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巴伐利亚州政府日前向总理安格拉·默克尔发出"最后通牒":如果她领导的联邦政府继续允许难民大量涌入德国,就"法庭见"。今年以来,大量来自叙利亚、伊拉克、利比亚等西亚北非国家的难民涌入欧洲,造成二战以来最严重的难民危机。
国际分析人士指出,此次难民危机并非突发之祸,其最重要的诱因之一是2011年前后西亚北非发生的"颜色革命"。美国等西方国家支持的颜色革命不但没有让西亚北非国家收获"民主改造"的果实,反而让这些国家陷入无休止的混乱、冲突,导致几百万难民流离失所。
颜色革命后遗症严重
9月初,仅有三岁的叙利亚小难民艾兰·库尔迪在偷渡去希腊路上溺亡,尸伏土耳其海滩。他的死亡,令难民危机以一种极具冲击力的方式呈现在世人面前。 据联合国统计,叙利亚危机已导致1200万人丧失家园,其中400多万人逃至周边国家。涌入欧洲的难民中,大部分来自叙利亚。联合国称,叙利亚危机导致了"冷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
中东政治战略论坛主席萨米尔·加塔斯说:"美国的干预、其地区盟友对叙利亚反对派的武装和支持酿成了这场灾难,叙利亚正在面临国家分裂的危机。" 事实上,除叙利亚外,突尼斯、埃及、也门……都成为美国推动颜色革命的试验场,而方式如出一辙--鼓动反政府势力以"民主自由"为口号,通过大规模街头游行和广场集会给这些国家当时的政权施加巨大压力,并最终导致这些政权崩溃。
所有经历了颜色革命的西亚北非国家并没有变得更好,反而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强人倒台后的替代政权被事实证明未能给国家带来稳定与发展。新上台的领导者不但没有实现有效治理,而且未能弥合颜色革命带来的社会分裂,多国政局面临碎片化危险。
在美国鼓吹的人权状况方面,颜色革命之后的这些国家也没有好转,新政权普遍收紧了社会政策,加强了对民众的控制。例如,一些国家的警察权力不断扩张,逮捕反对派人士的例子屡见不鲜。 埃及开罗大学教授赛义德·拉万迪说:"革命意味着改变,但在阿拉伯世界的改变是摧毁性的,这些改变为地区里的国家塑造了新的敌人:恐怖主义和分裂主义。"
美国意在实现自身利益
拉万迪认为,颜色革命前,西亚北非各国病症不同,美国却开出了相同的药方--生搬硬套地移植西方民主。"不能对症下药的后果就是,地区均势被打破之后,无法建立新的秩序,从而陷入了长时间的混乱,叙利亚正是最突出的表现"。
颜色革命之前,一些西亚北非国家确实存在不少积弊,例如,领导人长期执政导致的政策僵化、社会停滞等,社会矛盾不断积累。但是,拉万迪强调,民众寻求变革的愿望被美国利用了。
在金字塔研究中心教授尤斯里·阿扎巴维看来,美国制造混乱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保护以色列的安全;二是借助混乱帮助亲美政权上台。 阿扎巴维说:"美国对中东地区的自由派人士以及活动分子一向有很大影响力,利用这些影响力,美国推动有利于自己的议程,影响这些国家的年轻一代,使其对西方制度产生亲近并视其为理想政治制度。" 在突尼斯、埃及、利比亚等国的颜色革命中,美国支持游行示威者或广场集会者,打着民主和自由的旗号,推翻与美国不亲密的本国政权,以自由派人士或伊斯兰组织取而代之。
加塔斯说,对于伊斯兰运动,尤其是穆兄会在埃及、叙利亚、利比亚和突尼斯的分支,美国都在背后提供支持。革命之前,美国以维护反对派利益的名义保护这些组织。
美国对于自由派人士和青年的影响,是其可以推动"颜色革命"的主要工具。颜色革命之后,美国更容易引导这些本来就亲美的人士推行符合美国地区利益的政策。
难民危机严重殃及欧洲
颜色革命之后,该地区国家不但陷入动荡和冲突,而且催生了猖獗的恐怖主义和汹涌的难民潮。眼下,美国和欧洲不得不面对颜色革命产生的负面溢出效应。
在叙利亚,反政府势力在用非暴力手段未能推翻巴沙尔政权之后,便走上了暴力对抗之路,导致国家陷入了全面内战,而西方国家则为反政府势力提供资金、培训和武器。极端组织"伊斯兰国"趁着战乱之机,占领了叙利亚和伊拉克两国边境地区大片土地,对下辖的民众实行严苛的伊斯兰教法,对不同教派的民众进行屠杀。面对内战和极端组织的威胁,成千上万的叙利亚人除了出逃,几乎别无选择。
拉万迪认为,如果叙利亚危机得不到解决,欧洲难民潮只会愈演愈烈。 德国政府报告显示,今年可能有高达150万难民涌入德国寻求避难,是去年的数倍。这一数字几乎比德国政府先前预计的80万人翻了一番。
数目庞大的难民不可避免地要给接收国带来沉重负担。接收国面临着如何向难民提供衣食、居住、医疗、教育和就业援助,如何让难民融入本国社会等问题。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就会为社会安定埋下隐患。
德国情报机构日前警告说,近几个月,德国境内的宗教极端人员迅速增加,"伊斯兰国"等极端组织可能在难民中招募武装人员,这些情况令人忧虑。
欧洲向难民敞开大门的同时,作为难民问题根源之一的美国却在难民问题上敷衍了事,招致国际舆论的许多批评。 美国国务卿克里上月在访问德国时宣布,美国明年将接收1万名叙利亚难民。这与欧洲国家,特别是德国今年接收的难民数量相去甚远,根本不匹配美国应该承担的对难民问题的责任。
德国马歇尔基金会分析师伊恩·勒瑟尔指出:"在欧洲与中东之间形成的不稳定态势,将是欧洲未来所处战略环境的一大特点。如果难民大量涌入而美国坐视不理,可能会分裂跨大西洋关系。因为很多欧洲人都认为难民潮是美国干预叙利亚政策失败的后果。"
国际分析人士指出,此次难民危机并非突发之祸,其最重要的诱因之一是2011年前后西亚北非发生的"颜色革命"。美国等西方国家支持的颜色革命不但没有让西亚北非国家收获"民主改造"的果实,反而让这些国家陷入无休止的混乱、冲突,导致几百万难民流离失所。
颜色革命后遗症严重
9月初,仅有三岁的叙利亚小难民艾兰·库尔迪在偷渡去希腊路上溺亡,尸伏土耳其海滩。他的死亡,令难民危机以一种极具冲击力的方式呈现在世人面前。 据联合国统计,叙利亚危机已导致1200万人丧失家园,其中400多万人逃至周边国家。涌入欧洲的难民中,大部分来自叙利亚。联合国称,叙利亚危机导致了"冷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
中东政治战略论坛主席萨米尔·加塔斯说:"美国的干预、其地区盟友对叙利亚反对派的武装和支持酿成了这场灾难,叙利亚正在面临国家分裂的危机。" 事实上,除叙利亚外,突尼斯、埃及、也门……都成为美国推动颜色革命的试验场,而方式如出一辙--鼓动反政府势力以"民主自由"为口号,通过大规模街头游行和广场集会给这些国家当时的政权施加巨大压力,并最终导致这些政权崩溃。
所有经历了颜色革命的西亚北非国家并没有变得更好,反而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强人倒台后的替代政权被事实证明未能给国家带来稳定与发展。新上台的领导者不但没有实现有效治理,而且未能弥合颜色革命带来的社会分裂,多国政局面临碎片化危险。
在美国鼓吹的人权状况方面,颜色革命之后的这些国家也没有好转,新政权普遍收紧了社会政策,加强了对民众的控制。例如,一些国家的警察权力不断扩张,逮捕反对派人士的例子屡见不鲜。 埃及开罗大学教授赛义德·拉万迪说:"革命意味着改变,但在阿拉伯世界的改变是摧毁性的,这些改变为地区里的国家塑造了新的敌人:恐怖主义和分裂主义。"
美国意在实现自身利益
拉万迪认为,颜色革命前,西亚北非各国病症不同,美国却开出了相同的药方--生搬硬套地移植西方民主。"不能对症下药的后果就是,地区均势被打破之后,无法建立新的秩序,从而陷入了长时间的混乱,叙利亚正是最突出的表现"。
颜色革命之前,一些西亚北非国家确实存在不少积弊,例如,领导人长期执政导致的政策僵化、社会停滞等,社会矛盾不断积累。但是,拉万迪强调,民众寻求变革的愿望被美国利用了。
在金字塔研究中心教授尤斯里·阿扎巴维看来,美国制造混乱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保护以色列的安全;二是借助混乱帮助亲美政权上台。 阿扎巴维说:"美国对中东地区的自由派人士以及活动分子一向有很大影响力,利用这些影响力,美国推动有利于自己的议程,影响这些国家的年轻一代,使其对西方制度产生亲近并视其为理想政治制度。" 在突尼斯、埃及、利比亚等国的颜色革命中,美国支持游行示威者或广场集会者,打着民主和自由的旗号,推翻与美国不亲密的本国政权,以自由派人士或伊斯兰组织取而代之。
加塔斯说,对于伊斯兰运动,尤其是穆兄会在埃及、叙利亚、利比亚和突尼斯的分支,美国都在背后提供支持。革命之前,美国以维护反对派利益的名义保护这些组织。
美国对于自由派人士和青年的影响,是其可以推动"颜色革命"的主要工具。颜色革命之后,美国更容易引导这些本来就亲美的人士推行符合美国地区利益的政策。
难民危机严重殃及欧洲
颜色革命之后,该地区国家不但陷入动荡和冲突,而且催生了猖獗的恐怖主义和汹涌的难民潮。眼下,美国和欧洲不得不面对颜色革命产生的负面溢出效应。
在叙利亚,反政府势力在用非暴力手段未能推翻巴沙尔政权之后,便走上了暴力对抗之路,导致国家陷入了全面内战,而西方国家则为反政府势力提供资金、培训和武器。极端组织"伊斯兰国"趁着战乱之机,占领了叙利亚和伊拉克两国边境地区大片土地,对下辖的民众实行严苛的伊斯兰教法,对不同教派的民众进行屠杀。面对内战和极端组织的威胁,成千上万的叙利亚人除了出逃,几乎别无选择。
拉万迪认为,如果叙利亚危机得不到解决,欧洲难民潮只会愈演愈烈。 德国政府报告显示,今年可能有高达150万难民涌入德国寻求避难,是去年的数倍。这一数字几乎比德国政府先前预计的80万人翻了一番。
数目庞大的难民不可避免地要给接收国带来沉重负担。接收国面临着如何向难民提供衣食、居住、医疗、教育和就业援助,如何让难民融入本国社会等问题。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就会为社会安定埋下隐患。
德国情报机构日前警告说,近几个月,德国境内的宗教极端人员迅速增加,"伊斯兰国"等极端组织可能在难民中招募武装人员,这些情况令人忧虑。
欧洲向难民敞开大门的同时,作为难民问题根源之一的美国却在难民问题上敷衍了事,招致国际舆论的许多批评。 美国国务卿克里上月在访问德国时宣布,美国明年将接收1万名叙利亚难民。这与欧洲国家,特别是德国今年接收的难民数量相去甚远,根本不匹配美国应该承担的对难民问题的责任。
德国马歇尔基金会分析师伊恩·勒瑟尔指出:"在欧洲与中东之间形成的不稳定态势,将是欧洲未来所处战略环境的一大特点。如果难民大量涌入而美国坐视不理,可能会分裂跨大西洋关系。因为很多欧洲人都认为难民潮是美国干预叙利亚政策失败的后果。"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