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面偏紧
受整体市场环境和金融监管加强的影响,近期市场的资金面继续保持偏紧的状态。5月3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仍保持全线小幅上涨的态势。此外,4月份信用债一级市场出现了较多的发行取消和延迟的情况。
发行利率升高的同时,取消和延迟发行的信用债规模也在大幅增加。今年初至4月末,共有约2509.7亿元信用债取消和延迟发行,其中,4月份取消和延迟发行的信用债约1326.3亿元。
发,还是不发?这是个问题!
“发行利率超过7%的信用债已经越来越多了,主要是一些民营企业,最近城投债也上了7%。”5月3日,北京某大型券商信用债主承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4月以来,信用债市场发债利率节节升高,“跟去年同期相比,平均大概上涨了可能有将近200个bp”。
Wind显示,近期发行利率最高的信用债当属4月27日发行的 “17贵州物流园项目债”,主体评级AA,5年期,发行利率7.8%;城投债中,4月18日发行的“17邵东新区债”,主体评级AA-,7年期,发行利率7.1%。
发行利率升高的同时,取消和延迟发行的信用债规模也在大幅增加。
今年初至4月末,共有约2509.7亿元信用债取消和延迟发行,其中,4月份取消和延迟发行的信用债约1326.3亿元。
大规模取消和延迟:这次不一样
2016年4月,债市也出现过信用债集中取消和延迟发行的情况,规模为1240.8亿元。体量与今年4月份相当,但原因则大为不同。
联讯证券研究院分析师李奇霖、张德礼5月2日发布研报称,去年4月,受多家公司密集违约等风险事件的影响,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回落,信用债二级市场出现了调整,并传导至一级发行市场,导致取消和延迟发行的事件集中爆发。
去年5月初,在监管部门和主承的协调下,信用债收益率开始回落,一级市场也逐步常态化。而今年4月份集中取消和延迟发行的原因主要是:严监管下,信用债配置需求减弱以及由此导致的发行利率上升所致。
“需求端接下来会一直比较紧张,同时供给端还有压力,因为二季度是信用债的偿债高峰。”北京某券商固收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由于发行人存在借新还旧的压力,“发行人只能承受较高的发行利率。”
“5月份是个到期高峰,会有不少企业需要借新还旧,而需求端资金并不宽松,5月份很难逆转,所以发行利率进一步上升到超过8%,也是很有可能的。”该分析师说。
发行人“早发早得利”
北京一位券商资管部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2015年-2016年期间信用债发行利率非常低,“一些AAA评级主体可以低到3%左右的水平”,主要原因在于央行货币政策宽松,“是一种货币现象”,但去年下半年以来,金融市场严监管的态势也已非常明显,发债低利率时代,短期内已一去不复返。
该资管部负责人建议,发行人可考虑尽快执行发债计划,“早发早得利。”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发现,发行人实际上已在调整自身,以适应市场。
“从我们经手的项目来看,最后没发出来的债,发行人提供的发债利率上限,离投资人的要求大概在20bp-30bp左右。”前述券商主承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每一次出现取消和延迟发行的情况,发行人的心理预期就会出现调整,但“差距不算太大,说明发行人也在逐渐适应市场的变化”。
“有不少公司债的发行人,是2015年下半年才开始首次发债的,那时候的发行利率低,给他们留下了一个自己资质好的印象,所以他们适应市场变化没那么快,还需要一个过程。”该主承人士说,“现在我们都在给发行人做工作,让他们适当提高利率,或者是缩短债券期限,早点落袋为安。”
李奇霖、张德礼亦在研报中提醒,货币政策和金融市场严监管,将对以往杠杆套利所压低的利率进行纠偏,发行人应尽早适应,提前筹备资金,应对借新还旧压力。
民企发行人下半年压力来袭
中诚信国际5月3日研报指出,5月份到期的信用债到期偿还量总计7722.91亿元,到期规模较大,由于目前监管趋紧,再融资难度有所增加,利率中枢抬升使得融资成本明显上升,在市场多重利空因素考验之下,企业偿债压力加大,信用风险暴露的几率增加。
二季度是2017年信用债到期的高峰。Wind数据显示,4-6月三个月,每个月到期的信用债规模约为5023亿元、5335亿元和4374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4月份信用债发行利率上升较快,但发行只数依然放量。联讯证券研报指出:4月信用债发行数从前值490只继续逆势增加到522只,融资规模也仅从5514亿元下降至5181亿元。
“发行人依旧有较强的融资需求,但考虑到近期发行成本高,所以在发债规模方面往下降一些。”前述券商主承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这说明企业的发债需求依旧比较强劲,后续信用债供给压力依旧较大。
其续称,信用债市场整体的风险,可能会在今年下半年暴露,原因在于,2015年下半年,大量民企入场发债。“很多私募产品结构都是2+1,到2017年下半年就是到了到期回售日,到时候投资者大多会选择回售民企发的债,而这些民企在债市上借新还旧的难度也比较大。”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