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芦秀琴,她正坐在宁夏银川市图书馆靠窗一角,安静地翻着《关中皮影》。退休十多年,她是这里的常客,每次来还书都要逗留一小会儿,迫不及待翻两页新借的书。
"我每天除了看电视新闻,都在书里`泡`着,秦汉隋唐、宋元明清的历朝传记我都看过。最近我迷上了戏曲,就借了这本书。现在条件好,想看什么书都有。"老人笑着说。
芦秀琴今年70岁,与新中国同龄。受父亲影响,她从小就爱读书,但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图书馆、书店很少,市面上流行的儿童读物也只有小人书。为了租看小人书,她最盼的就是过年收压岁钱。
"那时候一年的收入也就那两毛钱的压岁钱,租一本书要花两分钱,我根本舍不得买零食,看书还要`省`着看,不能为过书瘾把钱一下`看`完了。"她说。
到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给中国经济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学领域也不例外,书籍资源相对丰富了很多。莫泊桑、大仲马等外国作家的中文译著开始进驻书店,街头也出现了租售金庸、琼瑶等作家小说的书摊。
"那时候男的看金庸、女的看琼瑶,还有不少人喜欢文摘这样的`心灵鸡汤`,从里面的人物故事和生活哲理中寻找人生方向。""70后"赵忠梅回忆说。
当时中国家庭普遍孩子多,父母要养家糊口,花钱买书是种奢侈。但赵忠梅和同龄人总能通过从图书馆、书店借,低价从书摊租等方式享受读书乐趣。
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如今已过不惑之年的赵忠梅感叹:"现在书多、看书场所多、氛围好,对读书爱好者来说是个幸福的时代。"
自2014年起,"全民阅读"连续六次被写入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全社会都在提倡"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理念。国家在打造"书香中国",各地也积极创建"书香城市",以银川市为例,除传统的图书馆、书店外,"流动"图书馆、"阅读岛"和书茶社等各类文艺书屋受到书客欢迎。
当然,"70后"也有不适应的地方,比如电子阅读,而这恰恰是伴随着互联网和手机成长的"80后""90后"最喜欢的阅读方式。在坐公交、挤地铁,甚至等人的碎片时间,他们都能利用随身携带的手机、Kindle等电子阅读工具"充电",方便快捷。
"70后"张学霞认为电子书伤眼睛、信息杂,只允许10岁女儿张昕翊读纸质书。家里书架上有四五百本书,儿童文学和科普类书籍占到一半。
在"00后"张昕翊看来,黑白小人书只是爷爷、父亲口中遥远的故事,她的印象里只有各种各样好看的绘本、图画书,从不缺书。
"现在家庭条件好了,孩子也少,零食、玩具方面不能惯着孩子,但对买书一定是有求必应,我就想让孩子知道在知识上,她是富有的。"张学霞说。
张昕翊现在每天至少阅读一小时,逢周末和节假日还自己去家门口的新华书店看书。
"读书很有意思,周末书店从三楼到一楼全是人,我每次吃完午饭就去,不然只能坐在楼梯上看了。"她说。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