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120天,A股重组新规完成征求意见,正式开始实施。与市场预期一致,“取消重组上市认定标准中的净利润指标”、“借壳认定窗口期缩短至36个月”、“允许创业板借壳”、“恢复借壳配套融资”这些征求意见稿中的要点,均在新规中得以保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市场对征求意见稿的认可。
从2013年开始,A股并购重组曾有过一次波澜壮阔的热潮,此后因种种原因在2016年、2017年逐渐降温。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重组新规落地,有望为优质资产注入A股上市公司松绑,进一步疏通并购重组供求关系,A股市场借壳生态将渐趋活跃。
窗口期缩短 注入资产提速
此次重组新规调整的要点主要有5个,其中,“取消重组上市认定标准中的净利润指标”是在借壳资产端放松要求,“恢复借壳配套融资”为上市公司资产注入后提供资金支持,“借壳认定窗口期缩短至36个月”、“允许创业板借壳”两个要点则会对现在市场上的存量公司产生影响。
2016年,“史上最严”重组新规出炉,并购重组快速降温。可是汹涌的资本不愿停歇,2016年、2017年,A股公司易主潮仍不断涌动。仅在2016年,就有近百家上市公司出现实际控制人变更。
在投行人士看来,彼时易主增加,是因为资本方不愿退出市场,转而寻求上市公司控制权,待找到合适资产或政策变化后再作打算。此次重组新规将“累计首次原则”的计算期间从60个月进一步缩短至36个月,引导收购人及其关联人在控制公司后加快注入优质资产。
“也就是说,易主3年后,新实控人再注入资产,不管规模多大,都不构成借壳,不需要按借壳的标准来审核。”投行人士解释,“对于那些买了壳想注入资产,但资产质量又暂时达不到IPO标准的实控人而言,现在注入资产的节奏可以加快了。”
倒推计算,2016年、2017年实现易主的相关公司可以加快资产注入的步伐。例如,2016年6月,大连友谊控股股东友谊集团将所持公司28.06%的股权转让给武信投资控股,交易价格为13元/股,后者成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其实际控制人陈志祥变为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彼时,武信投资控股表示,计划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通过资产重组或兼并收购等各种有效途径,不断改善上市公司的经营水平,提升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
此后,大连友谊出售了部分酒店及商业资产,并试图装入武汉信用小贷公司,未能成功。2017年,大连友谊勉强盈利,2018年亏损4.15亿元,主营业务并不乐观。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至少有二三十家上市公司在2016年完成易主,但至今未展开重大资产重组。它们中不乏运营困难、重组需求迫切的“壳公司”,随着重组新规放松,这些公司或加速推进资产注入。
优质创业板壳资源或受追捧
另一备受关注的新规要点则是创业板放开借壳。此前创业板由于不允许借壳,个别绩差公司无法尽快“换血”,影响了市场的流动性。如今,重组新规的出台,将改变创业板小市值公司的生存状态,部分公司有望因此而重获新生。
目前创业板已有多家公司做出过潜在的借壳尝试,例如吉药控股、山鼎设计、达志科技等。
7月10日晚,创业板公司吉药控股发布重大资产重组停牌公告,让人们看到修正药业“借壳”冲击A股的希望。这桩收购如最终达成,将是医药行业最大的借壳案。不过,7月24日晚这个重组就宣告终止了。
梳理A股市场过往著名重组案例,优质资产寻找“壳资源”并非一味求小,而是要根据财务指标、业务状况及大股东状态等多项指标综合筛选。目前,创业板市值低于30亿元的公司约有270家,不少公司其实算不上是合适的“壳资源”。
例如,首先,市值并不是越小越好,如果市值过小,装入较大规模的资产可能导致公众股低于10%,不再符合上市条件。A股历史上著名的借壳案例大多选的都不是“大壳”,而是适中的壳——业务平稳但又欠缺成长性的中小型股票。其次,主业经营稳定令卖壳方更加心里有底,不至于因为存在保壳的压力而仓促交易。再次,上市公司不能有瑕疵,否则会因为“被立案调查”而一票否决。
至于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愿不愿意卖壳,这是非常难以获得的消息,但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及质押情况可作为参考。不过这也仅仅是参考,是否会因重组新规实施而启动重组甚至卖壳,还需拭目以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