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仍在持续恶化。银监会日前发布的2015年第四季度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商业银行业全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升至12744亿元,较2014年底大增51.2%;不良贷款率1.67%,较2014年底上升0.42个百分点,较2015年三季末上升0.08个百分点,这已经是该数据连续第10个季度环比上升。
业内人士预期,银行不良贷款上升仍未见顶,银行资产质量将持续承压。在这样的背景下,几乎所有的银行已经主动调整信贷结构,压缩过剩产能行业贷款,并实行严格的名单制,严控高风险行业的新增贷款。针对存量的不良贷款,银行目前也在传统的方式之外探索新的化解方式,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热度正在升温。
预期 资产质量改善之路漫长
普华永道中国金融机构服务部合伙人朱宇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15年底不良贷款率达到1.67%,如果考虑到银行这两年不良资产的核销力度进一步加大,将核销的不良资产都还原的话,不良贷款率可能已经超过2%了。不过,他也表示,从全球范围来看,1.67%的静态水平属于银行业可以承受的不良率水平。
联讯证券研究总监付立春表示,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自2011年9月(4078亿元)以来不断上升,2015年12月已达到12744亿元,目前这种趋势还在继续。虽然贷款不断增长,银行也加大了不良贷款的核销,但与不良余额相对应,不良贷款率也在继续增长:2013年底不良率为1%,2014年底为1.25%,2015年底达到1.67%。
“2016年初迅猛的贷款增长一定程度上会稀释不良贷款率,但不良率上升的长期趋势没有改变。目前对公贷款面临着全面风险,不论是对国企还是对民企,不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不论是传统行业还是新兴行业。银行的风控能力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付立春说。
朱宇称,分银行来看,中型银行不良贷款的上升速度快,但是绝对数量还是大型银行的不良贷款规模更大。不少小型银行因为资产规模增长较快,可以推迟或者说稀释其不良率的形成,但是中小银行的抗风险能力整体而言还是比较弱。
银行资产持续承压已经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不少银行体系内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并未明显感觉到资产质量已经见底,预计“一年半载”都很难好转。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此前发布的《2016年中国商业银行运行展望》称,2016年经济增速放缓趋势未变,对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形成持续性压力,预计2016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为2%至2.2%。朱宇也表示,银行的资产质量还会进一步恶化,2016年不良贷款的增长速度有可能比2015年还要再快点。
调整 严控产能过剩行业新增贷款
朱宇表示,就其观察,从区域来讲,过去东南沿海如江浙一带是不良贷款的重灾区,而从去年开始,不良爆发的地区进一步蔓延至山东、福建以及一些内陆省份。从不良贷款集中分布的行业来看,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产生的不良资产较多,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采掘业和矿产行业也变得不太好。
交行报告也指出,小微企业、产能过剩行业、三四线城市房地产贷款和部分类信贷业务风险走势,仍是决定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状况的重要因素。
在上述背景下,同时在国家“去产能”的政策导向下,银行出于控制新增贷款质量的考虑,一直在主动做出信贷结构的调整,并压缩过剩产能行业贷款。《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多家商业银行人士获悉,对于钢铁、煤炭、造船等过剩产能行业的授信,几乎所有银行都严格限制准入。
今年年初,某股份制银行总行层面发布通知,包括钢铁、常用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造船、航运、煤炭、炼焦、煤化工、光伏制造、工程机械、纺织化纤、造纸、基础化工、化肥生产、钢贸、煤炭、常用金属矿采选等19个行业和建筑施工行业中的四个高风险子行业(房屋建筑业、工矿工程建筑业、建筑装饰业、建筑安装业)被列为压缩退出的行业范围。
实际上,在近几年经济进入下行周期之后,银行对过剩产能行业就一直较为警惕。一位股份制商业银行西部地区某分行人士告诉记者,其所在银行一直对产能过剩行业实行行业名单制管理,过剩行业原则上不予新增授信,且逐步压缩存量。
不过,银行对于过剩产能行业的授信策略也是“有保有压”。中国人民银行等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见》指出,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坚持区别对待、有扶有控原则,对钢铁、有色、建材、船舶、煤炭等行业中产品有竞争力、有市场、有效益的优质企业继续给予信贷支持,帮助有前景的企业渡过难关。支持工业企业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未取得合法手续的新增产能建设项目,一律不得给予授信;对长期亏损、失去清偿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僵尸企业”,或环保、安全生产不达标且整改无望的企业及落后产能,坚决压缩退出相关贷款。
“这种有保有压的信贷结构调整会持续下去。”上述股份制商业银行西部地区某分行人士表示。
化解 银行探索减少存量不良新途径
尽管在新增贷款方面,银行已经在主动收缩一些风险较高行业的贷款,但存量不良贷款仍在持续暴露。银行在做好“过冬”准备的同时,也在尝试采用多种方式化解不良。
据朱宇介绍,传统不良贷款的化解一般有三个途径:一是清收,由于经济下行导致抵押物变现难度加大,清收的难度在上升;二是处置,如打包出售给资产管理公司,但资产管理公司可以消化的不良资产的空间正在下降;三是核销,在过去两年,财政部出台了相对比较宽松的政策来鼓励银行来进行核销,不过银行核销仍需遵从一些监管规定。“这三种方式整体上还是会受到外部条件的限制。”他说,不论哪种方式,化解不良资产的难度从目前来看仍然不小。
在传统方式之外,不良资产证券化也进入不少银行的视野。朱宇表示,不良资产证券化在国外是一种成熟的方式,在中国也应该推广,其实质是增加债权类资产的流动性。“我在工作中看到一些金融机构对此很有兴趣,并在进行探索的过程。”他说。
关于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见》也指出,在审慎稳妥的前提下,选择少数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探索开展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据《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已经有一家国有大行酝酿发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不过鉴于目前在具体的技术、法律等环节上仍存在一些障碍,预计产品真正发行仍待时日。
朱宇也表示,不良资产证券化推进的过程并不容易。证券化的过程中将有多个市场主体参与,如银行、投资人以及参与证券化的中介机构、充当通道角色的机构等,每个主体对于市场的理解和预期是不同的,因此在推进的过程中,交易的复杂度将更高。“方向是好的,但是过程会比较缓慢。”他说。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