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于2017年港股大牛市,内资券商香港子公司日前拉开了年报预喜序幕。18日,海通证券旗下子公司——海通国际发布2017年业绩预喜公告,截至2017年12月31日,海通国际全年纯利预计将实现突破性增长,与2016年同期相比,涨幅预计约为80%,利润将近翻番。
分析人士认为,内资券商香港子公司2017年业绩预计整体向好。而受益于良好的业绩预期,部分港股中资券商股开年以来强劲拉升,截至1月22日,2018年以来,海通国际、国泰君安国际、信达国际控股的涨幅分别达到31.17%、32.24%、27.91%。
国际业务收入快速增长
海通国际称,公司业绩预期大幅增长主要是基于集团的企业融资、资产管理、财富管理、固定收益、股本业务及投资业务的全面增长。
华泰证券表示,内资券商香港子公司主要业务是经纪和投行,其他的还有资管、孖展(融资)等。2017年受港股牛市行情影响,市场交易量增长比较明显,利好经纪业务;投资业务方面,由于是全球布局,2017年美股市场表现也不错,因此公司收益大幅增长;资管和“两融”也是去年的增量业务。
2017年港股市场表现看,IPO方面,港交所新股发行募集金额为164.27亿美元,位居全球交易所第三位;包括IPO在内的募资总额达到493.46亿元,位居全球交易所第五。
从2017年上半年和三季报业绩来看,国泰君安国际、兴证国际、信达国际控股等内资券商在香港子公司业绩表现都不错。数据显示,国泰君安国际去年上半年实现总收入15.60亿港元,同比增长28.8%,实现税后利润7.26亿港元,同比增长34.2%。兴证国际2017年前三季度收入和净利润已超过2016年全年,同比增长幅度分别达79.8%和58.4%。信达国际控股去年上半年总收入1.24亿港元,相比2016年同期上升30%,其中营业收益为9676万港元较去年上升31%。
西证国际证券表示,2017年上半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9061.4万港元,同比增长1009.38%。
记者查阅上述公司2017年半年报发现,就业绩增长的原因,均提到受益于港股市场环境的回暖。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恒生指数上涨35.99%,领跑全球股市,其中上半年恒生指数上涨17.16%。不过,从股价表现来看,兴证国际和西证国际证券,截至1月22日,2018年以来仍分别下跌5.93%、13.16%。
“资本市场开放+走出去”带来机遇
就内资券商在香港发展的情况,国泰君安国际曾表示,2000年,香港内资券商只有少数几家,华资、外资为主,市场份额90%以上。现在华资淡出,内资和外资在各项业务为50%。投行方面中资券商业务占比达到90%,经纪业务中资券商60家左右,国泰君安国际和海通国际占第一梯队,占比均在1%左右。发债约90%项目被内资券商包揽。
整体看,华泰证券表示,当前内资券商香港子公司的主要业务还是服务内地客户,业务主要是境内境外联动,如协助内地公司去香港市场IPO、跨境并购。除了一些大的内资券商香港子公司,在香港布局比较久,已有一定名气,近几年开始扭亏为盈;其他中小型内资券商香港子公司基本还不盈利,处于布局阶段。
数据显示,2017年,港股市场新上市公司数量为174家,较2016年增加38.1%,其中,在港交所上市的内地企业共计55家,占当年的32%。值得注意的是,在香港首次公开招股集资额前五位的公司全部为内资企业。而负责为这5家公司联席保荐的机构共19家,其中10家为内资券商。
作为内资券商海外业务的桥头堡,对香港子公司的布局成为必不可少的一步。记者了解到,内地主要券商均在香港设有子公司,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
2017年6月,招商证券称,公司向招商证券国际有限公司增资23亿港元,并由招证国际向招商证券(香港)有限公司增资20亿港元。
本月18日,银河证券公告称,通过其全资子公司——中国银河国际与马来西亚联昌集团(CIMB)完成了联昌证券国际私人有限公司50%股权的买卖交割。对此,银河证券表示,推进联昌证券收购项目,是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响应中国证监会鼓励内地券商走出去的具体体现。
机构人士分析指出,内资券商设立香港子公司主要是看好未来内地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境内外市场联动带来的机会;此外“一带一路”等政策的提出,给内地券商带来了业务布局机遇。这些布局基本是依托香港子公司,原因是,香港子公司有境外业务牌照优势;有利于接触成熟资本市场,借鉴经验;看好海外业务未来发展空间,利于提前布局。
展望未来,华泰证券认为,内资券商海外业务未来发展情况,与内地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程度,内地企业走出去情况,境内外市场联动情况有很强的关联性。协助国际客户走进来,和内地企业走出去是内资券商海外业务布局的重点领域。例如,随着沪深港通开通、A股被纳入MSCI,国内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在加速,这会给内资券商带来较多的机会。
分析人士认为,内资券商香港子公司2017年业绩预计整体向好。而受益于良好的业绩预期,部分港股中资券商股开年以来强劲拉升,截至1月22日,2018年以来,海通国际、国泰君安国际、信达国际控股的涨幅分别达到31.17%、32.24%、27.91%。
国际业务收入快速增长
海通国际称,公司业绩预期大幅增长主要是基于集团的企业融资、资产管理、财富管理、固定收益、股本业务及投资业务的全面增长。
华泰证券表示,内资券商香港子公司主要业务是经纪和投行,其他的还有资管、孖展(融资)等。2017年受港股牛市行情影响,市场交易量增长比较明显,利好经纪业务;投资业务方面,由于是全球布局,2017年美股市场表现也不错,因此公司收益大幅增长;资管和“两融”也是去年的增量业务。
2017年港股市场表现看,IPO方面,港交所新股发行募集金额为164.27亿美元,位居全球交易所第三位;包括IPO在内的募资总额达到493.46亿元,位居全球交易所第五。
从2017年上半年和三季报业绩来看,国泰君安国际、兴证国际、信达国际控股等内资券商在香港子公司业绩表现都不错。数据显示,国泰君安国际去年上半年实现总收入15.60亿港元,同比增长28.8%,实现税后利润7.26亿港元,同比增长34.2%。兴证国际2017年前三季度收入和净利润已超过2016年全年,同比增长幅度分别达79.8%和58.4%。信达国际控股去年上半年总收入1.24亿港元,相比2016年同期上升30%,其中营业收益为9676万港元较去年上升31%。
西证国际证券表示,2017年上半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9061.4万港元,同比增长1009.38%。
记者查阅上述公司2017年半年报发现,就业绩增长的原因,均提到受益于港股市场环境的回暖。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恒生指数上涨35.99%,领跑全球股市,其中上半年恒生指数上涨17.16%。不过,从股价表现来看,兴证国际和西证国际证券,截至1月22日,2018年以来仍分别下跌5.93%、13.16%。
“资本市场开放+走出去”带来机遇
就内资券商在香港发展的情况,国泰君安国际曾表示,2000年,香港内资券商只有少数几家,华资、外资为主,市场份额90%以上。现在华资淡出,内资和外资在各项业务为50%。投行方面中资券商业务占比达到90%,经纪业务中资券商60家左右,国泰君安国际和海通国际占第一梯队,占比均在1%左右。发债约90%项目被内资券商包揽。
整体看,华泰证券表示,当前内资券商香港子公司的主要业务还是服务内地客户,业务主要是境内境外联动,如协助内地公司去香港市场IPO、跨境并购。除了一些大的内资券商香港子公司,在香港布局比较久,已有一定名气,近几年开始扭亏为盈;其他中小型内资券商香港子公司基本还不盈利,处于布局阶段。
数据显示,2017年,港股市场新上市公司数量为174家,较2016年增加38.1%,其中,在港交所上市的内地企业共计55家,占当年的32%。值得注意的是,在香港首次公开招股集资额前五位的公司全部为内资企业。而负责为这5家公司联席保荐的机构共19家,其中10家为内资券商。
作为内资券商海外业务的桥头堡,对香港子公司的布局成为必不可少的一步。记者了解到,内地主要券商均在香港设有子公司,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
2017年6月,招商证券称,公司向招商证券国际有限公司增资23亿港元,并由招证国际向招商证券(香港)有限公司增资20亿港元。
本月18日,银河证券公告称,通过其全资子公司——中国银河国际与马来西亚联昌集团(CIMB)完成了联昌证券国际私人有限公司50%股权的买卖交割。对此,银河证券表示,推进联昌证券收购项目,是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响应中国证监会鼓励内地券商走出去的具体体现。
机构人士分析指出,内资券商设立香港子公司主要是看好未来内地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境内外市场联动带来的机会;此外“一带一路”等政策的提出,给内地券商带来了业务布局机遇。这些布局基本是依托香港子公司,原因是,香港子公司有境外业务牌照优势;有利于接触成熟资本市场,借鉴经验;看好海外业务未来发展空间,利于提前布局。
展望未来,华泰证券认为,内资券商海外业务未来发展情况,与内地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程度,内地企业走出去情况,境内外市场联动情况有很强的关联性。协助国际客户走进来,和内地企业走出去是内资券商海外业务布局的重点领域。例如,随着沪深港通开通、A股被纳入MSCI,国内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在加速,这会给内资券商带来较多的机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