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 > 金融

监管拉紧合规红线 券商智能投顾遭遇现场检查

中国证券网
2017-05-04 09:32

已收藏

证券时报记者获悉,近日监管层正以现场调研为名,对涉及智能投顾业务的券商进行检查。调研的对象包括海通证券、广发证券、长江证券、平安证券等券商,重点检查“智能投顾”涉及的业务是否合规,同时为“信息系统建设投入”新增纳入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评级做准备。

有业内高管对记者表示,目前,券商开展的“智能投顾”尚属初级阶段,未来至少还有三大普遍存在的难题需要突破。首先,智能投顾需视监管政策而定,比如投资者跟随智能投顾直接下单投资是不被允许的;其次,技术上还停留在传统量化交易平台的水平,只是把原来面对大客户的算法包装成一种服务指令;还有,券商的数据样本不够,不仅广度受限,也缺乏想象力。

监管层正现场调研

记者获悉,近日监管层正在对一些券商进行现场检查,这次重点挑选的是开展智能投顾的代表性券商,如海通证券、广发证券、长江证券、平安证券等。

人工智能(AI)技术在证券领域的应用,最初体现为智能投顾的形式,这也是近年来券商在引流开户的基础上,完善APP寻求差异化竞争的又一突破口。

据一家上市券商有关负责人透露,监管层此次以调研为名的现场检查,可能有两个考虑。其一是为当前火热的智能投顾把把脉,对涉及开户业务、智能选股等的合规性进行盘查;其二是为“信息系统建设投入”新增纳入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评级做准备。

比如广发证券贝塔牛,最初实现的是机器人在交易日盘前推送初始化建仓建议,并在运行过程中持续推送买卖建议。值得注意的是,贝塔牛有几项功能是未开通的,比如“一键跟单”、“委托查询”。这些功能涉及“代客理财”,监管政策尚未允许。

此外,距离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新规实施只有两个月时间,券商也在逐步完善APP功能和设置,以满足新规要求。

近几年,券商受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的影响,加大了对信息系统建设的投入,不过普遍都是通过与第三方合作的模式。如今人工智能兴起,监管层对信息系统安全和投入更加重视。

今年证监会关于《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征求意见稿)》中,新增七大加分指标,其中包括“信息系统建设投入”。证券公司新业务市场竞争力指标、信息系统建设投入金额位于前5名、前10名、前20名的,分别加2分、1分、0.5分。

未来三大难题待解

安信证券副总裁李勇表示,随着技术的进步,过去工业时代是技术对体力的一般性替代,未来是人工智能对脑力的替代,但人工智能和脑力这两者的共生关系刚刚开始,目前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也还是初级阶段。

前不久,长江证券推出的国内首个券商智能财富管理系统——券商版“阿凡达”iVatarGo。这是一个将人工智能应用于投资者服务领域的典型产物,通过大规模的交易行为数据运算和分析,给投资者画像,再给出与之匹配的投资建议。

记者获悉,目前长江证券超过80%的用户已经激活了自己的iVatarGo,二期将进一步丰富完善投资者的标签和因子,并对金融产品资产端进行评级和标签化。

广发证券信息技术部原副总经理、首席架构师梁启鸿对记者表示,广发证券过去也曾花了很长时间自建系统,给投资者贴标签。随着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进一步要求,券商还需要在这方面做更多的投入和调整。

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总体来说,未来券商智能投顾仍有三大难题需要突破:一是监管;二是技术;三是数据。

首先,从监管上说,投资者跟随智能投顾直接下单,相当于“代客理财”,目前不被允许。

其次,在技术上,券商所谓的“智能选股”还停留在传统量化交易平台的水平,只不过这原本是面对大客户开放的,现在将算法包装成一种服务指令,建成平台供个人投资共享。

另外在数据方面,对投资者进行标签化需要大数据,券商的数据样本不够多,而且广度和深度都受限,除了交易数据就没有别的有用信息,同时有些标签也缺乏想象力。

不过值得肯定的是,尽管目前券商的智能投顾只是初级阶段,但一些券商已意识到技术求变就是求生,愿意投入和摸索,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会更加热闹。
评论区

最新评论

最新新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