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一季度上市银行整体盈利情况在2017年基础上又进一步好转,营业收入延续温和修复态势,25家A股上市银行营业收入、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8%、5.6%,增幅分别较2017年报扩大0.06%、0.74%。新会计准则带来整体减值损失的略增。行业整体年化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提升,内部分化加剧,其中,五大行资产端量价齐升,净利息收入驱动利润增长;股份行净息差同比收窄幅度缩小,其他非息收入恢复增长;地方性银行仍维持较快利润增速。
一、规模驱动利润增长,盈利延续好转态势
从2018年一季度25家A股上市银行业绩情况来看,规模增长仍是驱动其净利润增长的主要因素,贡献净利润增长13.7个百分点;税收减免政策对行业盈利仍有拉动作用,贡献净利润增长2.2个百分点。五大行净息差企稳回升态势加固,股份行负债端持续调整下净息差收窄幅度进一步缩小,行业整体净息差一季度同比平均收窄1BP,对净利润增长略有负面效应。严监管下非利息收入继续受到冲击,一季度行业中间业务收入、其他非利息收入分别同比减少1.9%、11.9%,对行业净利润增长分别负贡献0.7个百分点、2.2个百分点。
新会计准则下行业减值损失略有提升,同比增加4.9%,带来净利润增长8.8个百分点的负面影响。行业费用管控压力不减,成本收入比进一步微升0.59%,拖累净利润增长1.5个百分点。
二、表外资产回表依然显著,资产质量进一步向好
2018年一季度25家A股上市银行在MPA严监管、资本约束力度较大的背景下资产扩张仍然维持放缓趋势,总资产同比增速下降至5.4%,其中股份行资产增长仅为2.9%,农商行仍然维持10%以上的资产增速。贷款在总资产中的占比维持提升态势,同比增加2.5%,其中股份行表外融资表内化的趋势依旧,贷款占比增加4.2%。从贷款结构上来看,整体实体经济融资需求走强带来上市银行新增贷款中有较大的部分投向了企业中长期贷款,体现了经济“脱虚向实”。受政策引导的影响,一季度上市银行在“三农”、小微等领域扶持力度有所加强;房地产贷款增速仍然保持下降态势;消费信贷在贷款中占比持续提升。
2018年一季度绝大部分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率进一步下降,仅有小部分股份行、城商行不良贷款率同比提升明显,五大行平均不良贷款率下降0.15%。各家行拨备覆盖率指标均达到监管要求,且整体拨备覆盖率有所提升,主要由于在新的会计准则下,减值准备计提采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带来拨备计提要求的进一步趋严,导致减值准备的增加,银行存量拨备有所增厚,因此一季度上市银行拨备覆盖率算数平均值增加45%。
三、五大行资产端量价齐升,股份行非息收入恢复正增长
行业内分化显著,大行表现依然优异,股份行及城商行整体业绩表现也不乏亮点。
一是五大行资产端量价齐升,非息增长压力较大。五大行一季度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7%、4.9%。其中负债端优势的加固及贷款定价水平的提升带动净息差平均扩大19BP,此外资产同比增长6.2%,净利息收入增长成为其利润增长的主要贡献者。一季度五大行非息收入同比减少13.3%,其中其他非息收入减少28.1%,主要由于去年同期五大行在保险、投行收入领域增速较快基数较高所致,而今年资管新规及保险新政的影响依然持续,大行非息收入增长存在缺口。新会计准则影响下,一季度大行整体资产拨备率提升0.05%,对净利润增长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同时,费用管控红利不在,成本收入比上升0.18%,对利润形成小幅侵蚀。
二是股份行非息收入恢复正增长,拨备反哺效应递减。股份行一季度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增长2.3%、6.0%。股份行低成本负债争夺的竞争压力依然较大,部分客户粘性高、同业负债占比较小的股份行率先实现净息差同比改善,整体净息差同比平均收窄14BP,对净利润增长侵蚀7.2个百分点。非息收入恢复正增长,同比增长12.4%。尽管股份行一季度费用管控依然压力较大,但成本收入比控制情况相较2017年度略有改善,提升1.6%(2017年度提升2.2%),对利润增长负贡献3.7个百分点。
三是地方性银行依然保持较快的利润增速。深度捆绑地方经济的地方性银行依然保持较快的利润增速,2018年一季度城商行、农商行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增长分别为12.7%、12.6%;尽管其规模扩张增速有所放缓,但分别保持7.9%、10.9%的较快资产增速。
预计,2018年全年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继续向好的趋势不变,多项指标回暖显著,业绩将优于2017年,预计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增长6.5%。股份行利润增速仍然高于五大行,但受制于前者在负债端的相对劣势,二者差距进一步缩小,预计股份行和五大行净利润增速分别为6.7%和6.3%;地方性上市银行预计净利润增速仍将在13%左右。(作者系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一、规模驱动利润增长,盈利延续好转态势
从2018年一季度25家A股上市银行业绩情况来看,规模增长仍是驱动其净利润增长的主要因素,贡献净利润增长13.7个百分点;税收减免政策对行业盈利仍有拉动作用,贡献净利润增长2.2个百分点。五大行净息差企稳回升态势加固,股份行负债端持续调整下净息差收窄幅度进一步缩小,行业整体净息差一季度同比平均收窄1BP,对净利润增长略有负面效应。严监管下非利息收入继续受到冲击,一季度行业中间业务收入、其他非利息收入分别同比减少1.9%、11.9%,对行业净利润增长分别负贡献0.7个百分点、2.2个百分点。
新会计准则下行业减值损失略有提升,同比增加4.9%,带来净利润增长8.8个百分点的负面影响。行业费用管控压力不减,成本收入比进一步微升0.59%,拖累净利润增长1.5个百分点。
二、表外资产回表依然显著,资产质量进一步向好
2018年一季度25家A股上市银行在MPA严监管、资本约束力度较大的背景下资产扩张仍然维持放缓趋势,总资产同比增速下降至5.4%,其中股份行资产增长仅为2.9%,农商行仍然维持10%以上的资产增速。贷款在总资产中的占比维持提升态势,同比增加2.5%,其中股份行表外融资表内化的趋势依旧,贷款占比增加4.2%。从贷款结构上来看,整体实体经济融资需求走强带来上市银行新增贷款中有较大的部分投向了企业中长期贷款,体现了经济“脱虚向实”。受政策引导的影响,一季度上市银行在“三农”、小微等领域扶持力度有所加强;房地产贷款增速仍然保持下降态势;消费信贷在贷款中占比持续提升。
2018年一季度绝大部分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率进一步下降,仅有小部分股份行、城商行不良贷款率同比提升明显,五大行平均不良贷款率下降0.15%。各家行拨备覆盖率指标均达到监管要求,且整体拨备覆盖率有所提升,主要由于在新的会计准则下,减值准备计提采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带来拨备计提要求的进一步趋严,导致减值准备的增加,银行存量拨备有所增厚,因此一季度上市银行拨备覆盖率算数平均值增加45%。
三、五大行资产端量价齐升,股份行非息收入恢复正增长
行业内分化显著,大行表现依然优异,股份行及城商行整体业绩表现也不乏亮点。
一是五大行资产端量价齐升,非息增长压力较大。五大行一季度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7%、4.9%。其中负债端优势的加固及贷款定价水平的提升带动净息差平均扩大19BP,此外资产同比增长6.2%,净利息收入增长成为其利润增长的主要贡献者。一季度五大行非息收入同比减少13.3%,其中其他非息收入减少28.1%,主要由于去年同期五大行在保险、投行收入领域增速较快基数较高所致,而今年资管新规及保险新政的影响依然持续,大行非息收入增长存在缺口。新会计准则影响下,一季度大行整体资产拨备率提升0.05%,对净利润增长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同时,费用管控红利不在,成本收入比上升0.18%,对利润形成小幅侵蚀。
二是股份行非息收入恢复正增长,拨备反哺效应递减。股份行一季度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增长2.3%、6.0%。股份行低成本负债争夺的竞争压力依然较大,部分客户粘性高、同业负债占比较小的股份行率先实现净息差同比改善,整体净息差同比平均收窄14BP,对净利润增长侵蚀7.2个百分点。非息收入恢复正增长,同比增长12.4%。尽管股份行一季度费用管控依然压力较大,但成本收入比控制情况相较2017年度略有改善,提升1.6%(2017年度提升2.2%),对利润增长负贡献3.7个百分点。
三是地方性银行依然保持较快的利润增速。深度捆绑地方经济的地方性银行依然保持较快的利润增速,2018年一季度城商行、农商行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增长分别为12.7%、12.6%;尽管其规模扩张增速有所放缓,但分别保持7.9%、10.9%的较快资产增速。
预计,2018年全年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继续向好的趋势不变,多项指标回暖显著,业绩将优于2017年,预计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增长6.5%。股份行利润增速仍然高于五大行,但受制于前者在负债端的相对劣势,二者差距进一步缩小,预计股份行和五大行净利润增速分别为6.7%和6.3%;地方性上市银行预计净利润增速仍将在13%左右。(作者系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