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连续两年快速扩容以后,2017年公司债发行规模出现明显下滑。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公司债仅发行1200只1.1万亿元,较2016年锐减超6成。伴随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业务风险的加大和监管层对其发行门槛的提高,再加上今年到期高峰的到来,2018年公司债将迎来明显的“瘦身”。
中国证券业协会日前对原有《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项目承接负面清单指引》进行了修订。根据新的《征求意见稿》,本次负面清单拟修订的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体现了从严监管的思路,具体表现为延长了发行人此前因财务造假或重大违法违规受行政处罚后不得新发债的周期。第二点则是强化对债券募集资金的规范管理。券商承揽的影响会很快传导至发行层面,负面清单修订后,符合条件的发行人数量进一步减少。“这将对私募债发行的规模有明显影响。”有券商分析人士向记者直言。
不过,2017年以来公司债在发行量上明显下降,但是在产品创新方面却有质的飞跃。年中监管层力推公司债创新,先后发布了《关于支持绿色债券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开展创新创业公司债券试点的指导意见》、《创新创业公司非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业务实施细则(试行)》等文件。值得注意的是,新三板创新层股东人数未超过200人的创新创业公司获准在沪深交易所非公开发行可转债。据记者统计,新三板逾1000家创新层挂牌企业可以发行“双创私募可转债”。
“今年以来,交易所债券市场进入到新发展阶段,更加注重发力调整供给结构和风险防控,其中创新品种为更多绿色企业、创新创业公司拓宽了融资渠道。但是,发行负面清单和扎堆到期等因素叠加,2018年公司债存量必将明显‘瘦身’,或将减少至近年新的低点。”上述券商分析人士表述。
也有业内专家认为,整体看,2017年公司债市场的大幅下滑,带来了较低的基数,2018年或有小幅增长,但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大幅增长可能性不高,整体情况不容乐观。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