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 > 金融

机构:信贷质押再贷款可平稳利率

中国证券网
2015-10-13 10:06

已收藏

部分市场人士将央行拟扩大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范围视为中国式量宽的观点引发市场高度关注,不过这一观点昨日迅速被多个机构驳斥,且认为当前的核心矛盾是有效信贷需求偏弱而非银行可贷资金不足,而鉴于再贷款利率通常低于理财资金成本,试点扩围的效用之一或是引导利率下行。

10月10日,央行发布消息称,在前期山东、广东开展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形成可复制经验的基础上,决定在上海、天津、辽宁、江苏、湖北、四川、陕西、北京、重庆等9省(市)推广试点。

随即一篇标题为“重磅突发:七万亿来了,中国式量化宽松来啦!”的针对性分析性文章在朋友圈迅速传播。 国金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马鲲鹏随即发布点评予以驳斥,认为央行推广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即不等于7万亿强刺激,不等于QE,更不等于解决坏账问题,其理由有三点:

第一,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的主动权在商业银行而非央行,当前的核心矛盾是有效信贷需求偏弱而非银行可贷资金不足,银行把存量信贷资金质押给央行、释放额度再进行信贷投放的动力并不强。

第二,QE是美联储直接购买商业银行表内的次贷相关资产、缓释银行有毒资产压力,而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是商业银行主动以信贷资产向央行质押获取资金,两者在方向、因果关系上截然相反。

第三,可供质押的信贷资产是优质资产而非不良贷款,此举与解决银行坏账问题没有关系。2014年,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在山东和广东试点,至2014年底,山东发放9单、广东发放3单。

民生证券固收负责人李奇霖也提到QE的三大特点,即央行的主动性、资金期限永久性和资金成本几乎为0,这三项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均不满足,且认为目前中国并没实施QE的必要,当前中国经济虽有下行压力,但并未发生不可控风险,传统货币工具也未用尽,并不会急于走入量宽。

与马鲲鹏观点一致的是,李奇霖也强调,当前制约银行信用投放的并非存贷比,真正制约银行信贷投放的是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和银行风险偏好不强,信贷投放意愿减弱。中金所研究院首席宏观研究员赵庆明观点类似,认为当前银行基本上不缺钱,缺的是合格的信贷需求,扩大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没有大意义,降息更有意义。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是着眼中长期的机制建设,是盘活存量之举,是创新性的基础货币投放新渠道(尽管主动权不在央行手里),同时,也为未来财政刺激加码背景下商业银行潜在的额度压力先进行制度性松绑。

不过,尽管当前银行有效信贷需求不足,但有银行人士认为,商业银行对于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仍会有需求,因为再贷款利率低于银行理财资金成本,或能引导利率下行。

在谈及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的政策意图时,李奇霖也提到,在811汇改之后,央行通过逆回购、SLF、MLF、双降、存款准备金考核方式转变以及信贷质押再贷款等措施对冲外汇占款,平稳市场资金利率的政策意图是真的。
 
相关新闻
评论区

最新评论

最新新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