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 > 消费品

中国本土手机品牌崛起进程迈入"攻坚期"

深圳
2016-07-27 09:06

已收藏

在经历了近两年的持续扩张后,越来越多市场迹象显示,中国本土手机产业的崛起进程正在进入"攻坚期"。这意味着在整体出货量增速显著放缓、竞争持续加剧的情况下,中国本土手机品牌的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同时相关企业也会进一步加强对海外市场的拓展力度。

在26日举行的半年业绩发布会上,华为消费者业务部CEO余承东说,目前中国国内本土手机品牌企业超过100家,预计未来一到两年内,绝大部分品牌将彻底退出市场,而能否具有全球创新资源的利用能力和承受严峻的专利保护环境,将成为中国手机企业必须迈过的"门槛"。 "从产品研发、渠道策略到品牌塑造,企业都面临着全新挑战。展望未来,中国市场也会像国际市场一样,形成少数品牌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他说。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消费市场,也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生产地。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最新发布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国内手机市场的出货量达到2.54亿部,上市新机型则超过760款,仍然保持了较为旺盛的活力;与此同时,仅深圳一地就出口智能手机超过2.1亿部,比去年同期增加9.5%。 然而,中国本土手机产业竞争趋于白热化、品牌分化加剧也是不争的事实。

26日当天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华为终端出货量达到6056万台,同比增长25%,销售额达到77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与此同时,另一家企业却发布盈利预警公告,预计2016年中期业绩将亏损约合人民币17.7亿元,销量减少近40%。 "市场已经逼近饱和,产品需求和消费偏好的变化意味着技术研发门槛大幅提升、软硬件配套条件日益苛刻、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渠道建设,不要说一些小企业无法应对,就是一些大品牌也未必能够轻松过关。"普华永道内地及香港科技、媒体及通信行业主管合伙人周伟然说。

一些业界人士认为,在过去的半年中,互联网刺激效应的减退、投资巨大的线下体验消费兴起是带动中国本土手机品牌面临转型考验的主要因素之一。来自中国互联网研究中心的调研结果显示,中国新增网购用户的增长率将从2014年的19.7%下降到2017年的6.05%,网购人口红利的下降,使互联网手机线上销售陷入瓶颈。与此同时,OPPO、vivo等一批珠三角手机企业却借助长期积累的线下渠道成功挤入第一梯队。

"在华为追赶全球巨头的进程中,国内市场超过11000家门面店、全球市场超过35000家的门面店起到了重要作用,未来五年我们计划在全球100多个国家的重要城市打造5公里范围内的线下服务覆盖。"余承东说。 此外,日益严峻的专利诉讼也正在成为中国本土手机产业正在经历的新考验。今年上半年,"华为与三星专利互讼""高通起诉魅族"等案都吸引了海内外市场的广泛关注。 一些业界人士认为,联系到去年一些中国本土手机企业也在海外市场遭遇专利诉讼,可以认为未来一个时期围绕专利而形成的"法律战"仍将不断出现,缺乏基于专利许可和交叉授权形成的良好生态,不少中国本土手机企业将难以稳定运营,而充分运用此前积累形成的专利优势又将成为另一些中国企业的竞争"新利器"。

"事实上,在通信和移动终端领域,专利较少的企业向专利较多的企业缴纳许可费用是国际常态,我们将在全球市场上继续采取法律措施保护专利和企业的合法利益。"余承东说。

展望未来,中国本土手机品牌的"攻坚战"进程也会对全球市场形成外溢效应。

周伟然说,在转型过程中,中国企业势必会加大对全球创新资源的利用力度,同时也会改变渠道建设策略,加强对海外市场的营销与拓展,从而使得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格局发生进一步的改变。 余承东说,作为全球近年来增长最为迅猛的智能终端供应商,华为对赢取"攻坚战"胜利具有充分信心。在全球市场份额从去年底的9.9%上升到今年6月底的11.4%之后,预计华为有望在一到两年内实现13%至15%的全球市场占比,从而稳居全球手机品牌前两名的位置。 "我们正在和徕卡、奥迪、奔驰等全球顶尖品牌展开合作,同时加大对物联网、虚拟现实、智能穿戴设备等时下热点科技方向的投入力度。今年上半年,华为海外市场销售增幅达到中国国内市场销售增幅的1.6倍,我们对全年预定的280亿美元销售目标充满信心。"他说。

相关新闻
评论区

最新评论

最新新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