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 > 股票

万亿机构资金配置新动向:基金量化专户受追捧

中国证券网
2017-08-28 10:11

已收藏

受益于今年上半年大盘指数上行趋势和机构资金配置需求,专户量化投资正在受到越来越多机构资金的关注。目前,机构资金在基金专户上的资产配置规模早已过万亿,万亿机构资金配置出现新动向,量化专户产品规模增长明显。

量化专户产品

受机构资金追捧


北京一家大型基金公司数量投资部负责人告诉记者,他所在的公司近期推出了多个指数量化专户产品,在匹配客户特定风险收益需求下,以指数为基准,但相对收益要比指数有一定的增强,目前机构定制的Smart Beta产品主要是跟踪沪深300、中证800等指数。

北京一家次新基金公司市场部总监也表示,很多银行近期对量化投资的概念比较认可,银行从固收、权益都委托出来很多资金,保险、公募、私募都会去和银行谈合作。该公司推出的“固定收益+”、“量化固收”等新概念很受低风险的机构青睐,他们会有小比例资金进来寻找“往下有底线、往上可比同类产品收益有竞争力”的专户产品。”

量化专户规模

增长明显


在机构资金的追捧下,多家机构的量化专户规模增长明显,但规模增长的产品主要侧重于一般主动量化和被动量化产品,对冲量化专户的规模增长相对有限。

上述北京大型基金公司数量投资部负责人透露,今年以来该公司专户量化规模增长了大约90亿元,主要是保险等长期投资者比较青睐量化产品。具体到产品选择上,机构主要布局的还是指数量化产品,选股因子需要选择成分股,但成分股的权重方式具有多样性,因子也因为打分不同而可以构建不同的组合。这相当于为客户定制指数,满足客户的一些特殊的风险偏好需求。

“海外市场做指数量化做得比较大,通过跟踪标准指数做些增强收益也正在受到国内投资者的认可,机构近期对这类产品很感兴趣。”该负责人称,“这类机构比较喜欢被动量化,而不是主动量化,主动量化的灵活性太强,风险暴露比较大。他们喜欢标准化的被动产品上增加上一些增强策略,希望收益围绕标准指数做些增强效果。而对冲的量化产品在股指期货受限之后,对冲成本很高,绝对收益在投资上难度很大,我们会主动降低风险暴露,压制规模发展。然而,从长远看来,对冲量化产品规模还是很有潜力的,毕竟存在市场需求。”

上述北京次新基金公司市场部总监也称:“基金公司的专户客户主要是银行和保险,但我们公司只有2家银行客户,专户总规模是60多亿元,客户包含了银行、券商和信托等。其中,量化专户有两只,规模各有几亿元,产品是私人银行发行给高净值客户,主要是配债券投资加一些增强收益。虽然现在规模不是很大,但因为有历史业绩,来谈合作的客户并不少,未来这块市场还是很有前景的,是我们公司重点布局的领域。”

竞争激烈管理费低

小公司业务难开展


量化专户的市场需求和规模扩张主要对具备历史业绩和管理经验的基金公司形成利好,但对于刚刚涉足该市场的基金公司而言,在业务拓展上同样举步维艰。

北京一家小型基金公司市场部总监告诉记者,该公司近期也在和银行沟通一款普通的量化专户产品,主要针对银行的高净值客户发售。但由于公司目前缺乏量化产品管理经验和历史业绩,目前机构对公司的产品需求并不大,谈了很久也没有进展。

该总监分析,一方面,上半年大盘蓝筹指数收益不错,稍微做些增强实际上比主动基金业绩还有优势,这对存量产品业绩是利好;另一方面,配置大蓝筹股的大公司上半年产品收益不错,而配置中小创股票较多的中小公司历史业绩乏善可陈,就很难受到机构资金的青睐。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管理费率微薄,对于中小公司而言,专户量化产品形同“鸡肋”。

有基金市场部总监坦言,“这块的市场竞争很激烈,上半年我们固收专户收益报的是5.2%年化收益,上半年股市、债市都不太好,这个收益率还是很有压力的。但客户私下说,有些私募年化收益可以给到12%,私募还是比较敢于加杠杆的。”

同时,由于机构大资金委托资产,做专户的话语权相对更强,专户量化产品的管理费收入并不尽如人意,业内很多通过超额收益后端分成来提升费率。
相关新闻
评论区

最新评论

最新新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