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规则趋严,2017年的并购重组市场终于告别野蛮生长。随着并购重组新规落地,今年以来并购市场整体降温,海外并购也回归理性。
“今年是并购重组市场的小年。总体来看,交易规模下降幅度较大,交易失败的概率同样放大,而且交易结构发生改变,‘壳交易’明显萎缩。”一家券商并购部负责人告诉证券时报记者。
不仅是“壳交易”,海外并购市场同样较去年呈现回落态势。上述券商去年海外并购业务交易额占总额的近40%,今年显著下降,这也是行业监管及海外审查制度趋严背景下的缩影。
业内人士表示,尽管2017年海外并购较2016年有所回落,但基于企业战略发展的海外并购仍然保持稳定,并受到市场欢迎。
TMT类标的占比下降
Wind数据显示,按公告日口径统计,2017年以来我国并购市场合计发生并购交易8086起(买方均为境内公司,含新三板市场),总交易金额2.72万亿元,同比下滑14.18%。其中,并购金额最大的是国电电力和中国神华合并重组,交易金额达666亿元。
从公司属性来看,国资上市公司并购逐步升温。在国有上市公司的这些并购重组案中,钢铁、煤炭、水泥、化工等行业的产能出清迈出实质性步伐,TMT(科技、媒体和通信)、高端设备制造等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越来越多。例如,中国神华与国电电力合作成立煤电合资公司,提高产业集中度,缓解煤电矛盾。
从并购标的类型看,近年来证监会审核的并购交易中,TMT类标的占比逐年下降。
并购重组审核通过率高企
在通过率方面,并购重组今年过会率高企,表现远好于IPO(首发)。
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28日,共有174家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项目上会,其中有159家通过发审会,实现高达91.38%的过会率;仅12家企业被否。
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10月、11月连续两个月并购重组上会通过率均为100%,而2017年前9个月平均过会率为90%。
其中,自9月19日起,并购重组经历了近3个月的零否决率,直至12月7日东方市场并购重组被否才打破纪录。12月27日,并购重组委审核结果显示,金冠电气、文化长城获有条件通过,中通国脉和江南化工获无条件通过,海普瑞因本次交易标的资产盈利能力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未获通过。
从数量上来看,2017年6月、7月是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上会数量最多的月份,分别达到27家、23家,其他月份均在10家左右。
C类券商占比显著增加
12月15日,中证协发布了2017年券商从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财务顾问的评价结果,95家券商中,A类19家,占比20%;B类26家,占比27%;C类50家,占比约53%。
与往年相比较,C类券商数量及比例大幅增加。数据显示,2017年C类券商较去年增加了11家,占比由45%增加至53%。
具体来看,西南证券、银河证券、兴业证券等20家券商遭遇下调;长江证券、光大证券、浙商证券等16家券商获得上调;华西证券、西南证券、新时代证券和中国银河证券这4家直接从A类降至C类。
自中国证券业协会2013年发布证券公司并购重组财务顾问业务评级至今,2013年~2017年这5年评价结果中,共有5家券商连续5次被评为A类,分别是中信证券、国泰君安证券、华泰联合证券、中信建投证券和中金公司。
这一评级结果与“并购重组财务顾问业务净收入”排名指标呈正相关。2017年上半年并购重组财务顾问业务净收入排名前十的券商中,除西南证券外,剩余9家的并购重组财务顾问业务均被评为A类。
中证协数据显示,中信建投证券2017年上半年并购重组财务顾问业务净收入2.68亿元,位居行业第一。
史上最严重组新规落地
去年以来,在一系列监管政策的影响下,A股并购重组市场正在发生一系列变化。
先是监管部门严格控制并购,“忽悠式”重组遭到点名,跨界重组、泛娱乐并购等均被叫停。紧接着,2016年9月证监会修订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被称为“史上最严”的重组新规,此后多家上市公司重组宣布终止。
2017年2月的再融资新政则进一步加剧了这种趋势。2月17日,证监会出台了《关于引导规范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监管要求》,对上市公司再融资的规模(不得超过本次发行前总股本的20%)和时间间隔(不得少于18个月)等进行限制。此后,上市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同时配套融资以及定增等操作越来越难,致使公司终止并购重组的例子越来越多。
2017年5月27日,证监会又发布了《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随后,沪深两市交易所也出台了完善减持制度的专门规则。
然而,一味出台政策打压、限制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并非监管机构的最终目的。
2017年8月15日,证监会发文称,按全市场口径统计,2013年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交易金额为8892亿元,到2016年已增至2.39万亿元,年均增长率41.14%,居全球第二,并购重组已成为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这在某种意义上为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打了一针强心剂。一方面持续增强重组的规范性要求及监管力度,打击盲目的、炒作概念的并购重组,尽可能避免劣性资产进入上市公司;另一方面,支持和鼓励有实质性的重组,使上市公司通过正规、有效的资本运作途径吸收优质资产,提升盈利能力。在A股市场中,更加健康的并购重组环境正在逐步形成。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对兼并重组、突击增长等“保壳”手段的监管加强,2017年市场上“炒壳”热情有所下降,“壳”资源贬值也成行业趋势。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明显下滑,重要的原因就是壳价值贬了,但卖方心态还是没有变化,依然希望能卖出高价,自然就很难成交。”长城证券并购部总经理尹中余告诉证券时报记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