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或控股韶能股份 前海人寿钟爱哪些公司?
停牌3个月的韶能股份(000601,收盘价13.18元)举牌事件再现进展。昨日(11月17日),韶能股份公告称,前海人寿拟通过32亿定增入主韶能股份,资本大佬姚振华或成为新掌舵人。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资本市场上屡现的举牌身影中,险资出手阔绰,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今年以来,前海人寿还举牌了万科A(000002,收盘价14.00元)、中炬高新(600872,收盘价14.48元)、南宁百货(600712,收盘价8.75元)、明星电力(600101,收盘价13.71元)和合肥百货(000417,收盘价9.98元)等多家上市公司。
险资入主在即
资本市场上风云变幻随时上演。此前韶能股份8月14日公告称,前海人寿举牌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15%;原大股东韶关市工业资产有限公司以14.43%的持股比例退居第二大股东。仅仅4天后,韶能股份便发布停牌公告称,应公司二股东韶关市工业资产有限公司的要求,筹划重大事项。
二股东是否期望通过重组来夺回大股东的交椅?各方对此议论纷纷。
有意思的是,昨日韶能股份公告称,公司决定终止资产重组,且公司第一大股东前海人寿与第二大股东韶关市工业资产有限公司握手言和、达成一致,决定筹划非公开发行股票事宜。
韶能股份昨日公告称,公司拟向前海人寿、钜盛华非公开发行募资不超32亿元,拟用于进一步扩大公司清洁能源装机规模,并完善新能源汽车及工业机器人核心部件的产业布局。发行完成后,前海人寿及一致行动人钜盛华合计持股比例将由15%增至可能超过30%,公司实际控制人可能变更为姚振华。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公司股票于11月17日复牌后,携22.4亿元巨额成交收盘。从8月14日宣布前海人寿举牌到二股东要求停牌,再到昨日宣告终止重组、大股东二股东握手言和宣布定增后,韶能股份股价已从8月13日收盘时的11.40元涨至昨日收盘时的13.18元,4个交易日涨15.6%。
前海人寿“喜好”广泛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资本市场屡现的举牌身影中,险资出手阔绰,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值得一提的是,险资似对金融股情有独钟,兴业银行(601166,收盘价16.06元)今年被人保财险公司和寿险公司举牌,累计买入6.08亿股,涉及金额约95亿元;富德人寿也连续三次大举买入浦发银行(600000,收盘价17.44元),火力甚猛,累计耗资或达433亿元。
不过,前海人寿举牌的口味似乎稍有不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除了韶能股份,前海人寿今年还举牌了万科A(000002,收盘价14.00元)、中炬高新(600872,收盘价14.48元)、南宁百货(600712,收盘价8.75元)、明星电力(600101,收盘价13.71元)和合肥百货(000417,收盘价9.98元)等多家上市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7月以来,“宝能系”三度举牌房地产巨头万科A,操刀者正是“宝能系”旗下两家公司钜盛华和前海人寿。截至8月26日,“宝能系”共持有万科15.04%股份,其中,钜盛华持8.38%,前海人寿持6.66%,“宝能系”也借此成为万科A第二大股东。
前海人寿在今年9月的表现也相当激进,9月23日~29日期间,前海人寿继续在二级市场增持中炬高新,持股比例从15.11%增加至20.11%,加上计划定增部分,前海人寿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公司股票比例预计达42.01%。从最新三季报显示,十大股东中,前海人寿已排在首位。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调味品行业的中炬高新,前海人寿似乎还青睐低迷的商业零售板块。前海人寿9月举牌合肥百货,权益变动后,持有合肥百货3907万股,占合肥百货总股本的5.01%,期间合肥百货股价一度涨停;明星电力几乎与合肥电力同时宣布前海人寿举牌;10月,南宁百货获前海人寿二度举牌,南宁百货10月22日公告称,截至当日,前海人寿再次增持公司股份2723.42万股
【相关新闻】
“举牌”大军扩容 私募险资齐发力
临近年底业绩压力倍增,各路资本的逢低增持甚至“举牌”再次进入高峰。信息时报记者根据公司公告统计,进入四季度以来,两市已有11家公司被机构“举牌”。继生命人寿、前海人寿等险资频繁扫货之后,私募基金也加入了“举牌”大军。
险资频频举牌上市公司
近来,A股市场逐渐回暖,各路资本的逢低增持甚至举牌再次形成一股潮流,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险资。
PPP投资增量可观 险资酝酿积极介入
随着重大工程项目投入的资金增长预期进一步加强,公私合作模式(PPP)正成为资本市场上备受关注的投资方式。记者近日了解到,全国社保基金和保险资金都在关注PPP相关项目的对接工作,考虑择机介入投资,部分机构和地区已经有所尝试。业内人士表示,PPP项目与长线资金契合度高,在寻找优质资金对接的过程中,保险资金介入潜力和空间都较可观,未来的投资增量值得期待。不过,保险资金仍需注意分散投资风险,审慎分析研判各项投资指标,规避高风险项目。
险资巨头“资产池”换血 国寿偏爱国改股
险资,尤其实力雄厚的几大保险公司如安邦、平安、新华以及国寿等,其作为资本市场上庞大而稳健的资金,其投资风格以长线、保守为主,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扫描到了具备市场长期预期的标的。
PPP投资增量可观 险资酝酿积极介入
随着重大工程项目投入的资金增长预期进一步加强,公私合作模式(PPP)正成为资本市场上备受关注的投资方式。记者近日了解到,全国社保基金和保险资金都在关注PPP相关项目的对接工作,考虑择机介入投资,部分机构和地区已经有所尝试。业内人士表示,PPP项目与长线资金契合度高,在寻找优质资金对接的过程中,保险资金介入潜力和空间都较可观,未来的投资增量值得期待。不过,保险资金仍需注意分散投资风险,审慎分析研判各项投资指标,规避高风险项目。
PPP投资机遇受关注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谢旭人曾表示,今年要进一步加强基金投资科学精细管理,扎实做好各大类资产的投资运营工作,内容之一即抓住国家推广运用PPP模式机遇,探索投资创新型产业基金,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项目。
保险机构也在摩拳擦掌。保险业内人士表示,部分保险资金的投资事实上已经部分验证了PPP模式的可行性。一方面,PPP项目引入长线资金后,可以更充分地依据投资风险偏好配置资源;另一方面,PPP项目对保险机构优化资产负债工作也有所帮助。
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许维鸿认为,未来应建立全国性、混合所有制股东结构的PPP项目融资非标交易平台,以解决地方政府日益多样化的PPP项目投融资和二级市场流动性问题。立足平台潜在PPP项目增量,保险类资金的非标产品投资需求值得期待。“保险资金投资周期较长,往往可以穿越经济周期,适合对接PPP这类资产回报周期较长、资金体量较大的基础设施项目;此外,保险资金的稳定性特征决定了保险机构风险偏好相对稳定,更偏好投资收益率适中、流动性和安全性较好的资产。长期利率下行趋势下,传统上基于房地产资产溢价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非标产品供给出现"断崖",PPP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长期的优质资产完全可以及时跟进。”
许维鸿表示,随着人民币国际化不断推进,亚投行和丝路基金的组建,“一带一路”战略加速实施,沿线国家和中国相关省份的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需求巨大,应考虑建设面向全国、以省市县PPP项目资产为基础、以互联网思维为导向的电子化交易平台,无论是投资者来源、交易币种还是项目地域边界,都具有广阔的可持续发展潜力。
事实上,部分地区已经尝试开展项目对接工作。如广东保监局近期组织人保资产、平安资产、阳光资产等11家公司参加相关推介会;广东保监局正积极支持保险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参与PPP项目。
政策“红包”惠及多领域
9月30日,财政部联合国内十大金融机构共同发起设立中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融资支持基金,总规模1800亿元。该基金将作为社会资本方重点支持公共服务领域PPP项目发展,提高项目融资的可获得性。
东兴证券分析师谭凇认为,基金的成立是财政金融深化合作、共同支持PPP项目发展的重要探索,对创新财政金融支持方式、优化PPP项目融资环境、促进PPP模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农村建设、公共文化传媒、节能环保等在内的多个领域将因此受益。
广发证券分析师认为,环保类项目在已推出的PPP项目中占有一定比例,预期伴随融资条件的改善、长期资金的进入和项目设计的优化,以及政策催化和订单快速释放,环保行业有望迎来项目释放期,环保板块的投资机会值得看好。不过,再融资的进度对PPP主题投资影响较大,投资者应关注各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推进速度。
“行业龙头+小市值弹性+地方国企”这一PPP投资主线也开始受到重视。在业内人士看来,行业龙头公司占据融资能力、人脉资源、项目经验等优势;小市值公司通过承接大型PPP项目,具备跨越式成长的最佳机会,若再融资通道畅通,则其市值弹性较大;地方国企或将被投射为原地方融资平台的公用事业融资功能,在国企改革背景下,通过资产整合注入、管理层激励、PPP项目承接等带来新的成长性。
PPP类项目大量推出,以工程建设类项目为主,资金需求庞大,“融资难”成为项目落地的最大制约因素。邵帅表示,全国范围看,目前各地已推出的PPP项目多达1800个,总投资高达3.4万亿元,PPP项目建设需求旺盛。然而,与项目旺盛推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由于PPP类项目普遍存在收益率低、投资回收期长以及政府支付信用等因素,社会资本积极性不高,导致实际落地项目较少。
民生证券分析师认为,今年以来,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PPP发展的措施,社会各界对PPP寄予厚望,但实际上,目前中国PPP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如果操之过急,很容易曲解PPP的本义。PPP带来的不只是社会资本,还包括出资方的知识技能、管理经验、创新能力、市场约束等“附加值”。(中国证券报)
“举牌”大军扩容 私募险资齐发力
临近年底业绩压力倍增,各路资本的逢低增持甚至“举牌”再次进入高峰。信息时报记者根据公司公告统计,进入四季度以来,两市已有11家公司被机构“举牌”。继生命人寿、前海人寿等险资频繁扫货之后,私募基金也加入了“举牌”大军。
广东新价值“举牌”4家公司
近期,广东新价值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广东新价值”)旗下的证券投资基金来势汹汹。天兴仪表日前发布公告称,截至11月13日,广东新价值管理的阳光举牌1号、卓泰阳光举牌1号等产品累计买入公司股份764.2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06%,构成“举牌”。
无独有偶,科恒股份此前也公告称,广东新价值旗下的阳光举牌1号、卓泰阳光举牌1号、阳光举牌2号和阳光举牌3号累计买入公司股份569万股,占本公司股份总额的5.70%。
科斯伍德公告显示,11月9日收到广东新价值通知,阳光举牌1号、阳光举牌2号等累计买入公司股票已达到5%以上。另外,大东海也在月初公告称,广东新价值旗下的阳光举牌1号、阳光举牌2号、阳光举牌3号等持股超过5%,构成“举牌”。记者根据公告粗略统计,广东新价值在10月份以来的举牌中所耗资金就达3亿元左右。
不仅仅是广东新价值在疯狂“扫货”,园城黄金此前也发布公告,截至10月19日,思考投资及其存在一致行动关系的5只基金、信托产品合计持有公司股份2242.28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0.0001%。也就是说,在7月份思考投资等第一次“举牌”之后,园城黄金又被思考投资二次“举牌”。
财务投资性“举牌”或增多
此外,三季度四处“举牌”的各路险资,在四季度也依旧活跃。根据浦发银行发布的公告,截至11月10日,富德生命人寿买入浦发银行股份累计已达27.98亿股,占其总股本的15%,已成为浦发银行的第三大股东。富德生命人寿3次“举牌”浦发银行,共计耗资500亿元左右。
南宁百货也在10月22日公告称,前海人寿通过增持,持有南宁百货总股本的10.01%,在此次增持前,前海人寿所持公司股份占总股本的5.01%。
私募基金近段时间为何热衷于“举牌”?中投在线对此表示,一方面是因为权重股的逐步企稳,部分私募基金希望通过相对低的价格拿到优质上市公司的股票;另一方面则是可以通过“举牌”甚至进入董事会来寻找优质资产注入,最终借上市公司资产重组获得可观的投资回报。
申万投资顾问王超表示,临近年终私募基金也有着不小的压力,为了弥补年中市场调整时的亏损,部分私募基金也需要放手一博。随着市场情况的转暖,私募机构仓位普遍在上升,产业资本通过大笔买入上市公司股票以获得利润的案例数量可能会越来越多,财务投资性质的“举牌”行为也将随之增加。(信息时报)
险资频频举牌上市公司
近来,A股市场逐渐回暖,各路资本的逢低增持甚至举牌再次形成一股潮流,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险资。
险资频繁扫货A股
截至11月10日,富德生命人寿买入浦发银行股份累计已达27.98亿股,占总股本的15%,已成为浦发银行的第三大股东。富德生命人寿三次举牌浦发银行,共计耗资500亿元左右。
自今年6月A股发生股灾以来,险资就多次在A股市场上疯狂扫货,中国人保、阳光人寿、富德生命人寿、前海人寿、国华人寿、上海人寿、君康人寿、百年人寿这8家保险公司成功举牌20家上市公司。如安邦保险先后举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金地集团、金融街,生命人寿举牌中煤能源、金地集团等。
从举牌个股行业来看,银行、地产、商业备受险资青睐。与安邦保险、富德生命人寿钟情银行股一样,中国人保耗资约百亿元增持了兴业银行26.79亿股,达到举牌线。而前段时间因频繁举牌而备受市场关注的前海人寿、国华人寿则钟爱房地产、商贸零售、国企改革,前海人寿相继举牌万科A、南玻A、韶能股份、中炬高新、明星电力、合肥百货、南宁百货;而国华人寿则耗资40多亿元举牌了有研新材、国农科技、天宸股份、新世界、东湖高新、华鑫股份。此外,还有阳光人寿举牌凤竹纺织、君康人寿举牌三特索道、上海人寿举牌中海海盛。
买入个股不一定涨
为何险资钟爱银行、地产等蓝筹股?一位私募人士表示,一部分险资举牌是做长期财务投资,在这种思路下,前期破净处于低估值状态同时又具备高股息率的银行股,成为其青睐的目标。另一部分险资举牌则是谋求长期战略投资,房地产企业、商贸企业和部分地方国企具备相当的土地或物业储备,部分标的由于市场风格偏好的原因,当前市值低于其内在价值,同时地方国企具备国企改革概念,因此成为险资举牌的热门。
此外,房地产、银行等行业与保险公司转型升级的部分产业方向存在形成合力的可能。总市值规模小、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小于15%和股息率较高的上市公司,尤其容易成为险资继续举牌的对象。
那么, 跟着险资举牌步伐买股是否可靠?市场人士认为,一般而言,机构能巨资买入,至少说明上市公司基本面还不是太差,特别是被保险资金举牌的个股。但买入也不代表以后就一定会涨,比如万科A、农产品、南玻A等个股。如果是财务投资者,举牌后往往是中长线价值投资,如果没有资金炒作,短线不一定有好的收益。因此,对举牌概念股,投资者也要注意甄别。(羊城晚报)
险资巨头“资产池”换血 国寿偏爱国改股
险资,尤其实力雄厚的几大保险公司如安邦、平安、新华以及国寿等,其作为资本市场上庞大而稳健的资金,其投资风格以长线、保守为主,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扫描到了具备市场长期预期的标的。
随着三季报期间A股市场的深度调整,保险公司投资标的相比今年二季度发生了不小变化。
记者发现,相对2015年中报所投资标的,三季度中国平安(601318.SH)、中国人寿(601628.SH)以及新华保险
(601336.SH)在三季度投资标的均出现了大批更换现象。
备受关注,且擅长价值投资的安邦保险,证券投资稳定,三季度投资重点则放在了海外版图的扩张中。
险资巨头证券投资换血
相对2015年中报所投资标的,三季度几大保险公司所投资标的已经进行了一次大换血。除了投资标的较为稳定的安邦保险,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以及新华保险在三季度的投资标的均出现了大批更换现象。
譬如中国人寿在三季度出现在新的76家公司十大股东名单中,这新进的76个标的占据其三季度所投标的总数61%。
在这76家新进的公司中,中国人寿更是直接持股晋级8家公司前三大股东。
在三季度,中国人寿成为了万马股份(002276.SZ)、北大荒(600598.SH)这两家公司第二大股东;与此同时,中国人寿还成为了中原环保(000544.SZ)、粤水电(002060.SZ)、富安娜(002327.SZ)、联发股份(002394.SZ)、易华录(300212.SZ)以及华光股份(600475.SH)第三大股东。
记者发现,在三季度成为中国人寿“新宠”的这些标的公司,不少公司为具备政府或者国资背景,而且具备“国企改革”预期,例如广州浪奇、粤水电等。
2015年三季度,中国人寿增持广州浪奇736万股,持股比例为1.65%。后者为广州轻工集团唯一上市平台,有资产整合预期。
中国平安在三季度的投资标的也进行了一次“换血”。其在三季度新进25家公司,占据其三季度所投资公司的46.3%。新进的这25家公司,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食品饮料、农林牧渔等行业,且大部分在三季度股价出现腰斩。其在三季度减持了5家公司,包括易事特(300376.SZ)、合兴包装(002228.SZ)、天齐锂业(002466.SZ)、东江环保(002672.SZ)以及正邦科技(002157.SZ)。
新华保险在三季度则新进15家公司,这些公司主要集中在化工、公用事业等行业,而当中也包括了被中国平安退出的正邦科技。而与此同时,新华保险也减持了天齐锂业。
安邦重在海外布局
不同的是,安邦保险在三季度的证券投资几乎处于“纹丝不动”。
本报记者统计发现,安邦保险在第三季度仅减持0.02%金地集团。投资标的与2015年中报一样,主要包括民生银行(600016.SH)、招商银行(600036.SH)、石化机械(000852.SZ)、金地集团(600383.SH)以及金融街(000402.SZ)。
其在海外布局仍然值得关注。日前,安邦保险宣布以每股26.8美元的价格,收购美国信保人寿保险公司。这是中国企业首次收购美国人寿保险公司,后者2013年在纽交所上市。
2014年8月至今,保险业“新国十条”发布后,安邦保险接连收购了纽约华尔道夫酒店、比利时FIDEA保险公司、比利时德尔塔·劳埃德银行、荷兰VIVAT保险公司、韩国东洋人寿,并一度引发市场关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安邦保险相关负责人,其表示,公司坚定看好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长期发展,一直坚持价值投资、长期持有以及稳健的投资风格。
“主要从成本和效益、综合成本和效益、财务成本和效益三个维度考虑”。上述安邦人士指出,在这个基础上,安邦对不同的项目进行比较选择,对不同地区行业进行资产配置,筛选回报率高的项目进行投资。
其他险资海外项目还包括,阳光保险收购纽约巴卡拉酒店;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联手铁狮门,收购“Pier4”波士顿4号码头地产项目;中国人寿还与卡塔尔控股公司联合出资收购了英国伦敦金丝雀码头的10Upper Bank Street大楼等。
新华独家增持LOF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公募基金披露的年报和半年报,摸底了保险机构持有基金的情况。相比而言,中报数据中,基金前十大持有人名单中出现险资的数量增加。在2014年年报中,险资占据基金前十大流通股股东的项目(基金和保险数量均单列)为574项,到2015年中报,这一数据增长到687项。
“这与上半年股市行情有关。”11月12日,北京某大型基金公司市场部总监指出。
据新华保险三季报显示,其资产负债表中“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一项中,其在1-9月金额合计高达188.3亿元,而2014年末,该项目为84.7亿元,变化比率高达122%。
这一数据相比2015年中报的98.2亿元,增长幅度也仅100%。
新华保险对此解释,“该项目主要变动原因是配置至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开放式基金增加。”
除了新华保险,其他保险公司并未发布三季度的可交易金融资产变动的原因。同一对比口径,三季度期间,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该数据均有下降,其中中国平安由652.66亿元下降为498.81亿元。
“除了净值损失之外,险资对于部分基金的减持,也是这一选项下降的主要原因。”上述基金公司投资总监指出。不过其同时坦言,面对当前的局面不同的险资巨头明显出现了分化。(21世纪经济报道)
停牌3个月的韶能股份(000601,收盘价13.18元)举牌事件再现进展。昨日(11月17日),韶能股份公告称,前海人寿拟通过32亿定增入主韶能股份,资本大佬姚振华或成为新掌舵人。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资本市场上屡现的举牌身影中,险资出手阔绰,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今年以来,前海人寿还举牌了万科A(000002,收盘价14.00元)、中炬高新(600872,收盘价14.48元)、南宁百货(600712,收盘价8.75元)、明星电力(600101,收盘价13.71元)和合肥百货(000417,收盘价9.98元)等多家上市公司。
险资入主在即
资本市场上风云变幻随时上演。此前韶能股份8月14日公告称,前海人寿举牌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15%;原大股东韶关市工业资产有限公司以14.43%的持股比例退居第二大股东。仅仅4天后,韶能股份便发布停牌公告称,应公司二股东韶关市工业资产有限公司的要求,筹划重大事项。
二股东是否期望通过重组来夺回大股东的交椅?各方对此议论纷纷。
有意思的是,昨日韶能股份公告称,公司决定终止资产重组,且公司第一大股东前海人寿与第二大股东韶关市工业资产有限公司握手言和、达成一致,决定筹划非公开发行股票事宜。
韶能股份昨日公告称,公司拟向前海人寿、钜盛华非公开发行募资不超32亿元,拟用于进一步扩大公司清洁能源装机规模,并完善新能源汽车及工业机器人核心部件的产业布局。发行完成后,前海人寿及一致行动人钜盛华合计持股比例将由15%增至可能超过30%,公司实际控制人可能变更为姚振华。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公司股票于11月17日复牌后,携22.4亿元巨额成交收盘。从8月14日宣布前海人寿举牌到二股东要求停牌,再到昨日宣告终止重组、大股东二股东握手言和宣布定增后,韶能股份股价已从8月13日收盘时的11.40元涨至昨日收盘时的13.18元,4个交易日涨15.6%。
前海人寿“喜好”广泛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资本市场屡现的举牌身影中,险资出手阔绰,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值得一提的是,险资似对金融股情有独钟,兴业银行(601166,收盘价16.06元)今年被人保财险公司和寿险公司举牌,累计买入6.08亿股,涉及金额约95亿元;富德人寿也连续三次大举买入浦发银行(600000,收盘价17.44元),火力甚猛,累计耗资或达433亿元。
不过,前海人寿举牌的口味似乎稍有不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除了韶能股份,前海人寿今年还举牌了万科A(000002,收盘价14.00元)、中炬高新(600872,收盘价14.48元)、南宁百货(600712,收盘价8.75元)、明星电力(600101,收盘价13.71元)和合肥百货(000417,收盘价9.98元)等多家上市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7月以来,“宝能系”三度举牌房地产巨头万科A,操刀者正是“宝能系”旗下两家公司钜盛华和前海人寿。截至8月26日,“宝能系”共持有万科15.04%股份,其中,钜盛华持8.38%,前海人寿持6.66%,“宝能系”也借此成为万科A第二大股东。
前海人寿在今年9月的表现也相当激进,9月23日~29日期间,前海人寿继续在二级市场增持中炬高新,持股比例从15.11%增加至20.11%,加上计划定增部分,前海人寿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公司股票比例预计达42.01%。从最新三季报显示,十大股东中,前海人寿已排在首位。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调味品行业的中炬高新,前海人寿似乎还青睐低迷的商业零售板块。前海人寿9月举牌合肥百货,权益变动后,持有合肥百货3907万股,占合肥百货总股本的5.01%,期间合肥百货股价一度涨停;明星电力几乎与合肥电力同时宣布前海人寿举牌;10月,南宁百货获前海人寿二度举牌,南宁百货10月22日公告称,截至当日,前海人寿再次增持公司股份2723.42万股
【相关新闻】
“举牌”大军扩容 私募险资齐发力
临近年底业绩压力倍增,各路资本的逢低增持甚至“举牌”再次进入高峰。信息时报记者根据公司公告统计,进入四季度以来,两市已有11家公司被机构“举牌”。继生命人寿、前海人寿等险资频繁扫货之后,私募基金也加入了“举牌”大军。
险资频频举牌上市公司
近来,A股市场逐渐回暖,各路资本的逢低增持甚至举牌再次形成一股潮流,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险资。
PPP投资增量可观 险资酝酿积极介入
随着重大工程项目投入的资金增长预期进一步加强,公私合作模式(PPP)正成为资本市场上备受关注的投资方式。记者近日了解到,全国社保基金和保险资金都在关注PPP相关项目的对接工作,考虑择机介入投资,部分机构和地区已经有所尝试。业内人士表示,PPP项目与长线资金契合度高,在寻找优质资金对接的过程中,保险资金介入潜力和空间都较可观,未来的投资增量值得期待。不过,保险资金仍需注意分散投资风险,审慎分析研判各项投资指标,规避高风险项目。
险资巨头“资产池”换血 国寿偏爱国改股
险资,尤其实力雄厚的几大保险公司如安邦、平安、新华以及国寿等,其作为资本市场上庞大而稳健的资金,其投资风格以长线、保守为主,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扫描到了具备市场长期预期的标的。
PPP投资增量可观 险资酝酿积极介入
随着重大工程项目投入的资金增长预期进一步加强,公私合作模式(PPP)正成为资本市场上备受关注的投资方式。记者近日了解到,全国社保基金和保险资金都在关注PPP相关项目的对接工作,考虑择机介入投资,部分机构和地区已经有所尝试。业内人士表示,PPP项目与长线资金契合度高,在寻找优质资金对接的过程中,保险资金介入潜力和空间都较可观,未来的投资增量值得期待。不过,保险资金仍需注意分散投资风险,审慎分析研判各项投资指标,规避高风险项目。
PPP投资机遇受关注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谢旭人曾表示,今年要进一步加强基金投资科学精细管理,扎实做好各大类资产的投资运营工作,内容之一即抓住国家推广运用PPP模式机遇,探索投资创新型产业基金,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项目。
保险机构也在摩拳擦掌。保险业内人士表示,部分保险资金的投资事实上已经部分验证了PPP模式的可行性。一方面,PPP项目引入长线资金后,可以更充分地依据投资风险偏好配置资源;另一方面,PPP项目对保险机构优化资产负债工作也有所帮助。
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许维鸿认为,未来应建立全国性、混合所有制股东结构的PPP项目融资非标交易平台,以解决地方政府日益多样化的PPP项目投融资和二级市场流动性问题。立足平台潜在PPP项目增量,保险类资金的非标产品投资需求值得期待。“保险资金投资周期较长,往往可以穿越经济周期,适合对接PPP这类资产回报周期较长、资金体量较大的基础设施项目;此外,保险资金的稳定性特征决定了保险机构风险偏好相对稳定,更偏好投资收益率适中、流动性和安全性较好的资产。长期利率下行趋势下,传统上基于房地产资产溢价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非标产品供给出现"断崖",PPP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长期的优质资产完全可以及时跟进。”
许维鸿表示,随着人民币国际化不断推进,亚投行和丝路基金的组建,“一带一路”战略加速实施,沿线国家和中国相关省份的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需求巨大,应考虑建设面向全国、以省市县PPP项目资产为基础、以互联网思维为导向的电子化交易平台,无论是投资者来源、交易币种还是项目地域边界,都具有广阔的可持续发展潜力。
事实上,部分地区已经尝试开展项目对接工作。如广东保监局近期组织人保资产、平安资产、阳光资产等11家公司参加相关推介会;广东保监局正积极支持保险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参与PPP项目。
政策“红包”惠及多领域
9月30日,财政部联合国内十大金融机构共同发起设立中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融资支持基金,总规模1800亿元。该基金将作为社会资本方重点支持公共服务领域PPP项目发展,提高项目融资的可获得性。
东兴证券分析师谭凇认为,基金的成立是财政金融深化合作、共同支持PPP项目发展的重要探索,对创新财政金融支持方式、优化PPP项目融资环境、促进PPP模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农村建设、公共文化传媒、节能环保等在内的多个领域将因此受益。
广发证券分析师认为,环保类项目在已推出的PPP项目中占有一定比例,预期伴随融资条件的改善、长期资金的进入和项目设计的优化,以及政策催化和订单快速释放,环保行业有望迎来项目释放期,环保板块的投资机会值得看好。不过,再融资的进度对PPP主题投资影响较大,投资者应关注各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推进速度。
“行业龙头+小市值弹性+地方国企”这一PPP投资主线也开始受到重视。在业内人士看来,行业龙头公司占据融资能力、人脉资源、项目经验等优势;小市值公司通过承接大型PPP项目,具备跨越式成长的最佳机会,若再融资通道畅通,则其市值弹性较大;地方国企或将被投射为原地方融资平台的公用事业融资功能,在国企改革背景下,通过资产整合注入、管理层激励、PPP项目承接等带来新的成长性。
PPP类项目大量推出,以工程建设类项目为主,资金需求庞大,“融资难”成为项目落地的最大制约因素。邵帅表示,全国范围看,目前各地已推出的PPP项目多达1800个,总投资高达3.4万亿元,PPP项目建设需求旺盛。然而,与项目旺盛推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由于PPP类项目普遍存在收益率低、投资回收期长以及政府支付信用等因素,社会资本积极性不高,导致实际落地项目较少。
民生证券分析师认为,今年以来,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PPP发展的措施,社会各界对PPP寄予厚望,但实际上,目前中国PPP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如果操之过急,很容易曲解PPP的本义。PPP带来的不只是社会资本,还包括出资方的知识技能、管理经验、创新能力、市场约束等“附加值”。(中国证券报)
“举牌”大军扩容 私募险资齐发力
临近年底业绩压力倍增,各路资本的逢低增持甚至“举牌”再次进入高峰。信息时报记者根据公司公告统计,进入四季度以来,两市已有11家公司被机构“举牌”。继生命人寿、前海人寿等险资频繁扫货之后,私募基金也加入了“举牌”大军。
广东新价值“举牌”4家公司
近期,广东新价值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广东新价值”)旗下的证券投资基金来势汹汹。天兴仪表日前发布公告称,截至11月13日,广东新价值管理的阳光举牌1号、卓泰阳光举牌1号等产品累计买入公司股份764.2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06%,构成“举牌”。
无独有偶,科恒股份此前也公告称,广东新价值旗下的阳光举牌1号、卓泰阳光举牌1号、阳光举牌2号和阳光举牌3号累计买入公司股份569万股,占本公司股份总额的5.70%。
科斯伍德公告显示,11月9日收到广东新价值通知,阳光举牌1号、阳光举牌2号等累计买入公司股票已达到5%以上。另外,大东海也在月初公告称,广东新价值旗下的阳光举牌1号、阳光举牌2号、阳光举牌3号等持股超过5%,构成“举牌”。记者根据公告粗略统计,广东新价值在10月份以来的举牌中所耗资金就达3亿元左右。
不仅仅是广东新价值在疯狂“扫货”,园城黄金此前也发布公告,截至10月19日,思考投资及其存在一致行动关系的5只基金、信托产品合计持有公司股份2242.28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0.0001%。也就是说,在7月份思考投资等第一次“举牌”之后,园城黄金又被思考投资二次“举牌”。
财务投资性“举牌”或增多
此外,三季度四处“举牌”的各路险资,在四季度也依旧活跃。根据浦发银行发布的公告,截至11月10日,富德生命人寿买入浦发银行股份累计已达27.98亿股,占其总股本的15%,已成为浦发银行的第三大股东。富德生命人寿3次“举牌”浦发银行,共计耗资500亿元左右。
南宁百货也在10月22日公告称,前海人寿通过增持,持有南宁百货总股本的10.01%,在此次增持前,前海人寿所持公司股份占总股本的5.01%。
私募基金近段时间为何热衷于“举牌”?中投在线对此表示,一方面是因为权重股的逐步企稳,部分私募基金希望通过相对低的价格拿到优质上市公司的股票;另一方面则是可以通过“举牌”甚至进入董事会来寻找优质资产注入,最终借上市公司资产重组获得可观的投资回报。
申万投资顾问王超表示,临近年终私募基金也有着不小的压力,为了弥补年中市场调整时的亏损,部分私募基金也需要放手一博。随着市场情况的转暖,私募机构仓位普遍在上升,产业资本通过大笔买入上市公司股票以获得利润的案例数量可能会越来越多,财务投资性质的“举牌”行为也将随之增加。(信息时报)
险资频频举牌上市公司
近来,A股市场逐渐回暖,各路资本的逢低增持甚至举牌再次形成一股潮流,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险资。
险资频繁扫货A股
截至11月10日,富德生命人寿买入浦发银行股份累计已达27.98亿股,占总股本的15%,已成为浦发银行的第三大股东。富德生命人寿三次举牌浦发银行,共计耗资500亿元左右。
自今年6月A股发生股灾以来,险资就多次在A股市场上疯狂扫货,中国人保、阳光人寿、富德生命人寿、前海人寿、国华人寿、上海人寿、君康人寿、百年人寿这8家保险公司成功举牌20家上市公司。如安邦保险先后举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金地集团、金融街,生命人寿举牌中煤能源、金地集团等。
从举牌个股行业来看,银行、地产、商业备受险资青睐。与安邦保险、富德生命人寿钟情银行股一样,中国人保耗资约百亿元增持了兴业银行26.79亿股,达到举牌线。而前段时间因频繁举牌而备受市场关注的前海人寿、国华人寿则钟爱房地产、商贸零售、国企改革,前海人寿相继举牌万科A、南玻A、韶能股份、中炬高新、明星电力、合肥百货、南宁百货;而国华人寿则耗资40多亿元举牌了有研新材、国农科技、天宸股份、新世界、东湖高新、华鑫股份。此外,还有阳光人寿举牌凤竹纺织、君康人寿举牌三特索道、上海人寿举牌中海海盛。
买入个股不一定涨
为何险资钟爱银行、地产等蓝筹股?一位私募人士表示,一部分险资举牌是做长期财务投资,在这种思路下,前期破净处于低估值状态同时又具备高股息率的银行股,成为其青睐的目标。另一部分险资举牌则是谋求长期战略投资,房地产企业、商贸企业和部分地方国企具备相当的土地或物业储备,部分标的由于市场风格偏好的原因,当前市值低于其内在价值,同时地方国企具备国企改革概念,因此成为险资举牌的热门。
此外,房地产、银行等行业与保险公司转型升级的部分产业方向存在形成合力的可能。总市值规模小、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小于15%和股息率较高的上市公司,尤其容易成为险资继续举牌的对象。
那么, 跟着险资举牌步伐买股是否可靠?市场人士认为,一般而言,机构能巨资买入,至少说明上市公司基本面还不是太差,特别是被保险资金举牌的个股。但买入也不代表以后就一定会涨,比如万科A、农产品、南玻A等个股。如果是财务投资者,举牌后往往是中长线价值投资,如果没有资金炒作,短线不一定有好的收益。因此,对举牌概念股,投资者也要注意甄别。(羊城晚报)
险资巨头“资产池”换血 国寿偏爱国改股
险资,尤其实力雄厚的几大保险公司如安邦、平安、新华以及国寿等,其作为资本市场上庞大而稳健的资金,其投资风格以长线、保守为主,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扫描到了具备市场长期预期的标的。
随着三季报期间A股市场的深度调整,保险公司投资标的相比今年二季度发生了不小变化。
记者发现,相对2015年中报所投资标的,三季度中国平安(601318.SH)、中国人寿(601628.SH)以及新华保险
(601336.SH)在三季度投资标的均出现了大批更换现象。
备受关注,且擅长价值投资的安邦保险,证券投资稳定,三季度投资重点则放在了海外版图的扩张中。
险资巨头证券投资换血
相对2015年中报所投资标的,三季度几大保险公司所投资标的已经进行了一次大换血。除了投资标的较为稳定的安邦保险,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以及新华保险在三季度的投资标的均出现了大批更换现象。
譬如中国人寿在三季度出现在新的76家公司十大股东名单中,这新进的76个标的占据其三季度所投标的总数61%。
在这76家新进的公司中,中国人寿更是直接持股晋级8家公司前三大股东。
在三季度,中国人寿成为了万马股份(002276.SZ)、北大荒(600598.SH)这两家公司第二大股东;与此同时,中国人寿还成为了中原环保(000544.SZ)、粤水电(002060.SZ)、富安娜(002327.SZ)、联发股份(002394.SZ)、易华录(300212.SZ)以及华光股份(600475.SH)第三大股东。
记者发现,在三季度成为中国人寿“新宠”的这些标的公司,不少公司为具备政府或者国资背景,而且具备“国企改革”预期,例如广州浪奇、粤水电等。
2015年三季度,中国人寿增持广州浪奇736万股,持股比例为1.65%。后者为广州轻工集团唯一上市平台,有资产整合预期。
中国平安在三季度的投资标的也进行了一次“换血”。其在三季度新进25家公司,占据其三季度所投资公司的46.3%。新进的这25家公司,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食品饮料、农林牧渔等行业,且大部分在三季度股价出现腰斩。其在三季度减持了5家公司,包括易事特(300376.SZ)、合兴包装(002228.SZ)、天齐锂业(002466.SZ)、东江环保(002672.SZ)以及正邦科技(002157.SZ)。
新华保险在三季度则新进15家公司,这些公司主要集中在化工、公用事业等行业,而当中也包括了被中国平安退出的正邦科技。而与此同时,新华保险也减持了天齐锂业。
安邦重在海外布局
不同的是,安邦保险在三季度的证券投资几乎处于“纹丝不动”。
本报记者统计发现,安邦保险在第三季度仅减持0.02%金地集团。投资标的与2015年中报一样,主要包括民生银行(600016.SH)、招商银行(600036.SH)、石化机械(000852.SZ)、金地集团(600383.SH)以及金融街(000402.SZ)。
其在海外布局仍然值得关注。日前,安邦保险宣布以每股26.8美元的价格,收购美国信保人寿保险公司。这是中国企业首次收购美国人寿保险公司,后者2013年在纽交所上市。
2014年8月至今,保险业“新国十条”发布后,安邦保险接连收购了纽约华尔道夫酒店、比利时FIDEA保险公司、比利时德尔塔·劳埃德银行、荷兰VIVAT保险公司、韩国东洋人寿,并一度引发市场关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安邦保险相关负责人,其表示,公司坚定看好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长期发展,一直坚持价值投资、长期持有以及稳健的投资风格。
“主要从成本和效益、综合成本和效益、财务成本和效益三个维度考虑”。上述安邦人士指出,在这个基础上,安邦对不同的项目进行比较选择,对不同地区行业进行资产配置,筛选回报率高的项目进行投资。
其他险资海外项目还包括,阳光保险收购纽约巴卡拉酒店;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联手铁狮门,收购“Pier4”波士顿4号码头地产项目;中国人寿还与卡塔尔控股公司联合出资收购了英国伦敦金丝雀码头的10Upper Bank Street大楼等。
新华独家增持LOF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公募基金披露的年报和半年报,摸底了保险机构持有基金的情况。相比而言,中报数据中,基金前十大持有人名单中出现险资的数量增加。在2014年年报中,险资占据基金前十大流通股股东的项目(基金和保险数量均单列)为574项,到2015年中报,这一数据增长到687项。
“这与上半年股市行情有关。”11月12日,北京某大型基金公司市场部总监指出。
据新华保险三季报显示,其资产负债表中“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一项中,其在1-9月金额合计高达188.3亿元,而2014年末,该项目为84.7亿元,变化比率高达122%。
这一数据相比2015年中报的98.2亿元,增长幅度也仅100%。
新华保险对此解释,“该项目主要变动原因是配置至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开放式基金增加。”
除了新华保险,其他保险公司并未发布三季度的可交易金融资产变动的原因。同一对比口径,三季度期间,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该数据均有下降,其中中国平安由652.66亿元下降为498.81亿元。
“除了净值损失之外,险资对于部分基金的减持,也是这一选项下降的主要原因。”上述基金公司投资总监指出。不过其同时坦言,面对当前的局面不同的险资巨头明显出现了分化。(21世纪经济报道)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