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

中国发布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攻关农业"芯片"

新华社,哈尔滨
2021-02-21 21:45

已收藏




新华社哈尔滨2月21日电(记者李建平、王建)21日,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第18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打好种业翻身仗是今年一号文件的重要内容。专家表示,加大种业创新是中国抢占国际种业科技制高点的迫切要求,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的现实需要。

种子被称为农业"芯片"。近年来,中国种子研发能力逐步增强,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但仍有部分作物依赖"洋种子"。去年黑龙江省海伦市向秋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种了1万多亩辣椒,其中1700亩尖椒和近1000亩圆椒使用的是以色列种子。"国外种子虽然贵,但可采三茬,且外形好看、市场认可度高。"该合作社理事长高向秋说。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万建民表示,总体上,中国农业生产用种安全有保障,风险可控;但在一些品种、环节和领域还有不少短板和弱项,比如资源保护利用不够,一些领域育种创新特别是基础原始创新与国际先进水平有差距,玉米、个别蔬菜品种等竞争力不强。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水稻、小麦两大口粮作物品种100%自给,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主粮中玉米育种相对薄弱,"洋种子"占有一定市场。专家表示,中国在培育玉米品种源头的种质资源或育种技术方面,与国外还有差距。

部分蔬菜种子对国外的依赖较严重。根据中国种子贸易协会的数据,2019年,中国蔬菜种子进口2.24亿美元,占进口额的一半以上。黑龙江省农科院园艺分院研究员张慧说,比如西兰花等蔬菜,"洋种子"占比超过80%。

今年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深入实施农作物和畜禽良种联合攻关。实施新一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和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尊重科学、严格监管,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加强育种领域知识产权保护。

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等多位专家认为,没有优良的种子,不仅粮食安全保证不了,农业安全也可能被别人扼住要害。种业的竞争关系到整个国家、整个农业产业的竞争能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要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必须更加清醒地认识种业的基础性、战略性意义,加快农业现代化,更迫切需要打种业翻身仗。特别是掌控种质资源,加大科技攻关,选育优良品种,从种源上解决农业生产面临的实际瓶颈制约,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为端稳中国饭碗提供坚实支撑。
评论区

最新评论

最新新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