和药物作用靶点基因检测技术指南(试行)》和《肿瘤个体化治疗检测技术指南(试行)》,被市场解读为政府为实质性开展基因检测及"精准医疗"开闸的信号。此前,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实施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包的通知》指出,支持建设30个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推动基因检测等先进健康技术普及惠民,引领重大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另外,在肿瘤等一些重大疾病的新药创制方面,国家也已开辟绿色通道,加快受理审批进度。
企业的投资热情加上政策环境的不断优化,正推动我国"精准医疗"产业进入"风口期",未来发展空间巨大。尤其是,随着个人全基因组测序成本从早期的30亿美元降至如今的1000美元,这种"高大上"的医疗模式不再"遥不可及"。 "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开发共享,同时提出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精准医疗"的发展基础和理念,恰恰契合了上述目标,是大数据技术与医学前沿技术的交叉融合,将为我国未来医疗服务增质提效开辟新路径。据报道,我国将在"十三五"期间启动一项"精准医疗"研发计划,在全国具备条件和优势区域的医院和社区内建设示范中心,推进研究成果转化。
"精准医疗"看上去很美,但分析人士指出,受基因数据获取能力、数据库规模和数据分析能力限制,目前市场上从事"精准医疗"相关业务的小企业依然居多,且在实验室操作规范、数据储存管理等方面也远未完善,如何加快技术的临床应用并实现产业化,是今后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另外,由于涉及个人基因信息,数据安全监管和道德伦理问题也要重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