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美方“断供”禁令带来的极限生存挑战,华为方面连发三封信件致全球客户和员工,“公司经营不受大的影响”。华为灵魂人物任正非也在日前表态,称美国禁令对华为影响有限,“很早就做了准备”。对照华为51天前披露的2018年年报,实际上华为去年就为此做好了心理准备,并增加了物资储备。
心理准备方面。华为在2018年年报中直言,“针对极端情况下的供应安全,我们十几年来的创新投入,可以确保不会出现重大问题。”在华为披露的2006年-2018年的年度报告中,“业务连续性”这一关键词在2018年出现了24次,是2017年的两倍多,为历史新高。同时,华为还列举了“研发和采购阶段的关键举措”、“制造、物流、备件方面的关键举措”,而这在以往的财报中不曾出现过。
早在2014年的年报中,华为就提示了供应链的潜在风险。“虽然华为力求避免单一来源供应商的解决方案,这并不总是可以实现的。因为替代供应商或重新设计产品可能需要大量的时间,任何单一供应商的失败可能会中断我们的产品供应和交付,为此公司定期进行供应商审核和评估,提前启动替代或重新设计以降低风险。”
所以,华为海思日前宣布启动“备胎”计划。这并不意外。
华为表示,“我们实行多元化的供应策略,通过多技术方案、多供应商选择、多生产基地、多运输路线等手段来保障整个供应链的连续性。对于现网运行产品,我们根据产品生命周期预测做足了备件储备。”据业内人士观点,华为供应链至少完成了6-12个月的备货,短期影响不大。”
从存货指标的变化看,也的确如此。财报显示,华为2018年底的存货余额达到965亿元,较年初增加34%,这是一个“囤货”信号。拆分来看,其中,2018年底原材料余额为354亿元,较年初暴增86.52%,增幅创近9年新高;原材料占存货的比例为36.72%,创近10年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历来重视研发投入,且每年会将至少10%的销售收入投入其中。据中国证券报记者初步统计,2006年-2018年这13年间,华为研发支出合计超过5200亿元人民币。在当前国际环境下,为保障5G、云、人工智能和智能终端以及面向未来的研究与创新、品牌与渠道建设等的持续加大投入,2018年底,华为的总借款较年初增加了300亿元(主要为信用借款),增幅为75%。
需要强调的是,信用借款是指企业凭借自己的信誉从银行取得的借款,无需以财产做抵押。一般只有信誉好、规模大的公司才可能得到信用借款。
其他财务指标方面。华为在手资金充裕,截至2018年底,华为手中握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达到1841.06亿元;同时在手订单激增,财报显示,2018年底,“预收账款”和“已开票但尚未履约义务”两项合计达到582.78亿元,较2017年的358.37亿元增加224.41亿元,增幅为62.62%。(注:自2018年1月1日起,华为预收账款和对未履约义务确认的负债从“其他负债”调整至“合同负债”)
因此,种种迹象显示,华为似乎已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当然,部分核心供应商的“断供”势必给华为带来“阵痛”,但绝不会让华为低头。用任正非的话说,“我们不会在美国的要求下改变我们的管理层,也不会接受监管。”
最新评论