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 > 科技

中国加快海水稻研发速度

长沙
2019-05-15 11:30

已收藏


新华社长沙5月15日电(记者周勉 张玉洁)今年5月初,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表示将盐碱地稻作改良试验面积扩大到10000亩。这意味着,中国正在加快耐盐碱水稻的研发速度。

耐盐碱水稻俗称为"海水稻"。2017年,由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等多家单位首次联合进行了全国"海水稻"区域试验,当时共有10多个品种通过。而在参与2018年试验的三组共40个品种中,有28个通过试验。

"一个品种从科学家的试验田`走入`农民的生产田,需要经过初试、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审定之后才能种植。整个过程其实就是一次次`选优`过程。"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海水稻"首席专家李新奇告诉记者,区域试验作为其中最关键的一堂"考试",直接决定着中国今后用于实际种植的"海水稻"品种基数。

而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主持的万亩盐碱地稻作改良试验,就是要为这批已经崭露头角的"优等生",找到匹配它们的最优种植方法。

"万亩试验所使用的稻种,都来自通过区域试验的品种。我们将试验田设置在了5种不同类型的盐碱地中,包括东北、渤海湾、新疆、东南沿海等地。"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副主任张国栋说,去年部分小范围的试验数据令人惊喜,今年不仅试验面积大幅增加,试验参数也更苛刻,就是为了更好地模拟实际生产。

"我们定下的试验目标是亩产达到300公斤,并且整个生长过程要顺利。同时我们会研究哪些品种适合哪些区域,哪些盐碱地需要人为进行改良。"张国栋介绍,"除了盐碱地,中国还有很多质量不高的低产耕地,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个试验成果将它们改造成高产田,从而用于普通稻种植上。"

水稻育种专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表示,中国有约15亿亩盐碱地,其中具备改造潜能的盐碱地面积在2亿到3亿亩之间。

"这不是小数目,我们想先把其中1亿亩利用起来,再逐步扩大。这不是任何一家科研机构能够单独完成的,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张国栋说。

事实上,这种局面正在形成。2017年,包括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广东省农科院和中国水稻所在内的多家科研机构和相关企业组建了国家耐盐碱水稻区域试验联合体。随后,联合体制定了"海水稻"的区域试验标准,接连进行了两次全国性区域试验。目前,生产标准也正在讨论中。

"可以说联合体的成立加快了`海水稻`研发的步伐。"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产业处处长彭既明介绍,目前已有超过20家企业和科研单位在从事海水稻研究。除了2016年成立的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外,同年,湖北还成立了武汉光谷海水稻生物技术研究院。

"海水稻"及其产业链体系也引起其他国家的关注。中国将在中东和非洲分别建立盐碱地稻作改良国际研究推广中心。
相关新闻
评论区

最新评论

最新新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