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

淘汰落后产能背景下河南就业"稳中有进" 未来形势仍严峻

郑州
2015-11-17 11:05

已收藏


外需市场低迷,国内投资下滑,在需求不足和产能过剩的双重挤压下,中西部一些地区经济下行压力陡然增加。然而,在此背景下,河南就业形势仍呈现出了"稳中有进"的局面。但在"三期叠加"、不确定因素较多等影响下,河南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淘汰落后产能 调整工业结构

河南就业"稳中有进" 河南重工业和资源性工业比重较大,总体而言仍属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经济发展范畴,炼钢、煤炭、水泥、造纸、电解铝等多行业均存在产能过剩,正面临艰难转型。 2014年以来,在内外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河南煤炭、电解铝、尿素全行业亏损,化工、冶金、建材、轻纺、能源等五大传统支柱产业相对疲软。然而,河南就业形势却呈现稳中向好的局面。

数据显示,上半年河南全省城镇新增就业71.95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5.05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8.92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9%,低于4.5%的控制目标。 河南省人社厅认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第一,河南大力承接产业转移,规模不断扩大,且承接的项目以中低端制造业为主,大量吸纳劳动力就业,提高了就业的容量。 第二,河南调结构稳增长逐渐显现积极效应。巩义产业集聚区集中了多家铝加工企业,行业遭遇寒冬,区内企业积极探索转型升级途径,以高端化、终端化目标,强化延长产业链条,开创了企业的新局面。目前,该产业集聚区吸纳几乎所有当地居民就业,还吸纳了周边县区的2万人就业。 第三,河南服务业快速发展,提高了劳动力吸纳能力。近几年来,河南三产从业人员占比逐年加大,对于改善就业结构、扩大就业容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四,创业带动就业。随着简政放权、小微企业减税、工商登记制度等重点领域改革,以及一系列的创业扶持政策落地,河南创业活力迸发,个体私营经济和小微企业获得蓬勃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 河南省人社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上半年,全省新增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4.6亿元,帮助7.6万人实现创业,带动23.6万人就业;累计发放总量663.9亿元,连续多年居全国前列。 第五,一系列服务措施有力保障就业。为防止传统产业出现失业潮,相关部门通过发放稳岗补贴和企业在职员工培训补贴;通过全民技能振兴工程,提升劳动者的就业能力;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等措施,加大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帮扶,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就业形势更趋复杂严峻

"保就业"仍面临诸多挑战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杨盛道认为,今后一个时期,河南产业集聚区建设和承接产业转移步伐的进一步加快,以及改革红利的逐步释放,都将为稳定和扩大就业奠定坚实基础。但随着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就业形势也将更加复杂严峻,面临诸多挑战。 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将给就业工作带来更多变数。河南人社厅就业办主任李甄认为,今后一个时期,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宏观环境的变化必然对就业产生影响。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将给就业工作带来诸多矛盾和问题。 河南省全顺铜业有限公司2011年开始上马新生产线,斥资购买了世界一流的生产设备,但尚未完全投产,就遇到了铜加工行业的寒冬,加上企业资金链断裂,最终倒闭,300多名工人失业。 转型期就业创造能否有效弥补就业破坏的规模,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随着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传统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升级,部分企业关停、重组,将进一步挤压和破坏就业空间。 "如果将来真的不需要人工了,我就只能失业了。"46岁的郑州富士康职工赵小海对未来略有隐忧。郑州2010年引进的富士康项目,目前用工25万人左右,有效拉动了就业。但随着生产智能化发展,企业正在积极研制机器人来代替人工。 淘汰落后产能化带来的隐性失业显性化,将进一步加大规模性失业风险。中原发展研究院院长耿明斋说,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经济运行中产能过剩、信贷增速、房地产调整等问题愈发凸显,有可能波及就业领域,造成结构性失业、群体性失业风险加剧。 2014年,由于国内煤炭需求疲软,供应过剩,河南共生产原煤13521.31万吨,同比下降11.8%,导致企业以减产减少煤价下跌导致的亏损。 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旗下的多家煤矿限产甚至停工。新乡赵固二矿矿工刘国庆说,限产以后,工人收入出现下滑,有能力的工人纷纷离职,但50岁以上的工人却因为无法找到更好的工作,只能苦苦等待,"说不定哪天就得回家了"。 发达地区经济转型进程加快,将给河南农民工就业增加更大难度。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河南仍有1100多万农民工在省外就业,且流向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河南省人社厅农民工工作处处长吕志华认为,随着该地区进入经济转型的发力期,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产业已陆续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就业容量呈现逐年下降态势,而河南就业容量依然十分有限,农民工转移就业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

高校毕业生就业仍然面临困难。近年来,河南应届高校毕业生人数保持在50万左右。耿明斋说,高校毕业生总量大,为转型升级储备了大量人才,但当前河南产业转型升级创造高端岗位的速度远低于毕业生数量的增速,适合毕业生的岗位仍然不足,两者存在一定错位。再加上部分高校专业设置、培养模式与企业需求脱节,导致部分大学生就业难这一"转型中的烦恼"仍将持续。 创业激情仍未被点燃。李甄说,尽管社会和相关部门出台许多政策引导大众创业,但从数字上看,河南的创业比例仍然较低。河南大学生创业占比不到1%,低于上海的4%、浙江的3%和全国平均水平的1.5%。虽然这与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氛围有关,但与扶持创业的政策落实不到位也有较大关联。

--保就业还需打出经济组合拳 扎实提高就业服务水平

面对就业挑战,一些干部和专家认为,解决就业问题还需从经济发展入手,针对河南的具体情况,未来应打出一套经济组合拳。 耿明斋认为,河南经济的现状是城镇化和工业化水平太低。截至2013年底,河南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仅为44%左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未来一段时间,河南要继续以产业集聚区发展为抓手,大力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以产兴城,依城促产,通过产业发展提供更多就业岗位。通过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定居,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相互促进、良性互动、融合发展。 原河南省社科院院长喻新安认为,目前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仅为46.1%,与发达国家74%的平均水平相距甚远,与中等收入国家53%的平均水平也有较大差距。而河南该项指标落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国际经验表明,三产的就业带动效率高出二产20%-30%左右。因此,大力发展服务业,尤其是发挥河南的区位优势,大力推进物流、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的服务业发展,将有力拉动就业。 专家认为,做好"保就业"这一长久课题,除了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之外,还需扎实提高社会的就业服务水平。具体来说,应大力推进全民技能振兴,切实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一方面要加强高端岗位创造,积极改善用工需求,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优化人力资源供给;还应完善扶持政策,积极引导、扎实帮扶、推动大众创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针对就业困难群体,也需相关部门做好托底保障。
相关新闻
评论区

最新评论

最新新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