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些机构资金在底部成功抄底获益后,开始快速的撤出ETF。伴随着今年以来A股市场主要股指不断回升,部分资金开始“恐高”,陆续选择了获利了结。《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截至3月28日,先后撤出宽基ETF的资金已经超过110亿元。
抄底ETF资金面目终揭晓:
中央汇金、银行、保险、券商
在2018年的公募基金市场,ETF产品受到各路资金的加持。尤其在去年下半年,A股市场主要指数在低位徘徊,ETF产品的总规模却稳步攀升。如此大手笔、进场果断的操作方式,不禁让投资者好奇,到底是何方资金在大胆抄底ETF?
基金2018年年度报告的密集披露,也使得这些资金的神秘面纱终于被揭开,不同于去年上半年险资的“孤军作战”,中央汇金、银行、保险、券商、子公司资管计划等机构也频频出现在宽基ETF的股东名单中,且声势浩大。
以当前市场规模最高的权益ETF——华夏上证50ETF为例,其最新披露的2018年年报中,中央汇金仍是该基金的最大持有人,持有该基金67.46亿份。紧随其后的是国泰君安、华夏上证50联接、中国人寿和中信证券。
对于去年规模迎来爆发式增长的创业板ETF,机构资金的增持情况也已浮出水面。创业板ETF的两只龙头基金是易方达创业板ETF和华安创业板50ETF,两只基金的合计规模和份额均占到所有创业板ETF产品规模和份额的90%以上。截至昨日记者发稿,易方达创业板ETF披露了2018年年报,中国人寿增持该基金4.58亿份,持有该基金的比例达到4.88%,坐稳易方达创业板ETF第二大持有人的位置。
事实上,不仅是机构投资者在去年下半年增持ETF,个人投资者也在不断加码。《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发现,在去年下半年,宽基ETF的持有人户数也大幅增长,意味着有大量个人投资者涌入ETF:南方中证500ETF、华夏上证50ETF和易方达创业板ETF,在去年下半年期间的持有人户数分别大增121.21%、41.23%和32.89%。
抄底资金及时锁定收益
110亿元资金快速撤出
不过,随着今年以来A股市场主要指数的快速反弹,机构资金也开始“恐高”。今年以来,部分此前在低位入场抄底ETF的机构资金,已经在陆续撤出ETF。
这与去年全年各路资金追捧ETF的火热形成鲜明对比。比如华夏上证50ETF,该基金在去年年初时的流通份额仅有133.21亿份,截至去年年底其流通份额已经增至211.82亿份;规模爆发最为明显的是华安创业板50ETF,该基金成立于2016年6月份,在去年年初时的流通份额仅有2.9亿份,截至去年年末其流通份额已经迅速超过200亿份,增长了近70倍。
今年以来,截至3月28日,部分机构资金又陆续撤出ETF:华夏上证50ETF的场内流通份额由此前的200多亿份回落至154.19亿份,华安创业板50ETF的场内流通份额由208.97亿份下滑至132.2亿份,易方达创业板ETF的场内流通份额也由153.55亿份下滑至最新的126.95亿份。
不过,不同ETF产品成立的时间相差较大,其单位净值也相差甚大。《证券日报》记者按照ETF在今年以来每一天场内流通份额的变化,以及相关ETF产品在当日的单位净值测算:剔除货币型ETF外,今年以来,已有110.28亿元资金陆续撤出了ETF,而在去年下半年机构资金重点加持的宽基ETF无疑是今年被净赎回的重点对象。
有ETF基金经理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宽基ETF遭遇陆续的资金赎回并非完全意味着这些资金不看好A股市场的后市表现,只能说明此前抄底ETF的部分资金有明显的风险偏好,在获利后选择了及时锁定收益。
需要说明的是,110.28亿元的资金净赎回并非意味着ETF的持有人都在赎回ETF:截至今年3月28日,公募基金市场上157只ETF(不包括货币型ETF)的总规模高达2627.86亿元,110.28亿元资金仅占比不足5%;而在2018年,发生在ETF市场的总交易额达到4990.18亿元,110.28亿元的资金仅占2.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