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民勤县有"中国沙乡"之称,三面被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包围,荒漠化面积约占90%。曾经,老百姓在这里讨生活,如虎口求生般艰难。长久以来,当地人战风沙、保家园、谋发展。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的科研团队,在民勤扎根60余年,寻找人类与沙漠共处之道--早在1959年,这个所就在民勤建立了观测研究站,成为中国最早一批荒漠生态定位研究基地。
治沙所副所长马全林介绍,经多年观测、分析和研究,他们发现了一批适宜民勤气候的沙生植物,"它们成活率更高,能大面积种植推广"。
野生沙葱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它广泛分布于中国北方干旱荒漠区,固沙作用明显,食用价值高。在那个吃不饱的年代,野生沙葱是沙区群众的救命菜和越冬菜。但滥采滥挖致数量锐减,野生沙葱资源受到威胁。
治沙所研究员严子柱,长期关注着野生沙葱的人工丰产栽培技术及产业化开发。1999年起,严子柱团队开启了沙葱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产业化发展之门。他们调查了民勤县境内的野生沙葱资源,收集了野生植株和种子,用分根移栽和种子播种的方法,做了系列驯化栽培实验,掌握了沙葱适宜生长的土壤环境和田间管理措施,解决了沙葱人工丰产栽培技术。
严子柱认为,培育沙葱产业,可帮助民勤调整沙区产业结构,发展节水生态产业,恢复生态环境。
有了技术支持,民勤县大坝镇八一村村民叶长炼在自家沙地里种起了沙葱。
"以前,沙地产出少,收入低。现在,一亩地变成了万元田。"叶长炼告诉记者,严子柱等人不仅手把手地教他栽培,还为他提供了温室反季节沙葱种植技术,给收入上了"双保险"。
十余年来,叶长炼已是当地知名的"沙葱王"。2019年,他种植的沙葱销售额达2000多万元,销往青海、宁夏和新疆等地,带动了上百名群众受益。
"治沙所的技术帮我们实现了致富梦。"叶长炼说。
翠绿的沙葱不仅为沙区披上了绿衣,还让群众收获了致富的喜悦。西北地区的生态恢复,更只有开始,没有终点。
野生沙米,和野生沙葱一样,既是顽强的固沙植物,也是天然的绿色食品。
2016年,在马全林带领下,治沙所高级工程师魏林源等研究人员开始研究沙米特性,但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魏林源说:"沙米有休眠特性,唤醒休眠、刺激种子萌发至关重要。"她和同事做了大量实验,解决了种子萌发等关键技术,并在示范田里试种。
令人沮丧的是,连续三次试种,均以失败告终。第一次,遭遇春季霜冻,沙米苗子"全军覆没";第二次,补种后,刚萌发的沙米被麻雀和刺猬吃了个精光;第三次,尽管他们敲锣、打鼓,甚至动用了驱鸟器,但沙米还是成了麻雀和刺猬的口粮。
研究团队没有泄气,继续补种。如今,通过努力,他们研发了一套促进萌发、加速出苗和提高产量的技术体系。
走进民勤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研究站示范田,记者看到,不同品系的沙米在沙地里"站岗"。尽管植株已泛黄,但锋利的枝叶透露出它抗旱耐寒的坚毅"性格"。
将试种成功的沙米处理加工,魏林源和同事把它们制成了面包、蛋糕、饼干和挂面。他们希望有关部门支持,明年能在民勤推广种植沙米,延长加工产业链。
马全林认为,中国利用科技治沙成功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使民勤等受沙化困扰的地区驶入"治沙+致富"的"快车道"。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