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11日发布的三组数据显示,4月份,人民币贷款、社会融资规模、广义货币(M2)“三量齐升”,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依旧保持较强力度。
数据显示,4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0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42万亿元;4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7万亿元,同比多增6818亿元;M2同比增长11.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1个和2.6个百分点。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增强
数据显示,为了对冲疫情的不良影响,今年前4个月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明显增强。
上证报记者初步统计,今年前4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达到14.17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7.88%;新增人民币贷款87957亿元,同比增加28.86%。对比今年以来的金融数据可以发现,较之1、2月份,3、4月份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有了明显提升。
详细分析4月份社会融资规模的结构可以看出,人民币贷款和企业债券为主要贡献力量,占比超过八成。
贷款结构也明显优化,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表示,4月份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6800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贡献率达到六成以上,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加较多,这显示出4月份企业复工复产步伐加快,投资消费需求有所回暖,带动融资需求增加。
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明显提升
多位分析人士认为,贷款增长较快,反映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顺畅,市场机制运行良好。在银行信贷供给的流动性、资本、利率约束得到进一步缓解的背景下,银行贷款投放的意愿和能动性较强,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明显提升,贷款增长倍数于央行投放流动性。
在加大信贷投放的同时,利率较以往有所降低。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4月中旬,新发放贷款中,利率低于原贷款基准利率0.9倍的占比为28.9%,超过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前2019年7月的3倍,贷款利率的隐性下限已完全被打破。
市场利率走低带动融资成本下降。作为直接融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以来,债券发行规模持续加大。央行4月初公布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债券市场共发行债券12万亿元,同比增长14%;余额为10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市场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将持续
从政策表述看,金融领域支持实体经济的暖流还将持续。
央行近日称,下一阶段,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强化逆周期调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要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更加重视经济增长、就业等目标,以更大的政策力度对冲疫情影响,为有效防控疫情、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专项债或成为推动5月社融增长的动力之一。5月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再按程序提前下达1万亿元专项债新增限额,力争5月底发行完毕”。
天风证券研究所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表示,社融增速将延续上行,预计5月政府债券净融资或超万亿,支撑5月社会融资增速进一步上升。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