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三板开启全面深化改革,市场气象一新,流动性改善,越来越多的各类投资者涌入,健康的市场生态开始形成。
运行近半年的精选层还不够成熟,转板衔接还需要更多的配套政策,投资者人数和长期资金仍不足,市场流动性的改善仍不及预期……新的一年,新三板如何通过进一步改革,度过“成长+蜕变”的关键期。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多位业界专家,就市场当下关注的四大方面进行探讨,为2021年新三板改革建言献策。
关键词1 新三板注册制
去年年底,全国股转公司总经理徐明指出,目前科创板、创业板已试点注册制,下一步注册制将推广到主板和新三板,全国股转公司将结合市场实践和企业特点,积极做好在新三板实施注册制准备。
全国股转公司表示,将进一步夯实市场发展基础,积极做好在新三板实施注册制准备,研究完善发行承销、信息披露、持续监管等市场基础制度,持续推进智慧监管体系建设、数据治理等基础工作,全面提升市场综合服务能力。
关键词2 交易制度
全国股转公司提出,新的一年将推出混合做市交易制度,发挥做市商提高交易效率的重要作用,推进融资融券制度落地等措施。
银泰证券股转业务部总经理张可亮认为,要正确理解新三板流动性与A股的差异。他说,从严格的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定义来看,新三板精选层的流动性不比港股等市场差。“新三板流动性不能与A股市场比较。A股市场是因为大量散户存在导致的高活跃度的市场,不能作为流动性是否合理的标准。所以新三板精选层当然可以增加混合做市等相关交易制度,提高市场的定价效率和流动性,但是不能以A股作为参照。”
诸海滨则认为,上述政策的落地会对市场流动性改善起到一定作用,但仅一项交易制度的改革作用不会特别明显,真正能发挥作用的是各项制度的配合与联动。
关键词3 投资者门槛
在新三板全面深化改革中,投资端实现了差异化投资者准入,基础层、创新层、精选层的资产要求分别是200万元、150万元、100万元。去年年末,徐明提出,新三板还要继续降低门槛,这句话引起市场猜测,投资者门槛降到什么程度才是合适的?
张可亮从新三板市场本身是定位于中小企业特点出发,认为中小企业风险与机遇并存,所以即使是精选层,也不建议像主板那样没有门槛。“降门槛的过程也应当是逐步的,第一步可以降到50万元,随着市场的发展和投资者认知的深入,可以继续探讨下一步下降的空间。”
申万宏源新三板首席研究员刘靖从另一个角度,阐释了与投资者门槛相配套制度出台的重要性。“一是要建立多元化的投资者评价体系,除了资金门槛,还可以采用专业知识、投资经验、职业等多维度来评估投资者适当性;二是降低个人开户门槛、培育专业投资机构、加大投资者保护力度应该同时进行。”
而作为机构投资人的新鼎资本董事长张弛却持有不同观点,他希望精选层的投资者门槛能降到50万元甚至30万元,甚至可以像A股一样取消门槛。“精选层目前的交易形式和A股一样,没必要设门槛。”
关键词4 转板
转板政策的落地和实施在去年已经打下伏笔,也是2021年新三板一大看点。新的一年,转板制度还需要哪些配套措施,才能建立进一步打开优质中小企业成长空间、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互联互通的机制?
南山投资创始人周运南将转板制度比喻为“联通器”,“转板上市作为有效连接新三板和A股市场的绿色通道,一手拉动着新三板挂牌企业的估值和流动性,一手为A股输送更多的新鲜血液,希望能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让转板上市真正成为多层次资本市场在估值和流动性方面的‘联通器’,实现一个动态的平衡,降低两方的溢价率。”
刘靖则认为防套利和做好衔接要同步进行。“企业和投资人期盼的是政策的确定性和持续性,未来转板也将通过实际案例慢慢给市场形成预期,实际上,当前IPO审核的尺度和方向已经在构建未来转板的标准,投资者应该多加关注。”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