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金旼旼 杜静 樊宇
90年前的今天,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市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暴跌11%,史称"黑色星期四"。这次暴跌,拉开了一系列美股暴跌序幕:四天后的"黑色星期一",道琼斯指数暴跌13%,其后的"黑色星期二"再度暴跌12%……
旋即,美国历史上最惨烈的股市暴跌,逐步演化为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全球经济危机。危机从1929年绵延至1930年代末,美国约四分之一的劳动力失业,数千家银行倒闭;萧条不仅肆虐美国,更席卷全球。这次经济危机因此被冠以"大萧条"之名。
美联储前主席、大萧条研究专家本·伯南克曾说:"如果你想了解地质学,就去研究地震;如果你想了解经济学,就去研究美国和世界经济遭遇的最大灾难。"
大萧条是经济学研究的富矿,并且在不同历史节点,总能令人"温故知新"。其原因在于,大萧条并非一个单点爆发的金融危机,而是绵延多年的复合型危机;造成危机的并非一个错误,而是一连串错误:财政政策错误、货币政策错误、金融监管错误、贸易政策错误……
因此,对大萧条的反思可以有许多不同的侧面: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的关系、价格管制等政府干预的有效性问题、政府救助的道德风险问题、1930年关税法带来的二次伤害等。
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经济学界对大萧条的反思集中在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应对上。譬如,美联储吸取大萧条教训,积极动用货币政策避免市场恐慌性出清,并创造性地利用量化宽松政策限制了金融危机的破坏范围和延续时间。这种基于反思的政策创新,成功避免了大萧条重演。
如今,金融危机十年已过,当下再次温故90年前爆发的那场危机,具有新的意义,尤其是一场源于美国国内的金融危机,是如何不断恶化,并演化为全球危机的?这其中的关键在于1930年关税法,即《斯穆特-霍利关税法》。美国在国内危机肆虐之际诉诸保护主义举措,是造成危机从一国向全球、从经济局部向经济全局外溢的重要原因。
1930年6月,时任美国总统胡佛签署《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对两万多种进口商品加征高额关税,引发美国主要贸易伙伴报复,并演化为全球贸易战。1930年关税法试图通过贸易保护主义来确保美国利益优先,是试图用一个错误去解决另一个错误,其效果如抱薪救火,反而导致经济萧条严重恶化。
回望这段历史,对当今世界尤其有意义。
首先,任何背离经济学常识的贸易政策,只会招致经济危机。1930年5月5日,1028名经济学家联名致信美国政府反对关税法。
这封联名信写道:"我们深信提高保护性关税是错误的。关税总体而言将增加国内消费者必须支付的价格。更高水平的保护将提高生活成本并伤害多数美国公民。"近一个世纪过去了,但经济学的基本规律并没有改变。
其次,贸易保护主义伤害最深的,恰恰是保护主义试图保护的群体。1930年关税法的立法背景,和政治脱不了关系,其初衷在于时任共和党总统胡佛保护农民利益的竞选承诺。
胡佛政府试图提高关税,来保护美国农民在国内市场的利益。但其结果是,关税以及贸易伙伴的反制措施,不仅导致美国出口骤降,更导致农产品价格暴跌。在危机前已经债务负担沉重的农民,反而成了最大、最直接的受害者,出现大面积破产。
这段历史和当下的一些情形又何其相似。在正常的国际贸易流被打乱之后,受害最严重的反而是普通的农民、工人和消费者,而这些群体却往往正是政治口号保护的对象。
再次,加征高额关税及其引发的贸易报复,将不仅损害贸易,还可能损害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1930年关税法实施后造成的农业危机,在美国中西部农业州引发一连串银行倒闭危机,进而加剧更大范围的银行业危机,并给美国的货币供应量和货币政策带来巨大压力。
当下,虽然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整体状态明显好于20世纪30年代,但贸易争端给货币政策带来的风险却是类似的。在美国失业率创新低之际,金融市场却罕见出现"钱荒",导致美联储在降息之外,不得不通过扩张资产负债表和延长回购来确保美元供应充分。
历史不会重演但会押韵,经济萧条往往都是错误政策的后果。回看90年前爆发的那场危机,当知摈弃贸易保护主义,避免引发贸易、金融、经济危机连锁反应,符合全球经济利益。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