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主权财富基金成立于2007年,当时轰动一时。它本应是一种工具,通过大额交易帮助将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投资到海外。
大约有十来年,它一直是这么运作的。在金融危机最为严重的时候,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投”)向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注资56亿美元以稳定这家陷入困境的银行,使其在这家公司的持股比例最终达到10%。该基金试图效仿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 Pte,后者以雄心勃勃的海外投资而闻名。
中投如今是全球第二大主权财富基金,资产达近一万亿美元,但似乎并不成功。自2012年之后,该基金就再未收到任何用于海外投资的新资金。2012年,在最初2000亿美元启动资金的基础上,该基金曾另获得了500亿美元资金。
其新董事长也未必能改变这种状况。原交通银行董事长彭纯将出任中投董事长,这意味着,空缺两年的中投董事长一职终于补齐。彭纯于2018年2月起担任交通银行董事长,此前曾担任5年的交通银行副董事长。前任中投公司董事长丁学东于2017年2月被调往国务院。
在资产规模排名中国银行业第五的交通银行任职时,彭纯为国际化所做的努力进展缓慢。对于希望中投重现昔日辉煌的市场观察人士来说,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信号。2018年,交通银行海外营收跃至132.9亿元,占其全部净收入的6.2%,而2017年的数据分别为115.3亿元和5.8%。交通银行在海外的业务也表现平平,占总资产的8.7%,落后于中国银行以及中国工商银行。
对中投来说,造成这种状况的部分原因可归结至无董事长在位的那几年。该基金对大宗商品公司的投资失利,并在对摩根士丹利的纾困中蒙受损失,在此之后,该基金可能也倾向于谨慎。中投公司于2018年退出持股十多年的黑石集团,早年间也遭遇过账面损失。
中投最近的一次大型海外投资是在2017年以122.5亿欧元(142亿美元)的价格从黑石集团的房地产基金手中收购欧洲物流公司Logicor,这是中投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收购。这笔交易之所以吸引了不少关注是因为其背景是中国政府当时正努力遏制资本外流,并连续打击全球房地产交易。这也与该基金近期的努力形成了鲜明对比,后者更为被动,规模也更小。2018年,中投与爱尔兰投资了一只1.5亿欧元的科技基金,与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 Group Inc.)投资了一只15亿美元的基金,二者均关注在中国拥有商业利益的美国公司。
对外,中投不仅面临着世界对中国收购的怀疑,而且还面临着一个缺乏吸引力的投资背景。该公司总经理上月向彭博表示,中投2017年的海外投资营收为近年来最佳水平,2018年的表现“当然”更糟,原因在于全球市场波动。
中投希望通过减少波动性较大的股票投资、转而投资于另类资产从而获得稳定回报的愿望可能会适得其反。自2016年以来,房地产已成为投资禁区。对冲基金和私募基金需要有人才库,而过去一年里,中投有大批人才离职。
来源:彭博 译者:Jennifer Lu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