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 > 能源

中国"气大庆"加快建设力保冬供

新华社,成都
2021-11-26 15:02

已收藏



新华社成都11月26日电题:中国"气大庆"加快建设力保冬供

新华社记者惠小勇、杨迪、张桂林

未来,四川盆地将打造中国"气大庆",建设天然气千亿立方米产能基地。这项任务写入了上个月公布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

"气大庆"意为油气当量相当于大庆油田高产稳产时期的年产油量,约5000万吨。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松辽盆地的大庆油田于1959年首次发现,让中国甩掉了"贫油国"帽子,有力支持了新中国的工业建设。60多年过去,大庆油田仍是中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之一。

在天然气领域,四川盆地也有着同样的重要性。去年,四川、重庆两省市的天然气产量达562亿立方米,约占全国天然气产量的29%。按1255立方米天然气折算1吨原油计算,实现"气大庆"目标意味着盆地内的天然气产量达到630亿立方米,这一目标有望在2025年实现。天然气千亿立方米产能基地预计2035年建成。

中国两大油气企业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在中国西南地区四川盆地的天然气产量近期均达到历史新高。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以下简称"西南油气田")近两周的日均工业产气量达到了1.07亿立方米。作为盆地内最大的天然气勘探开发企业,西南油气田今年的天然气产量迈过300亿立方米大关比去年提早了33天,预计全年产量将突破353亿立方米。

另一家企业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南石油局")22日也宣布,该公司的日产气量增至0.24亿立方米。今年以来,西南石油局新建天然气产能12.4亿立方米,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9.4%,超过了70亿立方米。

这些天然气除了满足盆地内四川、重庆等地的居民生活和工业生产用气外,还将输送到京津冀地区和长江沿岸地区,守护万家温暖。

今年,国际天然气价格持续走高,国内供暖季天然气总体呈紧平衡态势。中国持续加大勘探开发力度,提升国内天然气产量。以四川省、重庆市为主的四川盆地,成为中国天然气增储上产的"主力军",产能建设不断提速。

四川盆地利用天然气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从1958年起,这里建立起中国第一个天然气工业基地,并成为中国天然气版图中的重要一极。

"2004年,公司建成中国首个百亿立方米气区,历时46年;2017年产量跨越200亿立方米,历时13年;2020年建成300亿立方米大气区,仅用了3年。"西南油气田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张道伟说,"十三五"时期公司高效探明了2个万亿立方米特大型气区,高水平建成了3个百亿立方米大气田,产量连续5年创新高。

"十三五"时期,四川盆地内的涪陵、长宁、威远、威荣、太阳等页岩气田新增探明地质储量均超过千亿立方米。尤其是深层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新突破,进一步夯实页岩气增储上产的资源基础。

中国页岩气产业尽管起步较晚,但通过十来年的摸索,已在3500米以浅实现了页岩气规模效益开发。去年,中国页岩气产量已突破200亿立方米,产量主要来自四川盆地及周缘。其中,中国石油川南页岩气年产量达116.1亿立方米,成为中国最大的页岩气生产基地。

今年9月2日、10月8日,中国石油川南页岩气、中国石化涪陵页岩气田的累计产量相继突破400亿立方米。据测算,这相当于替代燃煤约1.6亿吨,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600万吨,相当于植树8.8亿棵,绿色低碳效应显著。

"`双碳`目标下,清洁能源需求大幅增长。天然气作为目前最现实的、可持续稳定供应的清洁能源,在能源行业中的重要性愈加凸显。"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副总裁李鹭光在此前的第五届成都天然气论坛上说,深层页岩气作为未来天然气上产的重要领域,需要各方持续推进联合科技攻关,实现高效勘探和效益开发。

国家能源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自然资源部等部门联合发布的《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2021)》预测,2025年中国天然气消费规模将达到4300亿至4500亿立方米,2030年达到5500亿至6000亿立方米。(参与采写:周凯)
评论区

最新评论

最新新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