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徐仁杰 罗鑫
"同学,这种塑料餐盒是可回收物,鱼骨、果皮等是厨余垃圾,请分类投放!"16日中午,在北京林业大学13号宿舍楼下生活垃圾分类驿站,学生志愿者提醒着前来投放垃圾的同学。
自2020年5月1日北京市施行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来,北京林业大学的校园环境悄然发生着变化:垃圾下楼、撤桶并站,校园环境更干净、漂亮了。
在宣传带动及考核激励下,林业大学每4名学生中就有1名主动报名、投身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工作。物业人员和师生志愿者组成专业队伍,在投放站点定时定点督导分类,垃圾分得更精准,校园环境变得更好。
"以前,保洁人员在宿舍楼道里进行垃圾分拣,不仅气味大,而且遇上大风天,垃圾到处飞,他们总是捂着鼻子绕着走。"林业大学大二学生孙嘉靖对此变化感触尤深,"现在,学生宿舍形成内部值日表,定人定时定点下楼进行垃圾分类和投放。"
林业大学推动学生垃圾分类习惯养成是北京各级各类高校文明新风的一个缩影,这股新风也助推了中国首都文明"新时尚"的形成。
吸纳学生参与
北京市教委学校后勤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北京市各级各类学校垃圾分类宣传知晓率、师生参与率、桶站配置率实现全覆盖,成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先行区。
这得益于北京在学校中设立垃圾分类志愿岗位,将学生吸纳入垃圾分类管理工作,提升了学生践行垃圾分类的主动性和获得感。
在北京市第二十中学,74个班级里每个班级有一到两个"站长",每层教学楼内设置可回收物存放站,学生"站长"在固定时间段值守,引导班级将可回收垃圾积累起来"变废为宝",带动全班同学养成良好习惯。
成为"站长"前,初二学生丁姝仪参加了培训,掌握了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过去,废旧纸张、塑料瓶、玻璃瓶等可回收物都与其他垃圾混在一起投放。现在,我的工作就是提醒同学们分开投放,加大对可回收物的资源利用。"
垃圾分类融入课堂
在北京,不少学校将垃圾分类知识融入课堂,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开展资源可回收创新项目和艺术创造,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在通州区贡院小学,看似无用的垃圾经过创意加工,变成了一个个极具美感的装饰品,挂在二层的走廊天花板两边,让同学们感受"变废为宝"的成就感。校长左春云介绍,"双减"实施后,学校利用课后服务时间,把垃圾分类知识有机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
在贡院小学,语文老师以"垃圾也有大用途"为主题创作诗歌;数学老师开展"一张纸有多大""节约用水"等小课题研究;音乐老师和学生们一起创作了《垃圾分类》课桌舞……
海淀区前进小学则将垃圾分类融入美育教育,学生们用废旧纸张、快递包装等可回收物进行艺术创作。酸奶盒变身盆栽、彩色废纸条制成衍纸画、卷纸筒外表画上画做成笔筒……
"垃圾放对了地方就是资源。"前进小学校长王立平说,"近年来,学校通过鼓励学生和家长进行废物再利用、再回收,筹集了10万元爱心公益资金,为远在新疆和田的学校捐建了电影屏幕,让边疆地区的学生们感受到垃圾分类的力量。"
助推文明"新时尚"形成
北京部分中小学还推动学生和家长"结对子",将垃圾分类作为亲子沟通和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将学到的垃圾分类知识,和爸妈分享,并自愿向社区居民进行宣传,手把手教他们进行垃圾分类投放。"北京市通州区梨园学校七年级学生卢念阳,还与爸妈将废旧饮料瓶制作的小铲子挂在社区,方便居民们铲宠物粪便。
卢念阳一家是梨园学校认定的"环保志愿家庭",梨园学校遵循"学校-家庭-社区"的工作路径,充分发挥"小手拉大手"的作用,开展垃圾分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成效明显。
垃圾分类推行后,海淀区前进小学让学生和家长在寒暑假期间,连续21天携手对垃圾分类过程进行记录,推动垃圾分类意识和习惯的养成。
近年来,北京市垃圾分类工作成效明显。截至目前,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达到98%、参与率达到90%以上、自主分类投放准确率达到85%。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说,垃圾分类的实施有赖于社会的广泛参与和不懈努力。在校园中扎实推进垃圾分类,引导广大师生员工在长期坚持中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将更好地发挥对全社会的辐射带动作用。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