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 > 债券

地方国企债券“金身”不保 机构收缩信用债投资战线

中国证券网
2016-03-31 13:47

已收藏

“东特钢事件打破了市场两个‘信仰’,一是地方国企债券不保险,二是国开行承销债券也不保险。”近期,东北特钢违约的消息成了债市圈内热议的事件。随着信用违约向从未发生风险事件的地方国企逐步蔓延,债市投资者开始以更为谨慎的态度来防范中低等级债券信用风险。

记者了解到,由于预期信用边际风险将进一步升级,机构短期策略已经转向利率债以及短久期、高等级信用债。随着二级市场投资者久期普遍降低,一级市场中短融发行占比不断提高,债券市场发行短期化迹象明显。

地方国企刚兑“信仰”打破

3月25日,东北特殊钢集团发布《2015年第一期短期融资券兑付存在不确定性的特别风险提示公告》称,受钢铁行业整体不景气影响,公司近期销售压力很大,库存商品增加,销售回款不及时。公司虽采取了加大回款力度、降低库存,并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等措施,但目前本期债权兑付资金尚未落实。这意味着首家地方国企发行的公募债陷入违约的风口浪尖。

“以前做信用风险分析时,大家对地方国企债券的信赖度还是比较高的,一是因为国企背景兑付能力相对较强,二是这类企业也更为珍视在信用市场的低成本发债的机会,所以更在意自己的评级,轻易不会允许出现违约。”深圳某基金公司信用分析师告诉记者。但随着多个地方国企风险事件发生,机构对地方国企的刚兑“信仰”正逐步打破。

据统计,目前公募债违约主体已达12个,但均为民企或央企,地方国企仍“金身”未破。但近期渤钢、东特钢、桂有色等风险事件不断对地方政府保刚兑形成挑战。在去产能和清理僵尸企业的大环境下,地方政府兜底意愿下降,财政收入下滑也使得兜底能力弱化,地方国企刚兑或将摇摇欲坠。

“若东特钢违约,则将是中国第一例地方国企公募债违约案例。导火索是董事长意外去世引发偿债计划生变,但本质原因则是特钢行业景气度下滑,公司盈利能力大幅恶化、债务负担不断加重引发偿债能力弱化。目前偿债依赖外部救助,地方政府面临是否保刚兑的考验。”海通证券表示。

招商证券则认为,从行业角度考虑,东北特钢事件给我们的经验是要注重观察利润背后的短期流动性风险,通过多个指标来考察企业的现金流情况。

长城基金保本基金经理史彦刚表示,在经济增速中枢下行、叠加经济结构调整的大环境中,传统的产能过剩企业面临日趋严峻的盈利及现金流压力,相关行业的违约事件在此大环境中将变得不再稀奇。

机构收缩信用债投资战线

虽然债市的刚性兑付的逐步打破被业内人士认为是行业发展必然,并可以让善于信用风险甄别的机构获得更高超额收益。但随着信用风险的不断蔓延,短期回避中低评级信用债成为业界共识。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供给侧改革持续深化,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以及清理“僵尸企业”,更多的信用违约将浮出水面,信用边际风险将进一步升级。在此背景下,利率债、短久期高等级信用债仍是机构青睐的投资方向。

“现在信用风险确实有点大,低评级的信用债大家都比较谨慎,目前投资多集中在利率债以及套利策略,信用债还是以高评级为主。”沪上某私募基金经理告诉记者。

中欧基金债券基金经理孙甜也表示,在经济下行、违约事件增多的过程中,信用利差的分化将长期持续。目前,去产能任重道远,在市场洗牌之前,产能过剩行业的企业将注定在债券市场承受更高的信用溢价,因此在选择标的时要慎之又慎。

中信证券表示,在基准利率反弹与信用风险的爆发共振之前,稳健防守,短久期、中评级、调整杠杆侧重于地级市城投债、高景气行业产业债,并通过PPN、资产证券化等创新品种享受制度红利,而后待“泥沙俱下之后,胜者为王之前”,再防守反击方为良策。

招商证券则表示,近期地方国企风险逐渐暴露,投资者需要从谨慎角度来防范中低等级地方国企所面临的风险,同时考察企业状况与地方政府所面临的约束。与此同时,密切关注,东北特钢、渤海钢铁等进展情况。其次从行业角度,注意依然保持盈利的东北特钢爆发短期流动性危机的教训,要注重观察利润背后的短期流动性风险。

评论区

最新评论

最新新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