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 > 金融

银行核销不良贷款力度料加大

中国财富网
2019-01-17 09:13

已收藏


“预计近一两年,商业银行会步调一致地加快不良贷款处置、加大核销力度。这些其实都在预期内,应该不会带来太大的行业波动。而且,经济下行周期是银行调整客户结构的好机会,等到上行周期来了时才能轻装上阵,支持民企、小微企业是大势所趋。”某国有大行华南地区省分行相关负责人周吉(化名)说。

多位银监部门人士和专家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尽管当前银行业风险可控,但挑战犹存,预计2019年银行将持续加大不良处置、核销力度,既是防范化解信贷风险,也为支持民企、小微企业腾挪出更多空间。

不良率料维持在2%以内

银保监会近日召开的2019年银行业和保险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指出,当前银行业保险业风险总体可控,但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严峻。

银保监会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万亿元,不良贷款率1.89%;关注类贷款余额3.4万亿元,关注类贷款率3.16%;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比例为92.8%,较上年末下降6.9个百分点。

近期已有3家上市银行公布业绩快报。截至2018年末,浦发银行不良贷款率1.92%,较年初下降0.22个百分点。平安银行不良贷款率1.75%,较上年末略增0.05个百分点;本金或利息逾期90天以上贷款余额占比1.70%,较上年末下降0.73个百分点;不良贷款偏离度97%,较上年末下降46个百分点。中信银行不良贷款率1.77%,比上年末上升0.09个百分点。

多位专家和分析人士预计,2019年我国商业银行不良率料在2%以内。中国银行发布的《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预计,2019年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或呈现稳中微升态势,部分城商行和农商行面临较大不良贷款压力,但银行业整体不良贷款率将保持在2%以内。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2019年部分领域潜在风险需重点关注,但随着国内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以及民营及小微企业融资环境逐步改善,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下行压力将得到缓解,逾期和关注类贷款等前瞻性指标将呈现持续向好趋势。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指出,从银保监会最新披露数据来看,过去三个季度,银行业不良率呈小幅上升态势,一是因为监管要求银行加大不良贷款准确分类和处置工作力度,二是2018年实体经济面临压力。2019年银行信贷风险还会显现,但最严峻时刻已过去。

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研究员郭晓蓓认为,银行业不良贷款的惯性增长趋势在未来两三个季度内将保持不变,2019年不良贷款余额增长有可能高于往年。“化解过剩产能、出清‘僵尸企业’的力度不断加大,小微企业风险持续暴露,都会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状况造成不利影响。同时,大型企业债务违约和房地产市场进一步分化风险也需警惕。”

加大核销力度成共识

据银保监会初步统计,2018年商业银行累计核销不良贷款9880亿元,较上年多核销2590亿元。银行业内人士坦言,2019年这一趋势将持续。

监管部门此前多次强调“以丰补歉”和逆周期调节,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贷款增速较高、净利润增长较快的年份多计提贷款减值损失准备,以保持稳定的风险抵补能力,防患于未然。截至2018年末,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余额3.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762亿元。拨备覆盖率和贷款拨备率分别为185.5%和3.5%,较上年末分别上升5.1个和0.24个百分点,在已调整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的情况下,两项指标仍保持上升态势。

“银行加大核销力度,主要为了压降账面不良贷款。”东方金诚首席金融分析师徐承远认为,银行面临资产质量下行压力,同时受银行五级分类监管趋严影响,银行加大了不良贷款确认力度,账面不良贷款有所增加。

周吉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从2018年开始,大家明显加快了核销节奏,具体力度要看银行的客户结构和发展战略。比如,以往国有大行的客户集中在央企、国企以及地方基建项目等,这轮核销的压力就小一些。股份行同样要分情况,有些银行早就将重心调整到个人零售板块,这类银行的压力也小一些。一些银行的客户结构‘大头’是中小制造业或层级较低的地方融资平台,这一轮可能只得选择‘壮士断腕’。”

多位银行高管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按照不良资产处置惯例,不良资产打包转让及核销是银行用得较多的手段,但核销是有额度限制的。我们在观察监管部门是否会有进一步政策支持。”

除传统的核销、打包转让等处置手段外,预计2019年不良处置创新将发力。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新闻发言人、办公厅主任肖远企此前表示,2018年末债转股签约金额突破2万亿元,落地金额达6200亿元。资产证券化以及不良资产证券化方面,2018年金额约为9000亿元,为史上最多。

“短痛”利于长期发展

“监管部门这两年一直在引导商业银行真实反映风险,加快核销,其目的在于为银行‘减负’,重新激活被‘僵尸企业’占用的贷款额度。”在曾刚看来,商业银行应跳出误区,顺应趋势,充分暴露风险,才能腾挪新额度支持实体经济、调整客户结构,筹谋长期发展和盈利预期。尤其是中资上市银行估值多年以来处于较低水平,背后根源就是投资者对银行业风险的担忧。

不过,曾刚坦言,加快不良核销将影响银行短期利润。业绩快报显示,平安银行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1167.16亿元,同比增长10.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8.18亿元,同比增长7.0%。浦发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715.42亿元,同比增加29.23亿元,增长1.7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9.14亿元,同比增加16.56亿元,增长3.05%。中信银行利润总额543.26亿元,比上年增长3.9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5.13亿元,比上年增长4.57%。

业内人士认为,2019年,民企、小微信贷领域有望迎来银行更大的助力。

肖远企表示,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是2018年最主要任务,主要是从增加供给和盘活存量两个方面入手。在盘活存量方面,除资产证券化、债转股、核销不良资产外,还采取了联合授信机制。一方面,平衡过度授信企业存量的信贷资源、资金资源,对于融资超过正常生产经营需求的,把这部分挤出来一些;另一方面,腾出新的信贷空间,让银行有更多空间进行对实体的融资。
评论区

最新评论

最新新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