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 > 原料

科技让中国地下千米铜矿迎来新生

新华社,合肥
2021-06-11 10:44

已收藏



新华社合肥6月11日电题:科技让中国地下千米铜矿迎来新生

新华社记者何曦悦、戴威、胡锐

生活在地面的人们想象地下1000米应该是了无生机的。但在中国东部,一座因矿业而兴起的城市,地下1000米深处的变化牵动着这座城市的脉搏。

坐在地下千米深处中控室内吹着空调,关注着屏幕上自动驾驶矿车的运行状态,不用担心噪音、粉尘困扰。这是铜陵市冬瓜山铜矿工程师黄坚的一个普通工作日。但这样的工作体验,是这里几代矿工都曾无法想象的。

安徽省铜陵市是一座因铜矿兴起的城市,这里有3000多年的铜矿开采历史。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国各地的人们来到铜陵市铜官山区,兴建铁路、工厂并发展采矿业,新中国的铜工业在这里揭开序幕。

产业发展和经济成果背后是一代代矿工们的艰辛往事。

"过去,矿里上班的工人都戏称自己是`灰老鼠`。"如今59岁的沈成武即将退休,但他仍然清楚记得自己年幼时,父辈们工作的状态。

他说,当时矿工需要在矿井中手动打钻,用简陋的电耙收集矿石块,工作环境粉尘多、污泥多,整个人都沾满了灰黑色的灰尘和泥浆,一眼看去望不见人,只能看到眼睛和牙齿在发亮。

沈成武的父亲是第一代铜矿建设者之一。20余年后,沈成武又传承了父亲的衣钵,位于铜陵市东部的冬瓜山铜矿是两人奋斗了一生的地方。这里1966年建成投产,不断向地心靠近,开采深度已逾千米,是亚洲最深坑采铜矿之一。

两代铜矿人都未曾想过,这份辛劳的职业会因为科技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黄坚回忆,1993年他毕业后刚来到铜矿时,夏季矿井中温度经常高达三四十摄氏度,矿工中暑是常态。地下湿度高、温度高,人容易疲劳,工作舒适度很差,边吹空调边工作是无法想象的。

"10年前,我们就觉得自动驾驶技术是必须进行的探索。"冬瓜山铜矿机械高级技术主管陈慧泉说,尽管当时技术还很不成熟,没人知道是否能成功,但他们相信这是改善矿工工作环境的最佳解答。

2020年,冬瓜山铜矿在井下1000米中段实现了电机车有轨运输无人驾驶,矿井中隆隆作响的电机车自动运输着矿石,工人们坐在中控室内,四季温度适宜。

陈慧泉介绍,他们目前正在测试把5G网络应用于矿井下的无人驾驶,通过实时传输视频,更好实现远程控制操作。

在这里,科技不仅改变地下千米的生活,同样也关注铜矿对环境的影响。几十年的铜矿开采历史,意味着产生巨量的尾砂以及硕大的采空区。

沈成武介绍,冬瓜山铜矿将生产过程中的废石与尾矿一起进行特殊处理,回填至这座铜矿及铜陵市其他铜矿过去形成的采空区,不仅实现了无废开采,更避免了采空区塌陷的风险。

"曾经的尾矿库,现在一眼望去都是绿油油的草坪,还搭建了给人们休息的凉亭,非常漂亮。"沈成武说。

这座因铜而生的城市,不仅格外珍视这份产业和历史,更期待能改变人们对矿业的旧印象。

城市中心附近的一座铜矿矿工生活遗址,被改造成富有新意的文化创意园区,复原了当年矿工的生产、生活状态,成了周边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来自阿根廷的玛丽亚·索菲亚·莫利纳·布拉是这座城市的一名西班牙语教师,也是这座文化创意园的游览者之一。

"我的丈夫在这里的铜矿产业工作,他的父亲、他的爷爷也是。我想来这里看看以前他们生活的场景应该会非常有趣。"莫利纳·布拉说。

和她一样,不少时常来这里游览的人们体会着几十年来铜矿生活的变迁,将这座城市最重要的回忆传承下去。
评论区

最新评论

最新新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