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 > 消费品

中外企业角逐中国冰雪市场

北京
2019-10-21 15:17

已收藏

新华社北京10月21日电题:中外企业角逐中国冰雪业市场

新华社记者罗鑫、林德韧

在VR模拟滑雪机上体验阿尔卑斯山脉的滑雪、在移动雪屋里尽情感受戏雪的乐趣……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脚步的临近,中国冰雪产业迎来巨大发展契机。

2019国际冬季运动(北京)博览会10月17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600余家海内外参展商带来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共同竞逐中国巨大的冰雪市场。

冬博会发布的《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冰雪产业规模到2025年将达到1万亿元。而"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愿景,正在中国人逐渐高涨的运动热情中逐步走向现实。

在展区现场,一款全自动造雪机吸引不少人驻足观看。"这款造雪机造雪量达到每小时110立方米,全自动技术使运营所需人工成本大幅减少,各项指标与国外同类型造雪机相匹敌。"北京卡宾滑雪体育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于洋说。

"中国冰雪产业市场巨大,但过去雪场设备大多依赖进口,运营成本相当高。我们加大独立自主研发力度,降低成本,让更多中国人能负担得起冰雪运动。"于洋说,"经过20多年发展,我们为中国约半数雪场提供了设计、建设、管理、运营等服务,企业的壮大正是源自扩张的消费需求。"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体育总局等九部门今年6月联合发布的《冰雪装备器材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提出,到2022年中国冰雪装备器材产业年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年均增速在20%以上,开发一批物美质优的大众冰雪装备器材和北京冬奥会亟需装备,初步形成具备高质量发展基础的冰雪装备器材产业体系。

《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18-2019年度,国内滑雪人次达2345万人次,相比2017-2018年度滑雪人次的1930万,增长幅度达21.5%。

国际滑联主席扬·迪克玛说,中国提出三亿人上冰雪是一种雄心壮志,即将到来的冬奥会将为中国发展冰雪运动提供巨大契机。这次博览会提供了大量信息和技术交换的平台,将为中国实现这一雄心壮志提供难得的机遇。

在冬博会现场,相比往年,多了一些南方企业的身影。随着冰雪运动"南展东扩西移",越来越多南方企业嗅到商机。

广州市德鑫运动用品有限公司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过去公司只生产普通眼镜,随着近来广州室内雪场的建立,越来越多市民对雪镜产生需求。"十年前我们生产的雪镜大多是出口,现在已有三成转为国内销售,并且国内订单持续增长。刚刚我们与浙江一家雪场签订了供货合作意向。"

"芬兰童装品牌瑞衣玛7年前在北京开办了第一家直营店,近年来已在西安、济南等城市开办了30家。越来越多小朋友参与到冰雪运动中,他们有的还赴国外参加冰雪运动冬令营,而一套保暖防水的滑雪服成为最佳选择。"瑞衣玛贸易(北京)有限公司销售经理潘麒廷说。

今年冬博会上,中外深化国际交流合作的趋势愈发明显,环保、可持续成为冬季运动产品的一大亮点。

在展会现场,一种可以抗零下40摄氏度低温的环保厕所吸引一些参展商前来咨询。"我们与法国一家公司合作,将环保厕所的技术引入中国,并针对当地人需求对厕所进行改装,更符合中国消费者需求。"中渔科尼(北京)休闲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项目总监孙欣说。

"体育可以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示范,我们可以与中国携手打造绿色奥运。"芬兰奥委会首席执行官米科·萨洛宁说,"中芬企业间可以就绿色环保的冰雪运动产品开发与生产加强合作。"

芬兰单板协会销售经理雅科阿罗在冬博会现场发布的"孩子们在雪板上"项目吸引不少市民围观。"我希望介绍这个项目到中国的学校,它有趣而安全,让孩子们在室内借助器械就能得到锻炼。"

今年是中芬冬季运动年。芬兰凯萨卡里奥体育学院此前已与北京东城区的20多所学校建立合作,推广旱地冰球运动。

相关机构预测,中国冰雪产业将有十年高速增长期,并将在2022年冬奥会前后迎来增长巅峰期。在2030年后,中国滑雪产业进入成熟期,届时有望成为全球最大滑雪市场。
评论区

最新评论

最新新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