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 > 消费品

农业供给侧改革明年加速推进 或成“一号文件”主线

中国证券网
2016-12-13 09:05

已收藏


多位业内专家获悉,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领域,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加速推进,这也将成为近期将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明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线。而作为推动农业供给结构转型的最重要的工具,明年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方向已经露出端倪。

综合经济参考报等媒体消息,在我国自2004年全面放开粮食市场的同时,中央提出了价格调控的主要手段,对稻谷和小麦两大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制度。国家委托符合一定资质条件的粮食企业,按国家确定的最低收购价收购农民的粮食。之后,政府扩大了价格调控的农产品种类,玉米也被纳入框内,临时收储收购政策应时而生。在“托市”政策的支撑下,2011年下半年以来国内粮价持续上涨,逐步超过进口粮价,产生愈发严重的倒挂趋势,极大刺激了粮食进口数量的快速增长。在多重压力下,2014年中央决定开始探索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的改革。

实际上,近期发布的《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粮食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和《全国农村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均对未来五年的农业价格改革作出了具体安排。专家表示,根据我国已明确的中长期规划,主要农产品中的水稻和小麦将继续执行最低收购价政策,未来五年内这两大品种的价格形成还难以与政府补贴“脱钩”,明年农业价改的“硬仗”可能还将集中在玉米和大豆两个品种之上。

由于我国前几年都一直在执行玉米临时收储政策,抬高了国内玉米价格。但国际市场上玉米接连丰产,价格不断走低,直接导致国内外玉米价格差距越来越大。与此同时高库存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目前临储玉米总库存超过了2.7亿吨。即便2016-2017年度我国玉米产量为零,国储库存里的玉米也能够满足我国一年的玉米消费量。这也是我国粮食供求结构性矛盾最突出的一个领域。

于是,2016年国家在内蒙古和东北三省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将以往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国家发改委经贸司副司长刘小南表示,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玉米价格由市场形成,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调节生产和需求,生产者随行就市出售玉米,各类市场主体自主入市收购;另一方面,建立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给予一定财政补贴,中央财政补贴资金拨付到省区,由地方政府统筹补贴资金兑付给生产者,以保持优势产区玉米种植收益基本稳定。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告诉记者,现在看来,明年玉米价格也要继续放开,执行价补分离的改革政策,这也意味着实施了长达8年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完全退出历史舞台,这将成为中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

正如李国祥所言,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是我国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场硬仗。目前,在稻麦口粮生产保持稳定的同时,库存压力大的玉米要调减3000万亩以上,市场紧缺的大豆面积要增加900万亩以上。也就是说,玉米在执行价格改革的同时,大豆的价格改革也需要同时推进。

我国从2014年开始取消东北大豆临储政策,试点大豆目标价格改革。大豆价格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当市场价低于目标价时,根据价差和种植面积给予种豆农民补贴。有关政府部门今年多次针对这项改革工作进行了调研,但明年是否要继续执行这项改革措施却引发了市场争议。在一些专家看来,这项试点基本上是不成功的。

在吉林省部分产区采访发现,大豆价格启动改革这两年,由于“随行就市”持续走低。去年,敦化、蛟河等地每公顷玉米纯收入已是大豆的1.5倍以上,导致大豆种植面积“断崖式”下降。不少农民直言,目前种植大豆与玉米的收益仍相差悬殊,农民种地就图个效益,种植大豆没有吸引力。敦化新立瑞丰家庭农场“场主”张朋波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去年每公顷大豆产量4500斤,市场价1.8元/斤,目标价格补贴约0.2元/斤,总收入9000元,扣掉种植成本4000多元和租地成本4000元,实际收益1000元左右。而一公顷玉米能收入1.2万元左右,而成本仅高出1000多元,纯收入将近3000元。”

但也有专家认为,现在就判定目标价格试点是一个无效的改革尝试有点言之过早。东北某大豆协会负责人表示,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大豆目标价格能在随行就市的前提下,有效抵御国际市场的低价冲击,而且这个制度是个不干涉市场的绿箱政策,它才实施两年,还看不出这是一次失败的尝试。他表示,现在也没有更好的替代手段,因此如果有关部门需要讨论明年是否取消目标价格试点时,需要更加慎重。

在当前大互联时代下,从国内外农业发展的趋势来看,未来农业发展的路线逐渐清晰,各个细分领域也迎来机遇。随着一号文件渐行渐近,业内人士分析,明年农业细分领域机会主要集中在种业粮食、农垦、土地流转、农业现代化等四方面。

【四大发展方向】

>> 种业(粮食安全)


人均消费能力的大幅提升将带来消费升级,消费结构和消费品质的巨大变化,对上游的养殖业和种业将产生重大影响。粮食作物向高蛋白动物转变,粮食的总需求量不会下降,但是需求结构发生变化,对饲料、经济作物等需求增加。生产结构向资本、技术更密集的作物转变。绿色有机农业比重会逐渐增加,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将迎来发展机遇,食品安全方面更受市场关注。

另外,粮价改革也可能推进,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原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陈锡文重申了粮食价格改革的观点。他认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一举,就是必须让市场在制定价格或者价格形成过程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陈锡文说,需要进一步完善中国农业补贴制度,让市场决定粮食价格,政府补贴不要直接提高粮食市场价格,而应该把粮食的市场价格和补贴分开。

相关公司:丰乐种业、敦煌种业、隆平高科

>> 农垦

农业部6月印发《深化农垦改革专项试点工作方案》。随着后续配套政策的逐步落实,农垦体系企业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规模化经营带来的土地价值提升,资产注入带来的证券化率提升。

券商研报认为,在中央和地方一系列政策强力推动下,农垦系上市公司发展速度或超预期。

相关公司:北大荒、海南橡胶

>> 土地流转


政策一直稳步推进,按照此前规划,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等“三块地”改革等土地确权工作将于2017年底完成。

相关公司:北大荒、象屿股份

>> 农业现代化


智慧农业即农业互联网,随着该时代的到来,农业大数据发展迎来历史机遇。首先农村互联网基础设置逐渐完善。随着互联网设施成本的降低,农村互联网应用加速。3G、4G的普及,无线网络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价格持续走低,帮助农民直接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

其次,在“互联网+”行动计划中,农业是重点。商务部给出的《“互联网+流动”行动计划》,首条任务便是推进电子商务进军农村。

第三,农业互联网空间大,农企纷纷主动转型。目前国内涉及农业互联网企业主要有农产品销售渠道变革型、产业链大数据型、专业合作社服务商、数据挖掘型等7大类型。

相关公司:大北农、新希望
评论区

最新评论

最新新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