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 > 科技

国家公园建设为中国生态文明发展带来契机

西宁
2019-08-20 10:20

已收藏


新华社西宁8月20日电题:国家公园建设为中国生态文明发展带来契机

新华社记者 李琳海

首届国家公园论坛19-20日在青海西宁举行,本次论坛是中国推进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来举办的首届国家公园论坛,集中展示了中国在自然保护地建设方面所做的努力与取得的成果。

北京大学保护生物学教授吕植说,目前中国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地1.18万个。自然保护区建设实现了一草一木或一个珍稀物种的保护,但目前国家公园试点保护的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遗产更具有国家代表性和典型性。

"相比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内保护的物种面积更大,生态系统更完整,保护更严格,管理层级更高,最终可实现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的原真性与完整性。"吕植说。

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王毅说,中国自然保护地建设始于1956年,改革开放后中国自然保护地建设从真正意义步入正轨,保护按下了"快进键"。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2017年9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的通知;2019年6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标志着中国自然保护地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视野,提出了"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这为各级政府在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指引。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张建龙说,中央深改组会议先后审议通过了三江源、东北虎豹、大熊猫、祁连山、海南热带雨林等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目前各试点国家公园组建了统一的管理机构,配备了专门的人员队伍,组织开展了资源本底调查、规划编制、标准制度研究、工矿企业有序退出等工作,加强了巡护执法、生态保护修复、基础设施建设,当地生态状况和民生问题逐步改善,生态美与百姓富的目标正在变为现实。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和世界第三极,是中国最早开展国家公园试点的省份。当地政府始终保持生态优先理念,全力推进三江源和祁连山两个国家公园试点,在全国率先启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

青海省委副书记、省长刘宁表示:"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重大创新。中国实行国家公园体制,目的是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安全屏障,给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自然资产。" 如今行走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绿色正成为江源最美的底色。这个位于澜沧江源头的小县城开展了雪豹论坛、澜沧江生态漂流等形式多样的生态活动。

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管护员尕桑说:"每次巡护,看到水草丰美的夏季牧场,我充满干劲,保护好家乡是我的责任。" 乔纳森·贾维斯是美国第十八任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1996年,他曾随美国官方代表团出访中国,为中国的保护地体系建设建言献策,那时中国还没建立起有效的国家公园管理机构。

2018年,当乔纳森·贾维斯再次来到中国,欣喜地看到在政府领导下,中国正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成立专业管理机构,对国家公园实施管理。"正如我在三江源国家公园试点区亲历的那样,中国拥有世界顶级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中国建设国家公园体制,有助于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气候变化,彰显中国在维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大国风范。"乔纳森·贾维斯说。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该校国家公园研究院领导小组联合组长陈旭说,国家公园是美丽中国王冠上的明珠,国家公园建设展现了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中国的自信,也让每一个中国人感受到自然的气息与力量。

"未来要充分发挥其公益性,与每一个国人分享国家公园的生态效益、教育资源和文化内涵,并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中国智慧、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陈旭说。
相关新闻
评论区

最新评论

最新新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